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水稻三高一稳栽培法

时间 : 12-06 投稿人 : 蓝奥 点击 :

一、基本情况

水稻三高一稳栽培法 | 植物科普

1、 项目来源:浙江省七五攻关研究项目。

2、 鉴定获奖情况:1991年1 月20日,通过了由浙江省科委主持的,由江苏、安徽、浙江等省著名专家参加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认为,三高一稳栽培法有鲜明的技术特色,科学上有创新,综合效应明显,达到国内稻作栽培研究的领先水平。

二、主要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

1、技术特点、有关参数、指标: (1)有明确的突破口。现用稻作的成 穗率一般只有60~70%,生育中期尚有30~40%的无效分蘖影响着有效个体的生育。如能在早发的基础上控制后期无效分蘖,降低苗峰,提高成穗率,就可能在穗数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大幅度增加每穗粒数,提高稻谷产量,但在大田生产中,往往为促进早发,却带来大量的无效分蘖;为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却不得不增高最高苗峰。这就造成了群体过大,成穗率不高,穗数并不多,穗形反而小的局面。因此,欲达上述目的,必须解决两大难题:一是解决栽后早发与控制无效分蘖的矛盾;二是解决有较低的苗峰与有较多的穗数矛盾。三高一稳栽培法抓住了提高成穗率这个突破口,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难题。 (2)有深刻的科学内涵。首次提出了水稻分蘖芽分化发育过程中的三幼一基期是环境敏感期,当n叶抽出时,(n-1)节上的分蘖芽正处在环境敏感期,若此时采取深灌水或搁田等措施,就能使(n一1)节上的分蘖芽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就为定时、定量、高效控制分蘖提供了重要生物学根据;率先论证了生育中期高成穗率群体,生育后期必然是高光效群体,为塑造高产群体开辟了新的途径;提出了在一定个体数量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生产力的进一步开发来提高群体生产水平的理论,为进一步改进群体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3)有鲜明的技术特色。与现用稻作技术相比,几个主要技术环节不仅改革幅度大,而且有明确的数量指标。同时强调各技术环节的综合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了整体功能。如壮秧加上按基本苗经验公式计算的苗数插秧,有一个合适的群体起点;通过前期肥料的合理施用,土壤溶液NH+4浓度调整到 100~120PPM插秧,既能早发,后期无效分蘖又能自然控制;超前(80%穗数苗)搁田或深灌水,能使(n-1)节分蘖芽处在潜伏状态。三个环节都综合着力于一个作用点上,使无效分蘖得到有效的控制,成稳率明显提高。 (4)有明显的综合效应。根据全国七省一市各类稻作的120组的对比试验资料统计,采用三高一稳栽培比当地现用高产技术,最高苗明显减少,成穗率提高10~15个百分点,穗数持平,每穗实粒数增一成左右,千粒重提高0.4~0.8克。个体明显增大(齐穗期单茎干重增7~9%),基部节间略有缩短,茎杆明显增粗(直径增8~10%),穗层整齐度明显提高,下脚清爽,纹枯病明显减轻(株发病率减少一半以上),成熟期单茎绿叶多1.5~2层,直观效果也十分明显。

2、主要技术环节: (1)壮秧少本密植:首先强调培育带察壮秧。通过稀播、早施断奶肥、促蘖肥、喷用多效唑、勤除杂草等措施,保证移栽时育成带有健蘖的壮秧。在适宜苗丛数的基础上,少本匀插。 (2)前促蘖、中壮苗、后攻粒的原则施肥。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亩施750~1000公斤有机肥,配施适量磷钾肥,再施化学氮肥(纯N)11公斤左右,即可获500~550公斤的产量。氮肥大致按下列比例分期施入:回层肥50~70%,保花肥(倒二叶露尖)20~30%,粒肥(始穗至齐穗)10~20%。少施或不施分蘖肥。 (3)超前搁田或深灌水。超前搁,多次轻搁:在田间总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开始搁田,搁到土壤含水量40~50%(上已硬实,脚踏有印而不陷)时,灌一次水,次日排水再搁,反复多次进行。直至倒二叶露出时,建立水层。水源充裕的地区,可超前深灌水。待至穗数苗的80%左右时,深灌水至最上位叶穗处,后随稻苗长高,水层加深;最深水层维持20厘米左右,直至倒二叶露尖时,排水露田。有水走水路(深灌),无水走旱路(搁田)。 3、预期效益及应用前景;浙江省1988年开始多点示范,至1990年已推广79万余亩,亩均增产9~13%,根据1991年全国七省一市的不完全统计,共推广应用421.3万亩,其中68.2万亩中心示范方,平均亩产475.6公斤,比21.3万亩对照增产45.9公斤,增幅10.7%。可见地区间、年变间有较稳定的丰产性。全国约有水稻播种面积5亿亩,其中15~20%的高产田上都可应用。 (农博种业)

