春季到来,气温逐步回暖,但不稳定。青岛地区主要利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栽培平菇、香菇等食用菌,要根据我市春季气候特点和食用菌出菇期生物学特性,随时调整栽培管理措施,温度控制在12-18℃,湿度在90-95%。当前在管理上,做到稳定温度,增加湿度,适量光照,通风补水,防治病虫害,提高产量和效益。
1温度管理
春季气温回升,容易形成短期升温过高,造成烧菌和病虫害大发生,应结合补水加强棚内温度调节管理,防止春未气温陡然升高形成高温高湿的出菇环境。正常晴朗天气,气温较高时棚内温度会更高,应保持棚内适宜温度,由冬季的增温保湿变为降温保湿,具体措施:白天阳光强时如上午8-9点至下午5点左右,棚顶覆盖草帘,棚内地面喷水降温。阴雨天或降温天气时,采取保温措施,温度控制在12-18℃为宜。
2.水分管理
经过秋、冬季出过2-3潮菇的菌袋,袋内所含水分大量消耗,明显变轻,应及时补水,可采用浸泡补水、喷淋补水、注水器补水等方法,补水后菌丝恢复生长,产生大量生物热量,而使袋温增高,棚内温度随之提高,应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避免烧菌或杂菌污染。同时保持空气湿度在90-95%。
3.通风管理
经秋冬季出菇后,袋内养分大量消耗,春季出菇明显减少,需要的氧气量相对减少,早、晚各通风一次,结合喷水进行即可,不必大量通风。
4.病虫害防治
随气温升高,病害虫开始生长繁殖,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病虫害大发生,一旦发生,使用农药时要慎重,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且应在采菇后向菌袋喷药,切不可直接喷到子实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