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花卉温室白粉虱的防治

时间 : 11-02 投稿人 : 凯乐园艺 点击 :

白粉虱是温室常见的害虫之一,它体形小,不易发现,而且发生率高,为害范围广,如不及时防治,会为害多种花卉,轻者生长不良,重者全株毁灭。

花卉温室白粉虱的防治 | 植物资料

一、白粉虱特征与习性

白粉虱的成虫,幼虫及卵固定在植物叶片背面,刺吸植物汁液,尤以嫩叶居多,致使叶片褪色、变黄、凋萎,直至干枯。白粉虱的排泄物能引起煤污病,影响开花和观赏效果。白粉虱有迁飞的特点,又是传播植物病毒的媒介。它为害串红、瓜叶菊、五色梅、杜鹃、扶桑、绣球花、三色堇及多浆植物等花卉和灌木。

白粉虱成虫黄白色,翅膜质透明,体表有白色蜡质粉状覆盖物,因而得名白粉虱。体小,易飞跃,不易捕捉。卵和幼虫基本是椭圆形,约0.5毫米大小,淡黄色透明,外表具有白色蜡丝。卵经一周后可孵化为幼虫。

白粉虱性喜温暖、不通风的环境,一年发生10多代,繁殖快,产卵量大,世代重叠严重,以各虫态在温室植物上越冬。成虫喜群居,在上部嫩叶背面上产卵,并取食为害。成虫于叶面上栖息时,常常是成双结对地分布。植株不断成长,成虫也不断向上部嫩叶转移。一般植株最上部是成虫和刚产下的卵,继之为即将孵化的棕黑色卵,再往下为初龄幼虫和二、三龄幼虫,最下部是“假蛹”,以及已经羽化的蛹壳。一般每头雌虫可产卵100~200粒,卵经6~8天孵化为幼虫。幼虫为害8~10天进入蛹期,蛹期约7天羽化出成虫。

二、防治方法

1.园艺防治清除大棚和温室周围杂草,以减轻虫源。

2.药剂防治用80%敌敌畏1:2加水雾化熏蒸,按每立方米1毫升原液,每隔5~7天1次,每次熏蒸时必须紧闭门窗。亦可喷施2.5%溴氰菊酯2000倍液,或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每667平方米2公斤,每隔6天喷施1次,连续2~3次,均有良好效果。

3.物理防治利用白粉虱对黄色有强烈趋性,可在室内悬挂或插置黄色塑料板,并在板上涂黏油,使飞舞的成虫自行粘在板上,起到良好的诱杀作用。

相关文章

  • 速效精华钼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速效精华钼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速效精华钼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哈尔滨欧联美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重量:100克分子式:(NH4)6Mo7O24 4H2O≥98% 本品采用优质原料,有吸收快、效果好的优点。增强豆类作物的固氮作用,促进氮素代谢,增加豆类作物蛋白质含量,增加分枝数、荚数、提...

    2753 除草剂说明书 农药禁忌
  • 大樱桃品种介绍---红灯
    大樱桃品种介绍---红灯

    红灯是大连农科所1973年育成的一个甜樱桃品种。其杂交亲本为那翁×黄玉。在辽宁、河北、大连及山东各地均有栽培,我国西北地区已引种试栽,是仅次于大紫的重要早熟品种。果实大型,平均单果重9.6g,最大果达12g;果实肾脏型,果梗粗短;果皮红至紫红色,富光泽,色泽艳丽,外形美观;果肉淡黄、半软、汁多,味甜...

    1989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灵芝的采收与加工
    灵芝的采收与加工

    1.采收、干制在正常情况下,从原基出现到菌盖成熟需要20天左右,当菌盖充分展开,释放大量孢子,边缘白色消失,增厚不明显,菌盖颜色赤红(红芝),色泽均匀,这时即可采收。采收后的于实体及时切去菌柄基部粘附的培养料,在太阳光下晒干,或置于烤房内烘干,温度控制在55-65℃,烘至灵芝含水量12%左右。新鲜灵...

    2655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晚秋雨水多种子咋保管
    晚秋雨水多种子咋保管

    一、搞好种子的晾晒和清选作物种子收获后,在入库前,要认真搞好晾晒,使其充分干燥,含水量达到入库标准后再入库保管。不同作物种子的安全贮存含水量要求不同:花生为9%,棉籽为11%,大豆、向日葵为12%,小麦、谷子为13%,玉米、高粱为14%,水稻为15%。晒种要选择晴天,在背风向阳处,将地面打扫干净,铺...

    149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指南
  • 出口日本大葱保护地周年栽培技术
    出口日本大葱保护地周年栽培技术

    出口日本大葱品质好、产量高、适应性强,结合冬暖式大棚、拱棚等保护设施能够实现周年栽培周年供应。自1996年开始,山东省潍坊市以每年2700公斤的规模迅速发展,带动起了数十家大葱加工出口专业企业,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主要技术措施如下。一、选用出口专用良种对出口大葱品种要求株型紧凑,叶片完整,叶色深绿...

