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茶刺蛾的形态特征、发生特点及防治方法
植物资料网解答:
茶刺蛾是茶树主要害虫之一,在各种植产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农户们的种植效益。因此,农户们应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本文为大家详细总结了,供农户们参考。
形态特征:
茶刺蛾完成一个世代要经过成虫、卵、幼虫和蛹4个阶段。成虫体长12~16毫米,体和前翅浅灰红褐色,后翅灰褐色,近三角形。卵扁椭圆形,黄白色,半透明。幼虫共6龄,最长时体长30~35毫米,长椭圆形,背部隆起,黄绿至绿色。各体节有2对刺突,分别着生于亚背线上方和气门上线上方。体背第二对与第三对刺突之间有1个绿色或红紫色肉质角状突起,明显斜向前方,这是区别于茶园其他刺蛾幼虫的最明显特征。幼虫背线蓝绿色,中部有1个红褐或淡紫色菱形斑,气门线上有一列红点。蛹椭圆形,淡黄色,长约15毫米,蛹茧卵圆形,褐色。
发生特点:
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茶丛根际落叶和表土中结茧越冬。各代幼虫分别在5月下旬~6月上旬,7月中下旬,9月中、下旬进入为害盛期,其中7~8月受害重。成虫喜在黄昏前后羽化和活动,成虫羽化当天晚间即能交配、产卵,产卵期2~3天,主要栖息在茶丛下部叶片背面,有较强的趋光性。幼虫分散为害,幼虫共6龄,初孵幼虫活动性弱,一般停留在卵壳附近取食;1、2龄幼虫取食茶树叶片下表皮及叶肉,残留上表皮,被害叶呈现嫩黄色、渐变成枯焦状半透明斑块;3龄后取食叶片成缺口,并逐渐向茶丛中、上部转移,夜间及清晨爬至叶面活动;4龄起可食尽全叶,但一般食去叶片的2/3后,即转另叶取食。幼虫喜食成、老叶,但当成、老叶被食尽后,则爬至蓬面取食嫩叶,当一丛茶树被蚕食尽后,逐渐向四周茶丛扩散。老熟后爬至土表茶荚分杈处或枯叶下结茧化蛹。天敌有寄生蝇、姬蜂、真菌、病毒等,在天敌因子中,茶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制约作用最明显,一般田间罹病率为20%~30%,可高达70%以上。
防治方法:
1)清园灭茧。在茶树越冬期,结合施肥和翻耕,将茶树根际的枯枝落叶清至行间,深埋入土,使其中的茧不能羽化,减轻次年害虫的发生量。
2)灯光诱杀。利用茶刺蛾成虫的趋光性,安装杀虫灯诱杀成虫。
3)药剂防治。在2、3龄幼虫发生期,采用低容量侧位喷雾方法,将药液喷在茶树中下部叶背进行防治。药剂可选用8000国际单位苏云金杆菌800倍液,茶刺蛾病毒制剂10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2.5%联苯菊酯水乳剂3000倍液和0.6%清源保水剂800~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