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草菇增产四措施

时间 : 05-24 投稿人 : 瀚传 点击 :

在草菇生长过程中,适当采取一些措施,可取得增产的效果。

一、二次接种采取二次接种措施,有利于草菇增产。草菇菌丝生长速度太快,极容易老化,导致生活力减弱,不能有效地利用培养料中的养分继续出菇。在第一潮菇采收后,撬松料面,用石灰水泼浇湿透,将培养料pH值调整在8~9,然后在料面撒播菌种,播后覆盖一薄层发酵过的培养料。亦可在第一、二潮菇采收后,将料块翻过来,把底层培养料翻到表层,喷洒1%的石灰水,以补水、调整酸碱度,再在表面二次接种,接种量为2%~3%,一般可增产30%左右。用稻草栽培草菇,可在堆草播种后4天,在草层空隙间塞入菌种,进行二次接种,接种量为第一次用量的20%左右。这样当采完第一潮菇后,第二次播入的菌种可从草堆中分解,积累养分,继续出菇。

二、调酸碱度在草菇生长过程中,会消耗培养料大量的养分,产生代谢产物,其中有机酸能使培养料酸度增加,影响草菇菌丝正常恢复和继续出菇。在第一潮菇采收后,补施一些营养液并调整培养料呈偏碱性,可促进菌丝恢复,延长采菇期,提高产菇量。(一)向培养料喷洒3%的石灰水,不仅可补水,还可使培养料呈偏碱性。(二)向培养料喷洒0.1%的尿素和麸皮水(100公斤水加10公斤麸皮,煮后过滤,取滤液50公斤加清水50公斤)。尿素用量为0.1%~0.2%,用量不可过多,否则容易产生鬼伞杂菌。(三)补施干牛粪和人尿。将干牛粪打碎,加入40%的人尿,混匀,使用前堆制一天,每采完一潮菇后施于料面上。若加入一些鸡、鸭粪,效果会更好。

三、实施覆土草菇覆土可提高培养料保湿性能和对湿度变化的适应能力,使菇体肥大,减少死菇,增产幅度在20%~40%。覆土材料可用菜园土(地表8~10厘米以下挖取),覆土厚度一般以2厘米为宜。

四、覆盖薄膜草菇接种后,在菌床四周用薄膜覆盖,可增高和稳定料温,保持湿度,增加料面四周小气候中二氧化碳浓度,促使有关微生物繁殖,促进草菇菌丝生长。覆盖薄膜在接种后立即进行,宜早不宜迟。为防正薄膜紧贴料面影响菌种正常呼吸,可在料面撒一些经石灰水浸泡过的稻草或麦秸。覆盖薄膜后要注意检查料温,若料温超过40℃,就要及时揭膜降温。覆盖薄膜4天后,应定期揭膜通风或将薄膜用竹片架起,防止表面菌丝徒长,影响菌丝向料内延伸。当出现菇蕾后,应及时将覆盖的薄膜揭开,或将薄膜支起,以防菇蕾缺氧闷死。

摘自:2008.02.01.07版《河南科技报》

相关文章

  • 麦茬芝麻:育苗移栽产量较高
    麦茬芝麻:育苗移栽产量较高

    安徽省含山县刘军2月25日来电话说,当地麦茬芝麻种植面积较大,多为直播种植,亩播种量少的100-150克,多则500克以上。他问:直播芝麻每亩用种量多大为好?为提高芝麻产量,是否可以采取育苗移栽的方法?一、直播芝麻适宜播种量芝麻亩产100公斤左右,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单秆型品种每亩1.5-1.8万株(...

    2580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芫荽假植贮藏技术要点
    芫荽假植贮藏技术要点

    立冬过后,冀中地区又到了芫荽的采收时期。对于刨收的芫荽采用传统的袋装贮藏法,保鲜效果不理想,由于贮藏期间外界温度忽高忽低,对于遭受冷害的芫荽在遇到高温陡升时,极易腐烂变质,贮藏的芫荽就失去了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在芫荽贮藏技术上,笔者摸索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贮藏方法,下面将其贮藏要点简要介绍给广大农民朋...

    2823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方法
  • 龙眼熏硫低温贮藏试验
    龙眼熏硫低温贮藏试验

    试验于1994-1995年进行,供试品种为立冬本,果实采自福建省农科院果树所7年生龙眼示范园,采收时果实为八九成熟。试验用熏硫柜体积为0.07立方米,设5个处理,硫磺粉用量为4、5、6、8g,熏蒸30分钟;对照未进行熏硫处理。熏硫工艺流程:采果→整理果穗、剪除病虫伤裂果→装箱→熏硫→冲洗→晾干→包装...

    1654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我国果蔬加工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果蔬加工体系存在的问题

    标准体系(StandardSystem)是一定范围内的标准,按其内在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我国果蔬加工国家标准由国家质检总局发布,行业标准分散在六个行业制定发布,赋予了六个行业标准号,即林业(LY)、农业(NY)、商检(SN)、商业(SB)、供销(CH)、轻工(QB)。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

    2784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山西省认定番茄品种--曙光
    山西省认定番茄品种--曙光

    审定编号:晋审菜(认)2011002申报单位:山西晋黎来种业有限公司选育单位:山西晋黎来种业有限公司品种来源:P-5-3-1-1×Q-1。母本P-5-3-1-1是美国品种“大红409”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父本Q-1来源于台湾品种TF418的父本材料。特征特性:杂交...

