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培的影响-花木组培技术

时间 : 06-23 投稿人 : 诚喜 点击 :

植物组培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项技术在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方面都获得了飞快的发展。早期的组培报道,多集中于研究各类植物的培养基组成,包括无机盐、有机物、激素等培养基成分的种类和配比浓度。近几年来随着越来越多培养基研究成果的积累,人们的研究逐渐深入到培养条件方面,如培养温度、光照强度、容器内空气因素对组培和培养过程中植物生长速度、生长质量的影响。

光照条件对植物组培的影响-花木组培技术 | 植物科普

组织培养中光照也是重要的条件之一,主要表现在光强、光质、以及光照时间方面:

1、光照强度(lightintensity)

光照强度对培养细胞的增殖和器官的分化有重要影响,从目前的研究情况看,光照强度对外植物体、细胞的最初分裂有明显的影响。一般来说,光照强度较强,幼苗生长的粗壮,而光照强度较弱幼苗容易徒长。

2、光质(lightwave)

光质对愈伤组织诱导,培养组织的增殖以及器官的分化都有明显的影响。如百合珠芽在红光下培养,8周后,分化出愈伤组织。但在蓝光下培养,几周后才出现愈伤组织,而唐菖蒲子球块接种15天后,在蓝光下培养首先出现芽,形成的幼苗生长旺盛,而白光下幼苗纤细。据倪德祥等在香石竹的研究表明,白光条件下生长量最高,其次是红、黄、绿、蓝光对生长有抑制作用,单色光对叶绿素合成有抑制作用,叶绿素的合成需要在复合光条件下完成。

3、光周期(lightperiod)

试管苗培养时要选用一定的光暗周期来进行组织培养,最常用的周期是16h的光照,8h的黑暗。研究表明,对短日照敏感的品种的器官组织,在短日照下易分化,而在长日照下产生愈伤组织,有时需要暗培养,尤其是一些植物的愈伤组织在暗培养下比在光下更好。如红花、乌饭树的愈伤组织。

除某些材料诱导愈伤组织需要黑暗条件外,一般培养都需一定的光照。

彩色马蹄莲组培快繁生产技术

适合秋季结婚婚宴桌花卉

腊菊、麦杆菊的花语:铭记在心

格桑花的花语:幸福、吉祥

相关文章

  • 银星一代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银星一代西葫芦高产栽培技术

    呼图壁县西葫芦主栽品种为早青一代,2005年该县园户村镇部分农民选用新品种美国银星一代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一、两品种特性比较两品种特性比较表品种品种划分生育期结瓜性抗病性667平方米单产(千克/效益(元/保苗(株)667平方米)667平方米)早青一代早熟45天可同时可结抗病毒病2200400016...

    2019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春季兰花的养护
    春季兰花的养护

    春季,兰花的浇水管理很重要。天气转暖,兰花出房后,应给以充分的水分。将兰花过一遍清水,清除植株体内和盆内的废气、废物,保持湿润,使兰花迅速恢复生机。 待到春风乍起,天气变暖时,正好是新芽膨胀出土时。这时由于盆土水分挥发得快,应及时给水。用颗粒植料栽种兰花,可偏湿一点。春季是兰花发芽生长的黄金时机,但...

    1820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豆角保鲜三法
    豆角保鲜三法

    1、袋贮法:先把豆角一趟一趟地平摆在筐里或木箱里,中间留一定缝隙,不要塞得过紧。然后搬入菜窖内,把筐和箱穿插堆放,罩上塑料薄膜账密封。开始每天把薄膜打开换气一次即可。此法可贮两个月。2、沙贮法:在菜窖内先铺5厘米厚的沙子,上面摆豆角5-7厘米高,然后一层沙子一层豆角,摆三层豆角后,上面覆以5厘米厚的...

    188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金针菇家庭瓶栽技术方法
    金针菇家庭瓶栽技术方法

    1.备料。棉籽壳、稻草粉、农作物秸秆粉、木屑等均可作培养料。推荐配方:棉子壳78%、米糠或麸皮20%、食糖1%、石膏粉1%。培养料含水量60%。2.装料。最好选用广口瓶栽培。装料后,将瓶口用牛皮纸和塑料薄膜封严,常压下灭菌处理。3.管理。接种后,放在22℃~25℃温度下培养。可在室内利用床架摆放栽培...

    1552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绿色果品如何生产
    绿色果品如何生产

    影响绿色果品生产的因素及对策目前人们对食品安全质量越来越重视,生产绿色果品是世界果品的发展方向,也是我国加入世贸后果品的出路,所以发展绿色果品非常必要,而且前景广阔。影响果品生产的因素有害气体。随着工业、矿业和交通事业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日益加重。这些污染物既能直接伤害果树,影响光合作用,又会在植物...

    1413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方法
  • 黄瓜死棵原因浅析
    黄瓜死棵原因浅析

    最近,聊城地区的温室黄瓜生产虽然已近收尾,但是由于价格上升,菜农朋友仍旧在黄瓜的管理上下了不少功夫,可是日趋加重的嫁接黄瓜死棵却让他们受到了不小的损失!针对聊城地区黄瓜种植现状,笔者咨询了经验丰富的王芳德老师,王老师认为造成聊城地区嫁接黄瓜死棵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原因一:连年重茬造成土壤病菌含量高,养...

