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棚栽桃树越夏关键技术

时间 : 02-16 投稿人 : 御迅 点击 :

一、回缩新梢、促发副梢 采果揭膜后,除平斜中庸的新梢留一部分不剪(其数量大约占总枝梢量的10%~15%)外,其他的新梢留2~3片大叶全部重短截,促发副梢,借副梢促花,供翌年使用。其中的背上直立旺梢、密生梢、外围竞争梢、多年生纤弱枝组、枯弱枝组可疏除。新梢重短截后,促发的新副梢可按露天条件下的方法进行夏季修剪和促花。

棚栽桃树越夏关键技术 | 植物科普

二、合理肥水,养根壮树 采果后,可及时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掺入适量的过磷酸钙、锌肥、硼肥。此次施肥对于迅速恢复叶功能,增加贮藏营养十分有利,不应忽视。追肥应本着“少量多次”的原则,追肥的深度宜浅,一般10~15厘米较为适宜,应施在根系集中分布区,尽量扩大与根系的接触面,使根系早吸收、早见效。施肥后应浇1次大水,浇水后应及时划锄,保持土壤疏松。其他时期,应按照露天栽培模式适当追施无机肥和进行水分管理,尤其要注意花芽分化期的追肥。

三、注意排水,防止涝害 桃树抗旱而最怕涝,轻者黄化,树势衰弱,重者死树。在地下水位高的地块或洼地要起垄栽植,以保证根系集中分布区不致积水。揭除棚膜自然降雨后,如地下水位高或排水不良时,应疏通排水沟,以利及时排水,防止涝害发生。

四、浅耕松土,清除杂草 采果后干旱季节,结合浇水浅耕松土,清除杂草,有利于保水和增加土壤温度,并可减少桃树的病虫害。

五、根外追肥,促花促壮 根外追肥又叫叶面追肥。棚室桃树采果后,尤其是新副梢长出后,要加强根外追肥,每5~7天喷1次,配方时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可单独喷施,亦可结合喷药进行喷施。为提高效果,最好在上午10时前、下午16时后或阴天进行,避免晴天中午喷肥,以防高温引起肥害。第一次喷肥时最好先做试验后再大面积施用。

相关文章

  • 红色素辣椒在宁夏地区的引种栽培
    红色素辣椒在宁夏地区的引种栽培

    国外天然色素的开发和应用发展很快,早在1975年日本国内的天然色素使用量就超过合成色素,美国目前使用的食用天然色素为化学合成色素的5倍。我国近些年来天然色素的生产开发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允许使用的天然色素已达20多个品种,其中辣椒红色素在“七五”期间曾被列为国家重点发展的4种天然色素之一。辣椒红色素...

    286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玉米单交种豫玉22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单交种豫玉22制种高产栽培技术

    玉米杂交种豫玉22在制种中,由于其父本植株较矮、母本偏高而授粉不良,结实率较低,制种产量一般仅4500~5250kg/hm2,直接影响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和制种单位的效益。2000年我们在酒泉市清水镇中寨村一组、十一组繁制8.55hm2豫玉22玉米单交种,种子平均产量为7774.5kg/hm2,最高产量...

    513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主要李子品种的修剪特点
    主要李子品种的修剪特点

    (一)大石早生该品种萌芽率和成枝力强,树势旺盛,以短果枝和花束状果枝结果为主。适宜的树形有小冠疏层形和细长纺锤形,初果期以前对修剪反应十分敏感。夏季修剪应注意开张枝条的角度,控制背上枝、徒长枝和竞争枝。冬季修剪时以疏枝为主,其余枝条一律缓放,不采用短截和回缩的方法,这是大石早生李的特殊性。进人盛果期...

    243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夏季芹菜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夏季芹菜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夏季温度高,芹菜栽培过程中容易出现死苗等现象,对芹菜的生长和产量有很大的影响,给菜农带来极大的损失。那么造成芹菜死苗的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一、芹菜死苗的原因 芹菜死苗是由于夏秋季雨水较多,加上各地连作现象严重,导致软腐病、菌核病、黑腐病、猝倒病、立枯病的发生造成的。软腐病从...

    2359 农药使用禁忌
  • 枣新品种(系)---长红枣选1号
    枣新品种(系)---长红枣选1号

    长红枣又名躺枣,是一个优良的地方传统栽培品种,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北等省,在山东省枣庄市自然分布较多,为当地枣树主栽品种。该品种耐干旱、瘠薄,适应性强,在平地、山坡均可栽培。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多采用根蘖繁殖和实生繁殖,形成了当地长红枣众多的品系。以至在栽培中品种杂,良莠不齐,严重影响着该品种的进一步发展...

    180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葡萄的晚秋栽植技术
    葡萄的晚秋栽植技术

    一、栽植前准备工作1、挖定植沟。按行距挖定植沟,深、宽各在60-80厘米,表土与底土分开放,挖好后在沟底撒一层10-15厘米厚的麦草,与土壤混合,再填入底土10-15厘米厚,放一层5-10厘米厚的含有厩肥、饼肥等有机肥混合的肥土,最后填入表土,浇透水。2、苗木整修和消毒。嫁接苗留接穗3-4个饱满芽,...

