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玉米空秆原因及其对策

时间 : 01-01 投稿人 : 弘佑 点击 :

玉米空秆率一般为15%~20%,严重者高达30%以上,是影响玉米生产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

空秆原因:1、雄穗对雌穗的抑制。玉米的雄穗是由顶芽发育而成,生长势强。雄穗分化比雌穗早7~10天;雌穗是由腋芽发育而成,发育较晚,生长势较弱。当外界条件不适,如营养不足时,雄穗利用顶端优势将大量的养分吸收到顶端,雌穗因营养不足发育不良而成空秆;2、营养失调。在雌穗分化阶段,如果营养不良,光合面积较小,有机物积累少,雌穗发育不良,空秆率提高。玉米旺长阶段,矿质营养供应过多,造成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减弱,有机质向雌穗上分配的少,从而形成空秆;3、高温干旱。喇叭口至抽穗前是玉米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如果这个时期干旱缺水,就会影响雄穗正常开花和雌穗花丝的抽出,造成抽雄提前,吐丝延迟,花粉的生活力弱,花丝容易枯萎,不能授粉受精;4、阴雨天气过多。玉米抽雄散粉时期,阴雨连绵,光照不足,花粉粒易吸水膨胀而破裂死亡或粘结成团,丧失授粉能力,而雌穗花丝未能及时受精,造成有穗无籽;5、施肥不合理。肥力越低,密度越大,空秆率越高。单一施肥比配方施肥空秆率高,施用二元肥料比三元肥料空秆率高。

防止对策:1、削弱顶端优势。生产上采用的去雄技术能有效削弱顶端优势,减少雄穗对雌穗的抑制,调整养分的合理分配,降低空秆率。当雄穗露尖时,隔行或隔株将雄穗拔出,切忌带掉功能叶。去雄后,全田只剩一半雄穗。授粉结束后,将剩余的一半雄穗再去掉,以减少养分消耗,提高粒重。2、合理密植。一般品种每亩留苗2800~4000株,株行距27厘米×70厘米,竖叶紧凑型品种每亩留苗5000株左右,株行距17厘米×80厘米。行距增大,利于通风透光,提高光合能力,增加果穗营养,促进果穗分化,降低空秆率。3、实行叶龄施肥。当叶龄指数达30%即5叶展开时,普施有机肥,全部追施磷、钾肥;叶龄指数达30%~35%即5~6叶展开时,追肥数量占氮肥总量的60%;叶龄指数达60%~70%即12~13片叶展开时,追下剩余的40%氮肥。4、浇抽雄开花水。玉米抽雄前15天对水敏感,此时若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80%,应立即浇水,以促进果穗发育,缩短雄雌花的间隔,利于正常授粉受精,降低空秆率。

相关文章

  • 种子发热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种子发热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种子发热的原因种子在贮存期间仍不停地进行呼吸,陆续释放出水分和热量。如果这些水分和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聚集在种子堆里,就会加剧种子的呼吸强度,而释放出更多的水分和热量,如此反复,互相促进,时间长了就会引起种子发热。由于种子的呼吸作用,使种子堆内积聚了大量的水分和热量,这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而在微...

    210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西瓜与部分蔬菜的间作套种
    西瓜与部分蔬菜的间作套种

    西瓜种植较稀,苗期较长,生长要求温度又较高,因而前期地空闲时间较长,适宜进行田间套种。下面介绍几种西瓜与部分蔬菜间作套种的方法:播种春菜类 在坐瓜畦内整成20厘米-25厘米宽的春白菜播种畦,于3月中旬浇水灌畦,撒播春白菜。白菜三叶期间苗,五叶定植,株距7-9厘米。4月下旬(即断霜后)直播或5月初移栽...

    2051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菜中菜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菜中菜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菜中菜农药剂型:生产企业:杨凌绿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 菜中菜适用作物药物残留...

    2327 除草剂残留 农药品牌
  • 灵芝桑枝栽培的技术
    灵芝桑枝栽培的技术

    桑树是木本植物,桑枝是蚕桑生产中最大量的副产物,桑枝木纤维化程度适中,除可作为优质的纸张原料外,适宜用作食用菌和药用菌的培养料。桑枝本身是常用的中药材,用桑枝栽培的药用菌灵芝――桑枝灵芝,比杂木屑和段木栽培的灵芝都好。桑枝灵芝面市后,价格要比一般灵芝高50%以上。桑枝栽培灵芝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栽...

    2748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
  • 烂果制醋增效益
    烂果制醋增效益

    近几年,几乎所有的果园都有程度不同的烂果堆在路旁或倒在园外,这样既污染了环境又使大量的资源白白丢弃,非常可惜。现特介绍利用烂果制醋的技术,供广大果农参考。一、原料处理。苹果、梨、柿子、枣等各种烂果经破碎后拌入麸皮,用手握,指缝能挤出水,但不滴下为宜。二、发酵。将拌好的原料按重量加入3%的醋曲,置于罐...