    641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哥伦比亚的甘蔗草种植技术
    哥伦比亚的甘蔗草种植技术

    甘蔗草也叫皇草、竹草,系多年生宿根植物,从哥伦比亚引入种植几年来,我国江西、河北、河南等地生长良好,种植表现对气候适应性较强。甘蔗草株形似竹,高达4~5米,茎粗2~4厘米,叶长160厘米左右,叶宽5厘米左右,每株年分蘖20~30根,亩产鲜草1.5万公斤以上。甘蔗草茎叶蛋白质含量18%,一亩甘蔗草年产...

    2420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天麻人工培育及加工
    天麻人工培育及加工

    天麻是一种靠寄生生活的草本,它的地下块茎是重要的药材,国内外市场都大量需要。过去生产天麻是用无性繁殖法。由于天麻种植少,容易退化,所以产量,质量都不能满足需要。采用人工有性繁殖法就可以大量生产,而且质量也好。天麻虽是草本植物,但它全身没有叶绿素,要寄生在密环菌上获得养料。然而密环菌是一种真菌,它也要...

    443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紫云(花椰菜)
    紫云(花椰菜)

    特征特性: 外叶浓绿色,稍直立。耐寒性及生长势强,非常容易栽培。花球直径15厘米左右,遇上冷凉和阳光,表面变成漂亮紫色。表面紫色在放入热水中后,变成象绿菜花一样的绿色,花蕾比绿菜花耐贮。在一般平暖地,7月中旬-8月中上旬播种,11月下旬-12月可收获。...

    76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甘蔗新品种桂糖17号简介
    甘蔗新品种桂糖17号简介

    特征特性:该品种植株高且较直立,中至中大茎,节间圆筒形,较长,蔗茎遮光部分为淡青黄色,露光部分为淡紫红色,有黑白色蜡粉。芽近似卵形,芽基平叶痕,芽翼较窄,芽尖达生长带,有10号毛群,内叶耳披针形,叶舌呈带形。萌芽较慢但萌芽率高,分蘖力强,前中期生长快且整齐,成茎率高,亩有效茎数多,不孕穗开花,叶鞘易...

    2072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桂花树的扦插技术适用指南
    桂花树的扦插技术适用指南

    宜选用轻壤质耕地进行深耕做床。要求床宽120厘米,床高25厘米,沟道宽40厘米,要做到土壤细碎,床面平坦,沟道畅通。在插床上方搭盖距床面50厘米的薄膜拱棚,其上再搭盖距床面高1.8米、透光率30%的荫棚。(扦插前1个月用敌百虫800- 1000倍溶液喷洒插床,消灭线虫。扦插前10-15天用石灰水消毒...

    1623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油茶果和沙糖桔相邻种植有影响吗?
    油茶果和沙糖桔相邻种植有影响吗?

    在山地上油茶果和沙糖桔相邻种植,请问对沙糖橘会否有影响?从植物遗传属性比较,油茶是属于山茶科茶属树种,而沙糖橘是属于芸香科柑橘属树种,两种树种具有完全不同的属性。并且油茶一般是在9月中旬开花,而沙糖橘则一般是在3月上中旬开花,彼此花期时间相隔甚远。如果从两种树的侵染性病虫害考究,则炭疽、软腐、根腐等...

    34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纽荷尔脐橙栽培技术要点
    纽荷尔脐橙栽培技术要点

    纽荷尔脐橙1978年引入中国,各地试种和栽培表现优质、丰产和高效。其外观商品性好,果实长椭圆形或鹅蛋形,果顶微凸,脐小,闭脐果多,裂果少,单果重180-300g,果面橙红色或深橙色,光滑美观;品质优良,果肉细嫩化渣,汁多味浓,甜酸爽口,可溶性固形物约13%,可食率71.8%,果汁率45%-48%。树...

    1118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禁忌
  • 播种后有哪些田间管理工作
    播种后有哪些田间管理工作

    ( l )覆盖和遮荫 覆盖可保蓄水分,减少灌溉量,同时也可防止水分蒸发而导致的盐碱上升和土壤板结,减少幼苗出土的阻力。一般可用塑料薄膜、稻草、桔秆、草帘、苔醉、泥炭等:其中,用塑料薄膜顶盖的效果最好。用其顶盖时,应使薄膜紧贴床面,并用土将周围压实;幼苗出土时要及时在幼苗顶部将薄膜划口,大小以能...

    121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怎样栽培川佛手
    怎样栽培川佛手

    栽培川佛手,选择优质高产良种苗是夺取丰收的先决条件。佛手的品种来源较广杂,故购药苗时,一般宜选购科研部门由专家们培育的“全边白肉”握拳状大果“广佛手”良种为优,而且购苗时要择果枝扦插苗或嫁接苗(当年种当年或次年即结果),千万不要购劣质实生苗。大果种佛手单果重1公斤以上,果形较大产量较高,质量特优,是...

    1883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