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南方早熟优质梨果实采收技术要点

时间 : 11-26 投稿人 : 麟灏 点击 :

果实采收是梨果田间栽培管理进行商品化流通、贮运、加工、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及保证丰产丰收的关键。

南方早熟优质梨果实采收技术要点 | 植物资料

一、适时采收、切忌早采。在果实进入成熟阶段后,根据果实采后的用途,在适当成熟度时采收,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梨果成熟度可分为三种:一是可采成熟度。此时果实的物质积累过程基本完成,开始出现本品种固有的色泽和风味,果实体积和重量不再明显增长。此时果肉较硬,食用品质稍差,但耐藏性良好,适于准备长期贮藏或远销外地。二是食用成熟度。此时果肉积累的物质已适度转化,呈现出本品种固有的风味。果肉也适度变软,食用品质最好,但耐贮藏性有所下降,适于及时上市销售、加工,或仅作短期贮藏的果实,以获得更好的果实品质。三是生理成熟度。此时种子已充分成熟,果肉明显变软,食用品质明显降低,果实开始自然脱落。主要用于采收种子。

二、上午采摘,下午分级据调查,高温期梨果的增大主要在夜间,白天几乎无增大,有时反有缩小的现象。因此高温期利用无露水的早晨、上午10时前采果不仅有利于采收人员的劳动保护,也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但应避开阴雨天气和中午高温采摘。套袋果经预冷4~8小时后拆袋分级包装。

三、分批采收,延长采收期采收时,应先采树冠上部和外围发育较好的大果,过段时间后再采内膛和树冠下部的果实,即采用“先上后下”、“先外后内”的顺序,分批采收。这样不仅有利于延长采收期,也有利于树体的树势恢复。

四、轻采轻放、保护果面采收前,应做好必要的准备和安排,如采果篮、盛果用的果箱等包装用品,摘果用的高梯、凳以及转运果品用的运输工具。在采收过程中,要注意轻拿轻放,尽量避免压伤、擦伤、刮伤、指甲伤、摔伤等,减少倒换次数。摘果时,先用手掌托住果实,拇指和食指捏住果柄,轻轻一抬,使果柄与果台自然脱离,切不可强拉硬拉。为了减少果实机械伤,常在采果筐的四周衬一层软物(如布等),现在也有用特制的采果袋。开县农业局胡万芬

相关文章

  • 种植矮化早熟梨的矮化新技术
    种植矮化早熟梨的矮化新技术

    矮化梨树栽培,管理过程方便以及抗灾能力强:修剪、拉枝、疏花、授粉、疏果、喷药、套袋采摘等等操作省工省时、大风刮倒树与枝、吹落梨果,所以实行矮化势在必行。1、苗木的选择与消毒。购梨苗时应选择品种纯正,叶芽饱满,根系多而完整,没有病虫害,离嫁接口10厘米处径粗0.8厘米以上的当年壮苗为好。栽培前将苗根部...

    451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技术
  • 金针菇袋栽采收
    金针菇袋栽采收

    当塑料袋中的金针菇菌柄长至15厘米,菌盖1.0厘米时就可以采收。采收时,手伸进袋内紧握住菌柄基部,轻轻转动就可采下。采收完后,栽培袋必须马上搔菌,把残余苗柄和表层轻轻地耙去,再按新一潮菇的方法进行管理。一般可以收3-4潮菇。从催蕾至头潮菇蕾产生,需7天-10天,从菇蕾至采菇需12天-15天。菇潮间隔...

    1453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西瓜调控防害高产技术
    西瓜调控防害高产技术

    西瓜一生中易发多种病虫害。我们在西瓜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一套简易调控防害高产技术,现介绍如下。1.种子用2.5%适乐时包衣拌种,预防种传和土传病害,如枯萎病、蔓枯病。2.出苗后采用50%根希克400倍液喷淋茎基部或灌根,10天后用保得土壤接种剂每亩2~5袋对适量水喷淋茎基部或灌根,防治苗期立枯病、猝倒...

    2198 农业种植禁忌 种植指南
  • 大田鸡腿菇生产技术
    大田鸡腿菇生产技术

    鸡腿菇又名鸡腿蘑,因其味美,鲜脆可口,营养价值高,备受市场青睐。现将其大田栽培的技术要点及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整理如下,希望对广大菇农有所帮助。1.栽培季节鸡腿菇的栽培季节一般选择在秋季9月上旬或春季2月底~3月初。考虑到大棚的增温效果,多以地温稳定在15℃~20℃为宜(一般情况下,经过增温之后达到适宜...

    1977 种植技术大全 农作物种植知识
  • 生姜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生姜套种西瓜高产栽培技术

    一、经济效益:该模式经多年实践证明:一般667平方米产值8000元左右,其中生姜产量3200-4500千克,10月份收获上市,价格1.60元/千克,产值5100-7200元,春节前后上市价格会更高,产值会更多;西瓜产量3000-4000千克,7月中旬上市,价格0.60元/千克,产值1800-2400...

