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有关黄瓜的贮藏保鲜技术

时间 : 02-11 投稿人 : 聚金 点击 :

1.贮藏特性

黄瓜又名青瓜、胡瓜,原产印度及东南亚热带地区,供食用的是脆嫩果实,含水量很高,采收后在常温下存放几天就开始衰老,表皮由绿色逐渐变成黄色,瓜的头部因种子继续发育而逐渐膨大,尾部组织萎缩变糠,瓜形变成棒槌状,果肉绵软,酸度增高,食用品质显著下降。黄瓜质地脆嫩,易受机械损伤,瓜刺(刺瓜类型)易碰脱,形成伤口流出汁液,从而感染病菌引起腐烂。

2.贮藏工艺

(1)采收 贮藏用的黄瓜最好是采收植株中部生长的瓜,俗称“腰瓜”;切勿采收接连地面的瓜来贮藏,因为连地瓜。与泥土接触,瓜身带有许多病菌,容易腐烂,也不要采收植株顶部的结头瓜来贮藏,因为这种瓜是植株衰老枯竭时的后期瓜,瓜的内含物不足,在外形上也表现不大规则,贮藏寿命短。黄瓜采收时期应做到适时早收,要求在瓜身呈碧绿、顶芽带刺、种子尚未膨大时进行,即选直条、充实的中等成熟绿色瓜条供贮藏用。过嫩的瓜含水多,固形物少,不耐贮藏,黄色衰老的瓜商品价值差,也不宜贮藏。需要贮运时间长的商品瓜应在清晨采收,以确保瓜的质量。

(2)采后处理与包装 黄瓜采后要对果实进行严格挑选,去除有机械伤痕、有病斑等不合格的瓜,将合格的瓜整齐的放在消毒过的干燥筐(箱)中,装筐容量不要超过总容量的3/40如果贮藏带刺多的瓜要用软纸包好放在筐中,以免瓜刺相互扎伤,感病腐烂。为了防止黄瓜脱水,贮藏时可采用聚乙烯薄膜袋折口作为内包装,袋内放入占瓜重约1/30的乙烯吸收剂,或在堆码好的包装箱底与四壁用塑料薄膜铺盖。

黄瓜贮藏中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细菌性软腐病、腐霉病和根霉病等,贮存期1个月以上的可在入贮前用杀菌剂(如特克多)加涂膜剂(如虫胶、可溶性蜡剂)混合浸果处理,以延长保鲜期。

(3)贮藏运输 控制条件:

①温度 黄瓜的适宜贮藏温度很窄,最适温度为10~13℃,10℃下会受冷害,15℃以上种子长大、变黄及腐烂明显加快,有机械制冷设备的冷库是较理想的场所。

②湿度 黄瓜很易失水变软萎蔫,要求相对湿度保持在95%左右,可采用加塑料薄膜包装,防止失水。

③气体 黄瓜对乙烯极为敏感,贮藏和运输时须注意避免与容易产生乙烯的果蔬(如番茄、香蕉等)混放,贮藏中用乙烯吸收剂脱除乙烯对延缓黄瓜有明显效果。黄瓜可用气调贮藏,适宜的气体组成是O2和CO2均为2%~5%。

相关文章

  • 地膜大蒜的高产栽培技术
    地膜大蒜的高产栽培技术

    大蒜地膜覆盖的增产效果十分明显。与露地栽培相比,地膜覆盖大蒜的根、茎、叶片均明显优于露地大蒜,蒜薹产量比露地栽培高35%,干蒜头产量比露地栽培高30%。其主要栽培技术是:1、适期播种大蒜播种的最适时期是使植株在越冬前长到5~6片叶,此时植株抗寒力最强,在严寒冬季不致被冻死,并为植株顺利通过春化打下良...

    734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脐橙收购告急 果农与老板面临双重困境
    脐橙收购告急 果农与老板面临双重困境

    又到了脐橙收购的季节,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出口需求下降的国际背景下,我和老板一起下乡。路上看到漫山遍野、硕果累累的脐橙园,我的心情格外的舒畅。但是一路上,我发现老板似乎心情沉重,始终高兴不起来。我们来到了一个村庄,这个村庄基本上家家是农果,种植脐橙几乎是他们收入的唯一来源。由于去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冰雪灾害...

    1809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辣椒覆膜栽培关键技术
    辣椒覆膜栽培关键技术

    一、播种育苗播种宜选择1月中下旬至2月中旬,可采用温床或大棚内套小拱棚等方式进行,以温床为好。每平方米播种10-15克,一般8-10平方米可移栽1亩大田。幼苗2-3片真叶时假植,6-8叶期为移栽适期。二、品种选择1、整地:先深耕、耙细、整平,然后开成厢宽80厘米,厢高15-24厘米左右的高畦,并浇足...

    78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玉米淀粉的加工技术
    玉米淀粉的加工技术

    1、产品特点:玉米淀粉色泽浅黄,质地细腻,无颗粒,味稍甜,可作食用和加工原料。2、工艺流程:选料去杂→水洗浸泡→分离取胚→沉淀淀粉→烘干包装。3、制作要点:选料去杂:选用干净,无霉烂,含水量小于14%的玉米作原料,用三层振荡筛振荡筛选,去掉尘土和杂质,使玉米粒的净度达到98.5%以上。水洗浸泡:先用...