三、推广适用地区及范围 在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生产水平较高,常因中期群体过大则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在产量水平中等偏低的地区,排除了障碍因素之后应用,也有较大的增产作用。从 1991年全国七省一市的应用情况看,各地、各稻作类型都可根据该项成果的原理因地制宜地应用。(农博种业)

相关文章

  • 红掌、蝴蝶兰等抗寒栽培技术萧山攻克
    红掌、蝴蝶兰等抗寒栽培技术萧山攻克

    专家组认为,该项目在开展红掌和蝴蝶兰盆花低温胁迫下的生理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品种抗寒性鉴定以及抗寒剂筛选、冷锻炼、水肥管理等抗寒栽培措施的研究。项目筛选出了鉴定红掌和蝴蝶兰抗寒性的适用指标;明确了生产上主栽品种的抗寒性;研究发现水杨酸、油菜素内酯等外源物质可以提高红掌和蝴蝶兰植株的抗寒性;总结出一套...

    1678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出口青花菜标准化栽培苗期管理
    出口青花菜标准化栽培苗期管理

    出苗后以少浇水为原则,特别是第1片真叶展开前更不能轻易浇水,否则极易引起徒长。冬季温床育苗的温度,播种至齐苗一般掌握日为20-25度,夜为15-18度;齐苗至分苗,日为18-23度,夜为12-13度;分苗至缓苗,日为20-25度,夜为14-16度;缓苗至定植前10天,日为18-23度,夜为12-15...

    2499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秋冬茬厚皮甜瓜栽培技术
    秋冬茬厚皮甜瓜栽培技术

    目前。大棚秋冬茬厚皮甜瓜栽培季节已经到了,笔者走进寿光市田马镇,了解到秋冬茬厚皮甜瓜的栽培过程,需着重抓好以下几个环节:1.选用适宜品种秋冬茬栽培厚皮甜瓜,育苗多在7月份和8月份,这时期天气炎热,阴雨较多,苗期空气湿度大,甜瓜易感染多种病害,特别是病毒病,故应选用较抗病毒病的品种,并且在生育后期对温...

    1601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吊兰图片|吊兰的养殖方法|吊兰的种植技术|吊兰怎么养
    吊兰图片|吊兰的养殖方法|吊兰的种植技术|吊兰怎么养

    吊兰属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学名Chlorophytumo吊兰叶基生,条形,基部抱茎,花草从叶丛中抽出,细长而弯垂.甸甸生长。果三圆棱状扁球形,种子黑色。吊兰喜温暖,不耐寒,生长适温15--251,不宜低于5t o忌阳光直射。生长喜疏松、肥沃的沙质土。2.播种、分株育苗技术将种子播于苗床或育苗盘中...

    2336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青麻叶大白菜栽培要点
    青麻叶大白菜栽培要点

    青麻叶大白菜是原产于津冀沿海地区的一个大白菜类型,是经过当地菜农几百年栽培选择形成的。由于地处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交叉地带,气候多变,土壤盐碱度偏高,因此在此条件下育成的品种对不良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的适应能力较强,形成了抗逆性和抗病性强的特点,特别是对干烧心病的抗性异常突出;从外观上看,青麻叶大白菜叶...

    1978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香蕉植后幼苗管理技术
    香蕉植后幼苗管理技术

    1、补苗发现死苗、变异株,应及时挖除,并用石灰粉进行土壤消毒后,在无病苗圃中选取健壮的大苗带土移植补缺。2、肥水管理苗期既需要肥又怕重肥,定植后3个月内以“勤施薄施”为原则。株高达一米以前以淋施为主,一般地说种下后7~10天香蕉苗就开始抽出第一片新叶此时就可以开始施第一次肥:按每一株苗尿素5克+硫酸...

    119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为什么施蛋壳、茶叶渣对花卉有害?
    为什么施蛋壳、茶叶渣对花卉有害?

