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水稻新组合――Ⅱ优7954栽培技术

时间 : 05-23 投稿人 : 一品香园艺 点击 :

Ⅱ优7954是浙江省农科院选育的超级高产杂交籼稻新组合,2004年通过国审。该组合属于大穗型,全生育期136天,比汕优63迟熟3天;株高115厘米,株型适中,每亩有效穗15.9万,穗长23.9厘米,每穗174粒,结实率81.8%,千粒重27.8克;中抗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2004年在徐州市示范栽培1000亩,亩产量达746.6公斤;在宿迁市示范栽培100亩,亩产量达716.4公斤;在南京市六合区示范栽培70亩,亩产量达725.3公斤。2007年在遇前期高温干旱、后期连续台风暴雨的情况下仍表现突出。

1、适期播种。适宜播种期为4月底5月初,最佳移栽期为6月上旬,秧龄不超过40天。播前用盐水选种,清水洗净后药剂浸种。稀播匀播,每亩大田用种量为0.75-1公斤,每亩净秧板干种子播量不超过10公斤。培育株高20-25厘米、单株带3-4个分蘖的壮秧。

2、栽插密度。适宜栽插密度为每亩1.8万穴左右,每亩茎蘖苗为7-8万。该组合繁茂性好,分蘖力强,可以适当扩大行距。据试验,在高产栽培条件下,26厘米行距比20厘米行距每亩增加1.6万穗,每穗增加18粒,结实率提高2%,千粒重增加0.95克,并且田间病害发生轻。适宜的栽插行距为23-26厘米,株距为17厘米。

3、肥水运筹。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适当控制中后期氮肥施用量。基肥每亩施饼肥50公斤或土杂肥200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尿素10公斤。移栽后5-6天结合化除施用分蘖肥,每亩施复合肥20公斤、尿素5公斤。移栽后浅水活棵促分蘖,基本苗达预定穗数80%时搁田,孕穗期田间不能断水,灌浆期干干湿湿,后期不能断水过早。

4、防治病虫。选用井冈霉素、扑虱灵、锐劲特等高效低毒农药防治纹枯病、稻瘟病和稻飞虱、稻纵卷叶螟、螟虫等病虫害。将药剂与磷酸二氢钾、绿丰素等肥料混喷,以提高防治效果,增加粒重。

相关文章

  • 水果收获季来临 贮藏保鲜新技术提升整体产业价值
    水果收获季来临 贮藏保鲜新技术提升整体产业价值

    金秋将近,中国两大世界级水果种植基地--山东和陕西即将迎来一年一度的苹果、猕猴桃收获季,种、采、运、贮、销整条水果产业链全军而动,“备战”这一黄金时节。每一年的果季,都可以看到与往年的变化与不同:不仅是种植和贮藏、经营规模的提升,更可见果品贮藏和质量管理这个直接关系到果业整体...

    498 农作物种植管理 农业种植教程
  • 榆黄蘑露地生料栽培技术
    榆黄蘑露地生料栽培技术

    榆黄蘑又名“金顶侧耳”是一种木腐菌,它具有品质好,味道鲜、色泽艳,产量高等特点,鲜蘑的蛋白质含量为2.6—3.6%,还含有人体所必须的8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经常食用可以增强体质,降低胆固醇,并能抗病防癌,因此,被人们誉为“保健食品”。 目前,榆黄蘑的栽培方法很多,例如:室内菌砖栽培,露地...

    2387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黑麦草特高栽培管理技术
    黑麦草特高栽培管理技术

    特高黑麦草柔嫩多汁,为多种家畜、家禽和草食性鱼类所喜食,采食率在95%以上。在营养生长期刈割,干物质中的粗蛋白质含量在20%以上,而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家畜、家禽采食后,日增重显着提高。据国家农业部提供的资料,特高黑麦草饲养畜禽,平均24千克鲜草可增重1千克活兔,20千克鲜草可增重1千克活鹅...

    2066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高温高湿对瓜类蔬菜的影响
    高温高湿对瓜类蔬菜的影响

    今年夏天我省高温阴雨天气较多,由此而导致的蔬菜生长不良或病虫害侵袭也更加严重,因为高温、高湿环境非常容易导致蔬菜出现沤根、徒长等不良现象,同时也为病虫害的侵染和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高湿影响:高湿条件下,蔬菜植株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容易出现徒长。特别是茄果类蔬菜和瓜类蔬菜在这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蔬菜作物出...

    1377 种植科普 种植方法
  • 新品介绍---金象三号玉米
    新品介绍---金象三号玉米

    金象玉米系列新品种,由甘肃金象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金象科研所选育。特征特性幼苗绿色,生长势强,生育期130天,和中单二号同期成熟,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25.9厘米,穗长24.2厘米,穗粗5.7厘米,穗行数17.8行,行粒数44.5粒,穗圆筒形,粒长马齿型,粒色桔红,轴色淡红,透明度“++”,双穗...

