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1、 项目来源:浙江省七五攻关研究项目。
2、 鉴定获奖情况:1991年1 月20日,通过了由浙江省科委主持的,由江苏、安徽、浙江等省著名专家参加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意见认为,三高一稳栽培法有鲜明的技术特色,科学上有创新,综合效应明显,达到国内稻作栽培研究的领先水平。
二、主要内容及技术经济指标
1、技术特点、有关参数、指标: (1)有明确的突破口。现用稻作的成 穗率一般只有60~70%,生育中期尚有30~40%的无效分蘖影响着有效个体的生育。如能在早发的基础上控制后期无效分蘖,降低苗峰,提高成穗率,就可能在穗数大致相同的条件下,大幅度增加每穗粒数,提高稻谷产量,但在大田生产中,往往为促进早发,却带来大量的无效分蘖;为增加单位面积穗数,却不得不增高最高苗峰。这就造成了群体过大,成穗率不高,穗数并不多,穗形反而小的局面。因此,欲达上述目的,必须解决两大难题:一是解决栽后早发与控制无效分蘖的矛盾;二是解决有较低的苗峰与有较多的穗数矛盾。三高一稳栽培法抓住了提高成穗率这个突破口,较好地解决了这两个难题。 (2)有深刻的科学内涵。首次提出了水稻分蘖芽分化发育过程中的三幼一基期是环境敏感期,当n叶抽出时,(n-1)节上的分蘖芽正处在环境敏感期,若此时采取深灌水或搁田等措施,就能使(n一1)节上的分蘖芽得到有效的控制。这就为定时、定量、高效控制分蘖提供了重要生物学根据;率先论证了生育中期高成穗率群体,生育后期必然是高光效群体,为塑造高产群体开辟了新的途径;提出了在一定个体数量的基础上,通过个体生产力的进一步开发来提高群体生产水平的理论,为进一步改进群体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 (3)有鲜明的技术特色。与现用稻作技术相比,几个主要技术环节不仅改革幅度大,而且有明确的数量指标。同时强调各技术环节的综合作用,从而充分发挥了整体功能。如壮秧加上按基本苗经验公式计算的苗数插秧,有一个合适的群体起点;通过前期肥料的合理施用,土壤溶液NH+4浓度调整到 100~120PPM插秧,既能早发,后期无效分蘖又能自然控制;超前(80%穗数苗)搁田或深灌水,能使(n-1)节分蘖芽处在潜伏状态。三个环节都综合着力于一个作用点上,使无效分蘖得到有效的控制,成稳率明显提高。 (4)有明显的综合效应。根据全国七省一市各类稻作的120组的对比试验资料统计,采用三高一稳栽培比当地现用高产技术,最高苗明显减少,成穗率提高10~15个百分点,穗数持平,每穗实粒数增一成左右,千粒重提高0.4~0.8克。个体明显增大(齐穗期单茎干重增7~9%),基部节间略有缩短,茎杆明显增粗(直径增8~10%),穗层整齐度明显提高,下脚清爽,纹枯病明显减轻(株发病率减少一半以上),成熟期单茎绿叶多1.5~2层,直观效果也十分明显。
2、主要技术环节: (1)壮秧少本密植:首先强调培育带察壮秧。通过稀播、早施断奶肥、促蘖肥、喷用多效唑、勤除杂草等措施,保证移栽时育成带有健蘖的壮秧。在适宜苗丛数的基础上,少本匀插。 (2)前促蘖、中壮苗、后攻粒的原则施肥。中等肥力以上的土壤,亩施750~1000公斤有机肥,配施适量磷钾肥,再施化学氮肥(纯N)11公斤左右,即可获500~550公斤的产量。氮肥大致按下列比例分期施入:回层肥50~70%,保花肥(倒二叶露尖)20~30%,粒肥(始穗至齐穗)10~20%。少施或不施分蘖肥。 (3)超前搁田或深灌水。超前搁,多次轻搁:在田间总苗数达到计划穗数的80%左右时,开始搁田,搁到土壤含水量40~50%(上已硬实,脚踏有印而不陷)时,灌一次水,次日排水再搁,反复多次进行。直至倒二叶露出时,建立水层。水源充裕的地区,可超前深灌水。待至穗数苗的80%左右时,深灌水至最上位叶穗处,后随稻苗长高,水层加深;最深水层维持20厘米左右,直至倒二叶露尖时,排水露田。有水走水路(深灌),无水走旱路(搁田)。 3、预期效益及应用前景;浙江省1988年开始多点示范,至1990年已推广79万余亩,亩均增产9~13%,根据1991年全国七省一市的不完全统计,共推广应用421.3万亩,其中68.2万亩中心示范方,平均亩产475.6公斤,比21.3万亩对照增产45.9公斤,增幅10.7%。可见地区间、年变间有较稳定的丰产性。全国约有水稻播种面积5亿亩,其中15~20%的高产田上都可应用。 (农博种业)
三、推广适用地区及范围 在土壤肥力中等以上,生产水平较高,常因中期群体过大则影响产量进一步提高;在产量水平中等偏低的地区,排除了障碍因素之后应用,也有较大的增产作用。从 1991年全国七省一市的应用情况看,各地、各稻作类型都可根据该项成果的原理因地制宜地应用。(农博种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