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麦连续5年增产,今后若想实现小麦持续增产,必须在稳定面积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生态区域,推广不同的配套技术。
河南小麦今年总产达到306亿公斤,单产达到383.1公斤。按照规划,2020年河南省小麦产量至少需要增加80亿公斤以上,单产达到490公斤。
在稳定小麦种植面积的基础上,惟有改善农田基本生产条件,大力推行适合于不同生态区的良种良法配套技术体系,才能实现全省高、中、低产区全面增产。
高产区许昌以南半雨养平原区抓好关键技术 挖掘增产潜力
周口、商丘、许昌、漯河及驻马店东部各县的小麦种植面积占全省小麦种植总面积的37%左右,小麦产量占全省小麦总产量的45%左右,是我省的主要粮仓。这些区域小麦单产、总产的提高对全省小麦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几年的统计表明,这一区域的多数地方年降水量都在700毫米以上,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在350毫米以上,光、热资源丰富,土壤条件较好,小麦的生产潜力较高。
实现这一区域小麦增产目标的几项关键措施有:①继续引用具有亩产600公斤的超高产品种;②继续完善农田基本建设,尤其是针对该区域北部降雨偏少的实际,进一步改善灌溉条件,力求旱年不减产;③加大力度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秸秆还田的机械化水平;④扩大测土配方施肥面积,注意增施钾肥;⑤加强病虫害防治,健全综合防治机制,尤其是要加强对小麦纹枯病和赤霉病的防治。
稳产区豫北干旱平原区域普及配套技术稳产转向高产
黄河以北的黄海平原是我省历史上的小麦高产区,尤其是西部的焦作和新乡两市,小麦单产一直处于我省的领先地位。但比较而言,这一区域的小麦产量增加较慢,主要原因一是降水偏少,大部分区域年降水量在650毫米以下,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在300毫米左右,大部分麦田都依赖灌溉。近几年来,由于灌溉成本不断提高,麦田灌溉次数明显减少,尤其是小麦生育中后期干旱比较严重,同时东北部砂土面积较大,保墒性差。二是小麦生产技术优势已不明显,优质强筋麦栽培技术未能很好普及落实(豫北为国家强筋麦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区小麦产量的提高。
实现该区小麦持续增产的关键技术有:①焦作市及新乡市西部老高产区要引进超高产品种,大力推广超千斤栽培技术,达到良种良法高水平配套。②东部、北部地区进一步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改善灌溉条件,降低灌溉成本,要按照小麦生育要求实施科学灌溉,不能把可灌麦田变成靠天收麦田;③进一步搞好秸秆还田,培肥地力,提高耕作整地质量,注意苗全、苗匀,继续推广氮肥后移技术;④加强病虫害综合防治,尤其是要注意小麦纹枯病和生育中后期病虫害的防治;⑤在地下水严重缺乏的壤土区域,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在底墒充足的基础上小麦拔节期只浇一水,亩产可达450公斤左右)。
低产区豫西南伏牛山前低丘、缓岗雨养区改良土壤提高单产
北纬33°两侧的伏牛山南及东南低丘、缓岗地带海拔在100~200米,地面坡度不大,包括平顶山市的大部分地区,南阳市的西北、西部盆地边缘以及驻马店市西部丘岗区域,面积500万~1000万亩。多年来,因为小麦持续低产,这一区域几乎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很少有国家、省市的科研院所和单位对其进行改良和开发,这一带丰富的光、热、水资源被白白浪费。
因为位于亚热带北部边缘,这一区域的年降水量在750毫米以上,小麦生育期间降水量350毫米以上,长年土壤水分含量属于中等水平,光热资源丰富。又因为地势起伏,农田不平,土层厚薄不一,土壤保水保肥性较差,肥力偏低,这一区域尤其是南阳、平顶山和驻马店市级小麦单产和总产提高受到影响。
这一区域的光、温、水条件较好,只要着重在改良土壤上下工夫,小麦增产的潜力是可以得到挖掘的。建议省市有关科研、生产单位在这一带岗坡地设立若干试验基点,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以改土培肥为核心,推行新的小麦栽培技术,可以试用机械免耕秸秆还田的保护性耕作方式;增施肥料,改进施肥技术,在较短时间内摸索出一套适合这一地带的小麦高产栽培配套技术并迅速推广应用。与其他干旱缺水区域相比,这一低产区的改良和利用是比较容易的,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旱地区豫西、西北黄土丘陵旱地麦区推广抗旱技术确保稳产丰产
由于这一区域的年降水量较少(多在650毫米以下),加上不具备灌溉条件,当地小麦产量的提高受到根本限制。在目前耐旱品种和抗旱生产技术无重大突破的状况下,旱地小麦要有较大增产是困难的。尽管如此,仍建议该区尽量推广应用耐旱品种和多种抗旱栽培技术,如秸秆地面覆盖、合理配方施肥、夏季深耕蓄水以及应用多种抗旱剂等,逐步达到丰水年增产、欠水年不减或少减产。
(河南小麦研究会理事长研究员王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