    1011 农业种植教程 农作物种植
  • 当前大棚哈密瓜生产管理意见
    当前大棚哈密瓜生产管理意见

    据8月30日上午对华亭北新基地大棚哈密瓜的现场指导来看,当前大棚哈密瓜生长处于两个阶段:一是植株已进入伸蔓期;二是植株将进入授粉期,总体大棚哈密瓜植株生长正常,长势良好。因此,根据目前大棚哈密瓜的生长情况,提出以下几点栽培措施,仅供农户参考。一、进入伸蔓期的植株具体栽培措施如下:1、牵引绑蔓。在植株...

    2811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方法
  • 柑桔冻害及其预防措施
    柑桔冻害及其预防措施

    陕南是我国柑桔栽培北缘地带,柑桔生产已有1500多年历史,近年来柑桔生产有极大发展,仅城固县栽培面积由1982年的2万亩,产量200万公斤,发展到目前的12万亩,年产1.2亿公斤。但周期性冻害始终对当地柑桔生产造成威胁,解放后就多次出现冻害,导致柑桔生产大起大落,汉中地区1954年和1975年冻害使...

    2228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氯菊酯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氯菊酯功效与使用说明书

    农药类型:其它农药名称:氯菊酯农药剂型:生产企业:南京荣诚化工有限公司防治对象:使用方法该产品广泛用于杀灭蚊、蝇、蟑螂等卫生害虫的药剂中,是WHO推荐的高效低毒杀虫剂,对人畜毒性更低、更安全。可加工10%EC,25%WP.50%WP其他名称 二氯苯醚酯,除虫精,苄氯菊酯(蚊香中还有四氯甲醚菊酯)...

    2507 除草剂适用作物 农药分类
  • 柿品种介绍
    柿品种介绍

    伊豆 9月上旬成熟,比富有早熟一个月,果实扁圆形橙黄色,表面光滑,有光泽,果形整齐,色艳、美丽,平均单果重200克,肉细多汁,含糖16%,自行脱涩,味极甜,有香味,在早熟品种中,品质最优良。东阳一9月中旬成熟,果圆形,铜橙色,含糖15-16度,自行脱涩,味甜多汁,丰产,品质上等。上西早生9月下旬成熟...

    2876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新杂一号蓖麻栽培技术
    新杂一号蓖麻栽培技术

    “新杂一号”蓖麻的种植技术蓖麻属大戟科植物,别名红麻、蓖麻子等。“新杂一号”蓖麻是山东菏泽市牡丹区科协示范基地(www.zgmdnl.com)引进的一种高效的经济作物,同时又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材,其种子、叶、根均可入药,房前屋后、沟边路旁及山坡地均可种植。一般每亩地产量在250-350千克左右,效益1...

    855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
  • 小麦倒伏预防措施
    小麦倒伏预防措施

    除了选用抗倒伏品种,并进行合理密植外,还应采取以下措施:控制肥水。对于群体偏大或徒长的麦苗,返青后要严格控制氮肥,适当施用一些磷钾促进根系发育;对于底肥不足、土地瘠薄、麦苗长热较弱的地块,要采取促控结合的办法。控制返青肥,看苗补施拔节、孕穗肥、促使植株健壮生长;对氮肥施用过量的麦田,要控制灌水,以防...

    1433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大白菜浇水讲分寸
    大白菜浇水讲分寸

    一、播前浇足底水。播种前根据土壤墒情浇1次底水造墒,有利于种子发芽,降低病毒病和霜霉病发生的机率。二、苗期浇水。苗期浇水实行三水齐苗、五水定棵,是避免病毒病发生、培育壮苗的有效措施。所谓的三水齐苗、五水定棵是指在播种24小时之后浇第一次水;幼苗刚有少量出土时,再浇第2次水;等幼苗完全出齐后浇第3次水...

    2810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西瓜种子播前处理法
    西瓜种子播前处理法

    在播种前3至5天内,将购回的种子放在簸箕或草席上晒2-3天,每天中午前后晒3-4个小时即可。晒种时,每隔1-2个小时翻动一次,使之晒得均匀。为了防止种子带菌,播种前必须进行种子消毒。物理消毒(1)温水浸种:将西瓜种子放入54-55℃的温水中浸20分钟,然后捞起洗净,再浸种催芽。(2)高温烫种:将已精...

    2793 种植知识 种植技术大全
  • 天麻高产栽培应注意主要环节
    天麻高产栽培应注意主要环节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相应成立了中药现代化产业。贵州处于西部地域,土壤、气候、植被等环境条件适宜于天麻的生长。2001-2003年在印江县罗场乡、永义乡引种栽培试验示范。根据试验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现提出五点高产栽培应注意的主要环节。一、天麻种的生产要求。选用优质梵净野生"箭麻"于2月中旬-下...

    2048 种植常识 种植方法
  • 怎样确保胡萝卜苗早、齐、全
    怎样确保胡萝卜苗早、齐、全

    胡萝卜种子发芽困难,保证胡萝卜苗早、苗齐、苗全是丰产关键之一。抓以下10项措施,可确保其苗早、苗齐、苗全:选好种子胡萝卜种子发芽率低,不能选用活力弱的多年陈籽,应选用当年新种子。种子处理播种前先将种子上的刺毛揉搓掉,使其易于与土壤接触,多吸水分。施足基肥每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5000公斤以上,三元素复...

    399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