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冠杜鹃
主要特征是体形矮壮,树冠紧密,习性娇嫩,怕晒怕冻。叶片厚实,深绿色,毛少,叶形有光叶、尖叶、扭叶、长叶与阔叶之分。花期4-5月,花色多样,有单色、飞白、镶边、点红、亮斑、喷沙、洒锦等,多数为重瓣、复瓣,少有单瓣。花瓣有狭长、圆阔、平直、后翻、波浪、飞舞、皱边、卷边等,径6-8厘米,最大可超过10厘米,近年出现大量杂交新品种。
羊踟躅
属羊踟躅亚属。落叶灌木,高o.5—2米。小枝柔弱稀疏.被柔毛和刚毛。叶纸质,嫩绿色,长椭圆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5厘米,先端钝,有凸尖头,基部楔形,边缘有纤毛,叶柄、叶面、叶背均被柔毛。顶生总状伞形花序,有花5—9朵,5月上旬开花,比映山红晚l o天左右,先花后叶或花叶同放,花冠宽钟形,5裂,口径5一6厘米,金黄色至橙黄色,尾部点淡绿,鲜艳夺目。雄蕊5枚,基部有柔毛,花柱光滑;子房5室,有柔毛。蒴果圆柱形,9—10月成熟。
本种产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湖北、福建、广东、贵州等省2000米以下山坡灌丛中。因全株有毒,对牲畜构成威胁,在华东地区很少栽培,但其金黄鲜亮的花朵和葱翠嫩绿的叶片,在映山红群落中十分特殊.适当的搭配,可为园林风景增色。美国产18种,但它的杂交亲和率、结实率、发芽率以及耐寒性、抗逆性均不如中国种。羊踟躅的黄花遗传性在杂种一代为隐性,育种上很有价值,故美国至今仍喜欢用此种作杂交亲本。目前世界上已育成许多羊踟躅同类的黄花杜鹃。我国云南至今尚未发现此种野生种,但却有悠久而广泛的栽培种分布,其植株较大,先叶后花,花朵大而密集。色金黄,具赤红晕,是本种最美丽的园艺品种,以大理、保山、腾冲、丽江一带栽培最多。
马樱花杜鹃
常绿灌木至乔木,树高2-15米,胸径达40厘米,树皮灰棕色,粗厚,成不规则片状剥落。叶革质,长圆状披针形,背面密被灰白色至淡褐色海绵状薄绒毛。花期2-5月,顶生球形伞花序,有花10-20朵,花冠钟形,长3.5-5厘米,肉质,深玫瑰红色,雄蕊10枚,子房10室。10-11月果熟。产滇、黔、桂等省区,缅甸也有分布。
大白杜鹃
属常绿无鳞杜鹃组中的云锦杜鹃亚组。常绿灌木至小乔木。幼枝粗壮,绿色,初被白粉。叶厚革质,簇生枝顶;长圆或长椭圆形,长7—17厘米,宽3—6厘米;先端钝圆,具小尖头;叶面绿色,背面淡绿色。4—6月开花;顶生总状伞房花序,总轴长约3厘米.有腺体;有花8—10朵,集成球状,直径达20厘米;花冠漏斗状钟形,6—8裂,长3—5厘米,瓣头近圆有微缺,筒内基部有毛;花白色、粉红色或蔷薇色,有时带有淡绿或粉红色点,有香气;花柄和花冠均有腺体。雄蕊12—16枚,子房10室,花柱及子房密生腺体。蒴果长圆形,长4厘米,9月成熟。
本种产于四川、云南、贵州海拔1000-3000米的山坡灌木丛中。大白杜鹃又称大白花、白花树,是云南、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食用蔬菜,鲜花摘去花蕊后,放入沸水中捞起,用清水漂洗后即可炒食或作汤料。也可晒干后贮藏,食用时用水泡软。据测定,干花含17种氨基酸,营养价值极高。1988年大理市曾向日本出口干花200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