    907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川农7号(小麦)
    川农7号(小麦)

    (1)品种来源:川农7号是四川农业大学1989年用绵阳11和84-2014杂交,经8代选育于1995年稳定而成的冬小麦新品种。(2)特征特性:川农7号春性,早熟,株高80厘米左右,穗纺锤形,短曲芒,白壳无茸毛,籽粒卵园形,红皮,半角质,腹沟较浅而窄,千粒重45克左右,幼苗直立,分蘖力强,全生育期18...

    2135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荔枝保鲜技术几种方法
    荔枝保鲜技术几种方法

    1.选择适宜品种虽然荔枝果实耐贮性较差,但品种间仍有一定差异,宜选择中、晚熟品种中耐贮性较好的淮枝、桂味、白蜡子、尚书怀、乌叶荔枝等进行贮藏。2.适时无伤采收掌握适宜的采收成熟度是荔枝贮藏的关键技术之一。不同的贮藏方法所要求的最适采收成熟度不同。3.及时进行采后处理荔枝采后应迅速移至阴凉处,进行预冷...

    802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指南
  • 慎用“菌核净”
    慎用“菌核净”

    核净40%可湿性粉剂常规喷雾,对各种蔬菜的菌核病有很好的防治作用,但该药剂的副作用应引起广大菜农的注意,以免延误时机,影响收入。 在生产中保护地种植的芹菜、菜豆等对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比较敏感,常规喷雾后对其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一般情况下可延迟芹菜收获期20天左右,个别的更长一些,对菜豆的开花、...

    1274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30%噻嗪·异丙威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30%噻嗪·异丙威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30%噻嗪·异丙威农药剂型:生产企业:辽宁省凯飞化工技术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产品特点:本品是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的主流药剂,是目前国内登记含量最高的噻嗪酮与异丙威复配剂型。本品具有优良的内吸、胃毒和触杀的作用,害虫吸食本品及受药植株枝叶即迅速中毒死亡,药效强劲,24小时达...

    614 除草剂常识 农药禁忌
  • 无土栽培香椿芽栽种技术
    无土栽培香椿芽栽种技术

    无土栽培香椿芽是利用香椿种子直接培育成幼嫩的香椿芽,品质柔嫩,香味浓,口感极佳,风味独特,并含有人体不可缺少的17种氨基酸、矿物质和具有保健医疗效果的特殊物质,属于营养丰富的优质保健高档蔬菜。1斤香椿种籽可收8斤左右的香椿芽,周期15―20天占地面积小(可立体栽培)若在20m2房间栽培,可连续日产椿...

    21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芝麻增产不可少的三个措施
    芝麻增产不可少的三个措施

    1.及时喷矮壮素。在芝麻苗期使用,可使芝麻茎枝粗壮,结蒴部位降低,节多蒴多,粒重增加,增产35%。使用方法是:在芝麻2~3对真叶期,连续喷洒浓度为0.03%的矮壮素药液2次,间隔7天,每次喷液50公斤。2.适时喷施磷酸二氢钾。在芝麻初花期喷施后,能及时提供磷钾营养,从而增加蒴果,提高粒重,增产15%...

    2776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夏大豆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夏大豆品种栽培技术要点

    大豆是我国农业上重要的一种经济作物。种植夏大豆因受品种特性、气候条件等影响,播种后不能适期出苗、出壮苗和全苗,苗期生长还能受病虫草危害,造成苗稀、苗弱,产量低,品质和效益差。经多年实践证明,种好夏大豆关键要抓好以下几项技术要点。一、种植要点(一)选择适宜品种,合理密植种植夏大豆要结合本地雨水条件和品...

    2917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大棚西葫芦、花菜高效栽培
    大棚西葫芦、花菜高效栽培

    西葫芦育苗选用早青一代品种。在大棚内营养钵育苗,每亩用种量300克。浸种催芽至露白后播种,每钵1粒种,播后盖1.5厘米厚疏松营养土,覆盖地膜。出苗前尽量提高温度,白天保持30~33℃。齐苗后适当降温,白天25~28℃,夜间8℃以上,白天注意通风,夜晚加盖草苫。定植苗龄40天左右定植。每亩施腐熟土杂肥...

    2803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杏鲍菇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杏鲍菇食用菌高产栽培技术

    杏鲍菇又称刺芹侧耳,雪茸,是近年来引入我国栽培的一种珍贵食用菌。其菌肉肥厚,菌柄和菌盖脆嫩,味道鲜美,被称为“平菇王”。1.栽培季节杏鲍菇属中温偏低的菇类,一年可生产两季,在春季、秋季出菇,即1月-2月或8月-9月生产菌袋,2月-4月或9月-12月出菇。2.菌袋制作(1)培养料配方及配制。配方一:杂...

    1372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未来十天有利于北方小麦生长发育
    未来十天有利于北方小麦生长发育

    目前,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江淮及新疆西部等地冬小麦处于灌浆至乳熟期(图示)。进入5月以来,北方冬麦区大部降水较为丰沛,光温条件较好,有利于当地冬小麦产量形成;但甘肃东部和陕西中部降水持续偏少,气象旱情持续或发展,上述地区冬小麦灌浆受到一定的影响。近日,湖北大部、安徽和江苏南部、河南南部、山西西...

    1916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