    1126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荞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
    荞麦稳产高产栽培技术

    芥麦隶属种子植物门、被子植物纲、双子叶植物蓼科。该品种具有营养价值高、清凉、消炎、帮助消化、延缓衰老等保健作用,平均亩产100公斤左右。提高荞麦单产,增加总产,对推动饮食业、加工业、医药保健业发展都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1.土壤选择荞麦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选择中上等肥力土地较好。2.精细整地,提高播种...

    2387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桃树优质高产不能偏施氮
    桃树优质高产不能偏施氮

    案例:如今消费者们对于桃子的品质要求高了。有些桃个儿小不受欢迎,有些桃子不耐储藏,放几天就烂,为了适应市场需要,提高鲜桃的品质,果农们想方设法增加桃树的施肥和灌水,以求获得桃树高产和优质,特别是多产大个儿的桃子和提高鲜桃的耐贮藏性。他们主要是靠增加结果期的追肥次数和提高氮肥的施用量,例如常常把尿素撒...

    2892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新植幼树管理技术意见
    新植幼树管理技术意见

    为确保今年新植幼树的成活率和保存率,特提出以下技术意见:  ⒈挖大坑:因果树苗木与其它防护林(杨树)苗木相比,树体较小,根系也不如杨树大,往往栽植时挖坑较小,这样不仅影响苗木成活,而且也不利于早期丰产。栽植时挖坑标准0.8米见方。挖坑时,要把表土与心土分开放,先回填表土然后回填心土,使表土回填到根系...

    538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夏季苦瓜高产栽培技术
    夏季苦瓜高产栽培技术

    苦瓜生长喜温暖而不耐湿热,易出现早衰,易发生枯萎病和线虫病。而四川地区夏季普遍高温多雨水,所以普通品种苦瓜很难在四川地区的夏季正常生产。通过多年的实验种植,台湾地区选育的部分苦瓜品种在我省有较好的适应性,现在夏季通常都选择台湾品种进行种植。整田苦瓜对土壤要求不十分严格,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丝瓜根系发...

    51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粉虱通杀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粉虱通杀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粉虱通杀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北大阳光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剂型:EC净重:8ml产品特点:本品采用高纯度进口原药,内含强力渗透剂,集触杀、胃毒、内吸、传导于一体,具有用量少,杀虫谱广、杀灭速度快等特点,是防治同翅目,粉虱科害虫的理想药剂。主治对象:烟粉虱、白粉虱、稻粉...

    2198 除草剂说明书 农药名称
  • 西瓜增产增甜六措施
    西瓜增产增甜六措施

    1、增施硼肥西瓜对硼素反应敏感,施用硼肥对西瓜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都有良好影响。据试验,施用硼肥的西瓜,瓜蔓比没有施用的长0.24米,花期提前3天,结果率提高7.4%,增产11.7%,增甜0.7度。施用方法:硼肥在可作基肥、根外追肥施用:①基施。每亩用硼砂0.5~1千克,或硼镁肥3.5~7千克,或硼...

    49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石榴树的冬季修剪
    石榴树的冬季修剪

    冬季修剪亦称休眠期修剪,以落叶后至萌芽前进行为宜,在干旱寒冷地区,严冬修剪易出现冻害,故可推迟到春季萌芽前进行。石榴树冬剪应抓住如下几个技术要点:大枝的处理。要按照“三稀三密”的原则进行(大枝稀小枝密、上部稀下部密、外围稀内膛密)。三主枝及侧枝间彼此要保留80~100厘米的距离,以利于小枝(枝组)有...

    1031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袋栽香菇快速催蕾的技术
    袋栽香菇快速催蕾的技术

    袋栽香菇采用注水或泡袋催菇方法,会使菌棒内的含水量过高,菇农长期忙于割袋膜护育菇蕾。有的催菇后长期不出菇,错过花菇培育季节,影响产量、质量和效益。现介绍一套快速催蕾方法。定向刺孔:用8―10厘米长的铁钉4根,钉在厚1.5厘米、长45厘米、宽度适宜手握的木板上,钉子要全部钉入。用钉排在催菇菌棒上的点种...

    2929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巧法保证西瓜出苗整齐
    巧法保证西瓜出苗整齐

    现在,准备种植早春茬西瓜的瓜农已陆续开始育苗,不少瓜农反映,他们以前使用穴盘育苗时,在育苗床最外侧的穴盘会有一侧露在外面,水分蒸发较快,容易导致出苗不齐。如何操作才能保证西瓜出苗整齐一致呢?据笔者观察,瓜农使用的育苗床深度与穴盘的高度相当,可是瓜农在设置育苗床时,为了便于摆放穴盘,苗床的宽度要比两个...

    181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
    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

    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近年来海安县李堡镇筛选出马铃薯、玉米、大白菜高效种植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其栽培要点介绍如下。马铃薯结合深翻施基肥,每亩用腐熟有机肥1500~2000公斤、25%三元复合肥50公斤。整地做畦,畦宽1.8米,开好田内外沟,并注意清沟理墒。选用超白、紫花白等商品性...

    2556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