    2501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龙眼要注意防止冲梢
    龙眼要注意防止冲梢

    龙眼正处于现蕾期。注意防止“冲梢”,施肥壮花穗。今年1月的低温多雨,对海南岛的龙眼花穗抽发十分有利,只要秋梢适时,基本上都已及时抽出花穗,且花穗生长正常。只有部分反季节果园,在1月高温时现蕾出现“冲梢”。在广州附近1月下旬开始抽花穗的果园,尽管2月高温时有小叶长出,但很快转绿,仍能抽出花穗。但2月上...

    1251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河南春季麦田管理要点
    河南春季麦田管理要点

    去年冬季无雨雪,部分没浇越冬水的麦田旱情较重,即耕层土壤含水量低于60%的麦田,必须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一般亩追尿素10公斤至15公斤。地力水平较好,群体适宜的一类苗,实施氮肥后移,拔节期进行肥水管理,控制无效分蘖过多增生,增加开花后干物质积累,提高生育后期旗叶的光合高值持续期和根系活力,延缓衰老,提...

    2834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木薯种植方法
    木薯种植方法

    木薯种植方法主要有3种:平放、斜插和直插。平放是将种茎平放,浅埋于植穴或植沟中,平放可四周结薯,浅生,水平分布,容易收获,生产上多用此法。直插乃将种茎垂直插植于土中,种茎的1/3露出表土或全部埋入土中,直插出苗早而齐,结薯多,入土较深,抗旱抗风性能较强,但薯块大小不均匀,种植时花工多,收获也较困难。...

    1380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播种夏玉米要避开灰飞虱迁飞高峰
    播种夏玉米要避开灰飞虱迁飞高峰

    玉米是灰飞虱的寄主之一,带毒灰飞虱在玉米苗上取食后会引发玉米粗缩病。玉米粗缩病病株基部短粗,节间缩短,矮化明显,株高仅为健株的三分之一到一半;叶片顔色浓绿,宽短质硬,叶背主脉和侧脉上出现蜡白色突起物;根系不发达,易拔起。病重的不能抽穗,有的抽穗而不结实,严重影响产量。玉米出苗后至6叶期(可见叶9叶)...

    1136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教程
  • 春玉米蚜虫防治措施
    春玉米蚜虫防治措施

    春玉米蚜虫属同翅目,蚜科,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小麦、谷子等作物,以成、若蚜虫刺吸植株汁液。苗期蚜虫群集于叶片背部和心叶造成危害。轻者造成玉米生长不良,严重受害时,植株生长停滞,甚至死苗。此外还能传播玉米矮花叶病毒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减产。具体防治方法:一是要注意当玉米苗期草间小黑蛛、瓢虫、食蚜蝇、草蛉...

    1831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棉花良种包衣及拌种技术
    棉花良种包衣及拌种技术

    一、棉花良种包衣技术1.棉种包衣技术在我团的应用情况1997年,我团使用了棉种包衣剂处理棉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烂种现象,部分棉种出现发芽、出苗迟缓、防病虫效果差的现象。2003年至2004年我团应用了通过前五年试验筛选出的26%多福甲枯悬浮种衣剂,应用面积5600多公顷,效果十分显著。2.棉种包衣技...

    1395 种植知识 种植常识
  • 杂交抗虫棉新品种科棉6号
    杂交抗虫棉新品种科棉6号

    科棉6号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2007年2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一、品种特性。生育期126天左右。长势较强,植株较高,株型较松散,呈塔型。茎秆茸毛少,叶片中等,叶色淡绿。结铃性好,棉铃卵圆形,较大,单铃籽棉重5.92克,衣分42.7%,籽指10.8克。吐絮畅,易采摘,絮色...

    189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番茄汁的加工技术
    番茄汁的加工技术

    一、番茄汁 (一)工艺流程选料—去籽—预热—打浆—配料—脱气—均质—装罐—杀菌—冷却—成品。(二)制作要点选料。选用成熟适度、香味浓、色泽鲜红、可深固形物在5%以上、糖酸适宜(约6:1)、无霉烂变质的番茄,洗净、除去果柄、斑点及青绿部分备用。去籽。将准备好的番茄进行破碎去籽(可使用番茄去籽机)。预热...

    260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教程
  • 小麦安全越冬四招鲜
    小麦安全越冬四招鲜

    覆盖秸秆(草)冬前在旱地小麦行间,每亩撒施300~400公斤麦糠、碎麦秸或其它植物性废弃物,既保墒,又防冻,腐败后还可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是旱地小麦抗旱、防冻、增产的有效措施。据测定,免耕麦覆盖草比未盖草的中午十二时土壤温度有所下降,夜间二十四时和早晨八时的土壤温度均高于未盖草田,表现为散热速度慢...

    874 农业种植禁忌 农作物种植知识
  • 沾化2号”枣被审定为林木良种
    沾化2号”枣被审定为林木良种

    山东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了“沾化2号”枣为林木良种,该品种系沾化县冬枣研究院报审的沾化冬枣优良品种,适宜在山东及周边地区适生栽培区栽植。品种特性:树干直立,树冠较张开,枣吊较短,大树改接第2年结果,第3年进入盛果期,4年生树667m2产量为828.8kg。果实扁圆形,梗洼较深;果个大,平均单...

    300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如何处理加工棉花种子
    如何处理加工棉花种子

    棉花种子处理是预防苗期病害,防止出现高脚苗,实现棉花“一播全苗”的关键技术之一。由于现有种子加工技术只能实现硫酸脱绒及精选处理,而包衣技术跟不上,农民自己进行种子处理时常由于操作技术不当(如药剂种类及用量)而发生药害,影响出苗或达不到种子处理预期效果,因而掌握种子处理技术显得...

    785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