    891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禁忌
  • 青花菜栽培要点
    青花菜栽培要点

    1、青花菜在长江流域可作春、秋两季栽培。春季栽培于9月上中旬进行露地播种或12月至次年1月份用冷床育苗,苗成后定植于大田,5~6月可分批上市。秋季栽培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中旬用遮阳网庇荫育苗,2~3叶时移苗假植一次,7~8片真叶时带土定植。行株距早熟种为40厘米见方,中、晚熟种为55厘米~60厘米见...

    1220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冬季种子储存6个防护要点
    冬季种子储存6个防护要点

    防护一:防高温温度过高,种子呼吸作用旺盛,会过多消耗自身贮存的营养,降低发芽率,因此要求贮藏种子的环境温度最好在10℃左右,切忌把种子放在火炉较近的地方。防护二:防污染种子贮藏要彻底清除作物茎叶、杂草、砂子、土粒等杂物,并对贮藏室以及贮藏用具进行严格的消毒,以免种子在贮藏过程中受到污染。防护三:防霉...

    881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杏鲍菇种植常见问题解析
    杏鲍菇种植常见问题解析

    一、菌袋污染 造成大部分菌袋污染的直接原因是灭菌不彻底。在适宜的水分、温度条件下,菌袋内没有杀死的杂菌开始繁殖,开始是星星点点分布在菌袋上,后来扩展成片。导致灭菌不彻底的原因有:1.拌料时培养料没有吸透水,料内有生芯,尤其是木屑、玉米芯等质地较硬的培养料易发生这种情况。2.在灭菌过程中没有排尽冷空气...

    797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甘薯贮藏技术要点
    甘薯贮藏技术要点

    甘薯贮藏的好坏,关系到来年的甘薯生产丰收是否得到保证,甘薯贮藏应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1、贮藏方法 甘薯贮藏方法很多,有大屋窖、"非"字和"半非"字型发卷窖、简单的深井窖、浅棚窖、崖头窖和炕下窖(建窖技术省略)。2、贮藏条件 就是掌握好甘薯贮藏期的温度和湿度。甘薯贮藏期温度应为10℃~15℃。温度过低...

    592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黄瓜畸形瓜的防治技术
    黄瓜畸形瓜的防治技术

    (1)症状及发生原因 黄瓜的畸形瓜包括尖头瓜、大肚瓜、蜂腰瓜、弯瓜等,在日光温室冬季生产中发生较多,严重时瓜条失去商品价值。黄瓜畸形瓜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花期环境条件不适宜,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大,光照弱,都将影响黄瓜的正常授粉受精,果实局部产生种子而膨大,使瓜条畸形;植株生长势弱,特别是果实膨大后...

    288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火龙果种苗繁苗技术
    火龙果种苗繁苗技术

    一、扦插苗:以春夏季最适宜,插条应选取生长充实的茎节,长15厘米左右,待伤口风干后插入沙床,约15-30天可生根,根长到3-4厘米可移植苗床。 二、嫁接苗: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茎肉饱满的“量天尺”(一种野生仙人掌属植物)做砧木,于晴天进行嫁接,将火龙果植株用刀横切成3-4厘米茎段,待伤口风干,在...

    306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四川遂宁肯定安居水稻栽培新技术
    四川遂宁肯定安居水稻栽培新技术

    近日,四川省农科院院长李跃建、副院长任光俊一行莅临安居,调研水稻新技术示范推广情况。副区长杜才友及区科技局相关人员陪同调研。李跃建一行深入到安居区西眉、玉丰等水稻新技术示范推广区,通过现场查看和与群众交流等方式,对水稻抗逆轻简直播等新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进行了详细了解。李跃建对安居区示范推广的水稻抗逆轻...

    162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三代棉铃虫防治技术
    三代棉铃虫防治技术

    一、人工采卵灭虫由于棉铃虫大部分都在抗虫棉的花铃中,因此,对于抗虫棉田要及时摘除败花,人工灭虫。其它棉田和西红柿田结合整枝打杈,进行人工采卵灭虫并将残枝败叶带出田外集中处理。二、抓住防治适期科学用药防治指标及方法:1.抗虫棉田百株有3龄以上幼虫10头时及时用药防治。2.非抗虫棉及其它作物田百株累计落...

    2675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油桃的长枝修剪技术:长枝修剪的反应特点
    油桃的长枝修剪技术:长枝修剪的反应特点

    与传统的短枝修剪技术比较,油桃树采用长枝修剪后,其树体生长发育具有如下几个主要特点或优势:(1)简化修剪技术节省修剪用工一般来讲,冬季修剪可以节省劳动力1半以上,有些甚至可以节省3/4的劳动力。此外,长枝修剪后,树体的过旺营养生长,尤其树体上部过旺的营养生长受到控制,夏季修剪次数可以减少。(2)树体...

    1708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 风雪侵袭柑橘防寒
    风雪侵袭柑橘防寒

    编者按:冬春季节,气候寒冷,林木、果树如何防寒防冻?这是广大种植户关心的问题。为此,编者特邀请湖南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石雪晖教授、永州市林科所副研究员、高级工程师柏劲松所长为大家撰写一组林果木防寒防冻以及冻后如何管护的稿件,希望能对当前的生产起到指导作用。柑橘是我省最大宗的经济作物。冬春季节,柑橘容易...

    2264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