    2348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
  • 桃花提前开桃子要减产
    桃花提前开桃子要减产

    (记者王可然实习生王敏成)“病虫要多起来了,今年桃子十之八九要比往年减产。”昨日中午,望着含苞欲放的桃树,成都龙泉驿区果农肖茂林连连叹气。“与往年相比,今年桃花开的时间将提前10天以上。减产应该是不意外的。”肖茂林说,冬天越暖和,病菌、虫卵存活数就越多,这些势必影响挂果率与果子产量,而若消灭害虫,就...

    2092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高山番茄反季节栽培技术
    高山番茄反季节栽培技术

    (一)功能与用途快速进行高山反季节蔬菜生产,确保受灾区高山反季节蔬菜及时种植,满足成都、重庆和甘肃淡季市场供应。  (二)技术简介1.选用早熟、果型端正、大红果、产量高的优良品种如合作906、合作908、以及以色列耐贮运品种。2.培育壮苗,适时定植:播种前将种子放入55℃温水中烫种5-10min,然...

    2437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理想新1号(辣椒)
    理想新1号(辣椒)

    理想新1号是南京市理想种苗公司与河南开封汴椒发明人联合选育而成的一代杂交辣椒新品种。该品种属中早熟。株高60厘米,株展65厘米,分枝径8-10节,株型紧凑,结果集中。果实粗牛角形,深绿,成熟果鲜红,辣味较浓,果长16.5厘米,果径5.2厘米,肉厚0.4厘米,果重110克。高抗病毒病,耐热,适应秋延后...

    1591 种植常识 农作物种植
  • 平菇床正反两面产菇新技术
    平菇床正反两面产菇新技术

    采用室内框架式栽培平菇,通常只有在床正面产菇,其生产能力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如在框架式菇床上进行正反两面同时产菇,可在不增加单位面积培养料用量和菌种播量的基础上,平均每平方米产菇15.5千克,其中反面产菇7.6千克,产量比仅在正面产菇增产近一倍,且可提早出菇7天左右。下面介绍平菇菇床正反两面产菇技术要...

    2484 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 十字花科杂草
    十字花科杂草

    主要特征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叶互生,无托叶,基生叶呈莲座状。花两性,辐射对称,总状花序;萼片和花瓣各4,花瓣排成十字形;雄蕊6个,4长2短,为四强雄蕊;雌蕊由两个心皮构成,由假隔膜分为二室,侧膜胎座。果实有长短角果之分识别要点十字形花冠,四强雄蕊,角果,侧膜胎座,具假隔膜...

    265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管理
  • 红葡萄品种--Petit Verdot
    红葡萄品种--Petit Verdot

    Petit Verdot葡萄一直被认为最早种植于波尔多的西部,在Médoc地区十分流行,是一个比赤霞珠还要早出现的葡萄品种。现在已经很少人种植Petit Verdot葡萄了,但是只要在有它的地方就会给该地区的葡萄种植业带来无限神奇。在波尔多,PetitVerdot葡萄喜欢生长在沙砾土壤...

    1935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杨梅采后更新复壮技术
    杨梅采后更新复壮技术

    “五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浙江是中国杨梅的生态园基地,万亩连片,极目数里。杨梅品种繁多,分早熟和晚熟两大类,果大核小,色泽鲜艳,柔软多汁,酸甜相宜,固形物含量高,肉柱圆钝而不刺口,有“红盘绿蒂”之美誉。杨梅因品种、栽培环境条件、管理水平、栽培方式的不同,其衰老期也不一样。一般经济寿命年限可...

    924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
  • 河南小麦增收技术指导
    河南小麦增收技术指导

    河南省小麦连续5年增产,今后若想实现小麦持续增产,必须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域,推广不同的配套技术。 河南小麦今年总产达到306亿公斤,单产达到383.1公斤。按照规划,2020年河南省小麦产量至少需要增加80亿公斤以上,单产达到490公斤。在稳定小麦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惟有改善农田基本...

    275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冬春茬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定植以后的管理(上)
    冬春茬日光温室西葫芦栽培定植以后的管理(上)

    (1)温度管理定植后缓苗期间的5~7天里一般不需要放风,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缓苗快。但是在晴天的中午气温超过30℃时,可在温室屋脊开放风口,少量放风。当心叶开始生长时,说明缓苗期已结束。缓苗结束后每天温度控制在20℃左右,最高不要超过25℃,夜间前半夜13~15℃,后半夜10~11℃,最低8℃,以便...

    445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香蕉的栽培技术
    香蕉的栽培技术

    苗友之家花木栽培 香蕉喜高温多湿,通常生长温度20~35℃,最适温度24~32℃,各器官的临界温度为叶片10~12℃,果实13℃,根13~15℃。年均温21℃以上是香蕉的主要分布区,少数分布在20℃及其以下的地域。香蕉植株水分含量高,叶面积大,蒸腾量大,故需水量也大。香蕉月平均水分以200~300毫...

    1009 农作物种植技术 农业种植禁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