    347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兰花水培技术
    兰花水培技术

    兰花的水培是不用泥土或其他栽培介质,而将兰根直接浸泡在放有培养液的水中生长的一种新型栽培方法,此方法简单易学,容易掌握。主要分成6个步骤:1.选择专用水栽花盆。水栽养兰使用底部无孔、内外双层网筛套盆式的专用水栽花盆(水容量在1.5—6千克),外盆盛放培养液,内盆为方格网筛,网孔规格为2厘米×2厘米,...

    2067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小麦生育后期养护要点:养根保叶防倒
    小麦生育后期养护要点:养根保叶防倒

    一、养根小麦后期根系活力下降的快慢与其粒重密切相关,并伴随植株早衰,而不能满足灌浆结实的需要。因而小麦进入生育后期,养根即成为主攻目标,后期养根的主要途径是及早清沟理墒,达到旱能浇、涝能排的目的,特别是阴雨天气,要降低条沟水位,保持田间不积水,不受渍,保持土壤的通透性。二、保叶片小麦灌浆的物质来源主...

    143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紫花苜蓿综合生产技术规程
    紫花苜蓿综合生产技术规程

    紫花苜蓿喜欢温暖而比较干燥的气候,又很耐寒。种子发芽的最适温度为12-25℃,幼苗能耐-6—-7℃,成株可耐-25℃,生长最适温度为25-30℃,宜栽培在年降水量300-800mm的地区,高温和降雨过多(超过1000mm),对其生长不利,持续高温潮湿或积水会引起根部腐烂,影响植株的正常生...

    2594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日本蜜蔗在中国示范栽培的丰产技术
    日本蜜蔗在中国示范栽培的丰产技术

    日本蜜蔗于1994年引入我国,1995年加速扩繁上百亩,现已落户冀、陕、鲁、豫、晋、皖等省区,正式进入高产示范栽培阶段。近几年的试种结果证明:日本蜜蔗节长皮薄、多汁少渣、适口性和鲜食率俱佳,广泛适用于市场鲜销,产量和产值均高于原产地和南方蔗区,是迄今为止唯一适应我国北方种植并最具竞争力的首选品种,创...

    106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朝阳公园向全球征集整体规化设计
    朝阳公园向全球征集整体规化设计

    今天上午(26日),北京市最大的城市公园———朝阳公园正式出资500万元,向国内外公开征集规划设计方案。此次规划初步确定朝阳公园是以特色园林景观为基础,融汇现代科技手段,集旅游观光、娱乐健身、文化交流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园林城市公园,具有十分鲜明的时代特征,以求成为首都北京的环境象征和文化标志。有关人士...

    2881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大蒜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大蒜中后期田间管理技术

    大蒜中后期为蒜苔伸长期和鳞芽膨大期,每期的管理技术都不同。蒜苔伸长期管理技术:从花芽分化结束到采收蒜苔为蒜苔伸长期,在这一时期,叶片全部长出,叶面积达最大值,在蒜苔迅速延伸的同时,鳞芽也不断膨大,植株生长速度加快,是需要养分和水分的关键时期,此期如果养分和水分供应不及时,供应不足,大蒜会出现黄尖现象...

    303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苹果树竞争枝巧利用
    苹果树竞争枝巧利用

    在苹果树修剪中,由于竞争枝生长势较强,对主枝影响较大,多采用疏除的方法进行处理,以达到各种枝条主次分明的效果。据观察,疏除竞争枝得不偿失。这是因为竞争枝生长健壮,枝条积累养分较多,有利于花芽的形成,结果的质量也较高。在竞争枝的利用方面可采取以下措施:一、对主枝影响不太大的竞争枝,应进行促花。通过环刻...

    259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棉花与土豆间套栽培技术
    棉花与土豆间套栽培技术

    1、选用优种。土豆采用郑薯5号、郑薯6号等早熟、抗病、结薯集中的品种,棉花采用33B、99B、GSK321、冀审668等品种。 2、催芽。春节前购进薯种后,从立春开始,将土豆放在阳畦内盖膜或塑料大棚或温暖的居室内进行催芽,待芽长出后,切块播种,每公斤切块60块左右。 3、整地造墒。在秋耕深翻,浇足冻...

    2676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棉花生育后期提质保产四措施
    棉花生育后期提质保产四措施

    一、适时采摘 棉花吐絮后,一般每隔5~7天采摘1次。若采摘过早,棉花纤维尚未充分成熟,产量和品质降低;采摘过晚,棉絮经风吹日晒,会降低纤维拉力,色泽受到污染,也会降低棉花质量,所以棉花吐絮阶段,要适时精收细收,提高棉纤维质量和品级。 二、谨防雨淋 成熟的棉絮遇雨后,棉壳、棉叶、包叶的色素都会污染棉纤...

    229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