    在日常生活中,有人爱把鸡蛋壳扣在花盆里或用喝剩的残茶浇花,以为这样对花卉生长有益,其实往往是适得其反。因为鸡蛋壳扣在花盆上,壳内残存的蛋清会流入盆土表层,发酵后产生热量,直接烧灼植物根部。同时蛋清发酵后会产生一种臭味,招引苍蝇生蛆,咬食根部,进而又易诱发病虫害的发生,影响花卉生长。茶内含有茶碱、咖啡...

    305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冬珊瑚的管理栽培技术
    冬珊瑚的管理栽培技术

    冬珊瑚以累累的红果挂满枝头而赢得人们的喜爱,也是人们家庭栽植的首选品种。冬珊瑚是茄科的多年生草本,常作一年生栽培。常规的栽培技术是在春季播种和育苗,将幼苗地栽或上盆,秋冬时节欣赏彤红的果实,有“吉庆果”之称。冬珊瑚性喜阳光,喜温暖的环境,生长适温为18—25℃;要求肥沃、疏松的土壤。实践表明,在生育...

    2901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鸭中珍品——白鹜鸭
    鸭中珍品——白鹜鸭

    白鹜鸭属闽西地区著名特产,迄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据记载,白鹜鸭可治咯血、虚痨等病症,是多种疾病的辅助治疗食品,中医和民间均认为该鸭具有清热解毒、滋阴降火、祛痰开窍、宁心安神、开胃健脾功效,广泛用于辅助治疗小儿麻疹、肝炎、无名低热高烧和血痢,对癌症患者具有缓解病痛等辅助治疗作用。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

    246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紫叶李的栽培管理技术-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紫叶李的栽培管理技术-花卉苗木养护管理

    中国园林网5月26日消息:紫叶李,又名红叶李,是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樱李的变形,原产于亚洲西南部,现在华北及以南地区广为栽植,是园林绿化的重要树种,现将其栽培管理技术介绍如下:一、栽植环境的选择紫叶李喜光,应种植于光照充足处,切忌种植于背阴处和大树下,光照不足不仅使植株生长不良,还会使叶片发绿。紫叶...

    2741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兰花三盆一体栽培法
    兰花三盆一体栽培法

    春季的3月和秋季的9月前后是中国兰花分株种植的好季节。其栽培方法大有讲究。兰花的根部透气是其生长正常的条件之一,综合前人的栽培透气方法有:1.用多孔高脚花盆。2.培养土颗粒沙质化。3.盆底堆集木炭或碎砖粒、陶土粒等。结合本人的实践,我觉得采用“三盆一体”法栽培兰花更为合理也易操作。这方法是一名养兰老...

    2633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中国兰花有哪些种类
    中国兰花有哪些种类

    植物分类学将兰科植物分为科、亚科、属种,变种或亚种,按此分类,中国兰有以下种:1)春兰春兰又称草兰、山兰、朵香,简称兰,古人称其为弱脚。产兰山区乡民称其小兰。春兰是中国兰中分布最广,资源最丰富,栽培历史较久,选育园艺栽培品种最多的兰花。它株体小,叶片较细狭,花梗直立,高约6~25厘米,开1朵花,古人...

    1437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4号”
    双低甘蓝型杂交油菜“青杂4号”

    “青杂4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春油菜研究所选育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油菜新品种,2005年12月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春性、早熟,属特早熟甘蓝型杂交油菜。生育期106天,全生育期136天。子叶呈心脏形,幼茎绿色,心叶绿色、无刺毛。抽薹前生长习性半直立。缩茎叶为浅裂、绿色,叶脉白...

    148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三色堇养护要点
    三色堇养护要点

    ①肥水管理。根据种苗长势进行科学肥水管理,一般每15人追施1次腐熟稀薄肥水,土壤水分含量只要保持湿润,切忌积水。②摘心处理。在生长期,要及时摘除残枝、残花,对徒长枝通过摘心控长,促发新枝,使植株圆满、冠形好,还可延长花期。③病害防治。危害三色堇茎、叶、花、根主要病害有炭疸病、锈病、灰霉病、根腐病等。...

    692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浅谈园林树木的容器栽植
    浅谈园林树木的容器栽植

    由于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在商业步行街、广场、停车场等城市中心区域,可供植树的地面空间往往有限,为了增加城市绿量、营造植物景观,容器栽植树木不失为行之有效的弥补措施。 容器栽植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可移动性与临时性。在自然环境不适合树木栽植、空间狭小无法栽植或临时性栽植等情况下,可采用容器栽植进行环境绿化布...

    200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