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杉树叶发黑什么原因?
回答:
答:植物的叶子发黑,可能是因为遭受病害的感染,常见的病害有炭病、褐斑病、黑斑病等,发病之后植物的叶面上会出现黑色小斑点,后期严重时逐渐扩大,并开始在整个叶片上蔓延,直至叶子掉落。
2、根部腐烂
植物如果长时间生长在湿度过大的环境中,或者平时为其施肥时浓度太高,就会出现烂根现象,然后延伸到茎干、叶片上,使叶子发黑,此时需要立即将植株脱盆,并做好修根、消毒处理。
更多·回答
感染了疾病。炭疽病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发生,高温多雨季节比较常见。病斑从叶尖向根茎处蔓延,一开始是褐色,然后逐渐扩大增多,出现很多干黑点,严重时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发现病叶或者病株,要及时剪掉或者拔除,并且烧毁。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6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3—4次。
叶枯病叶枯病一般从六月份开始发生,多发生在温暖多雨的年份和季节,危害南洋杉生长。病菌均以菌丝体和分孢器在病叶和病残体存活越冬,产生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侵染。被害小针叶部分全部变成灰褐色,最后变为灰白色干枯状,上面密生小黑粒。
防治方法在选植株的时候,就要选择无病的植株。注意土壤的排水性,避免种植过密。可喷施40%多硫胶悬剂600倍液,或30%氧氯化铜胶悬剂600倍液,或25%腈菌唑乳油8000倍液,或40%氟硅唑乳油8000倍液,或50%甲羟鎓水剂1500倍液,或69%安克锰锌加上75%百菌清可湿粉1500倍液,或65%多克菌可湿粉600倍液。
更多·回答
植物的叶子发黑,主要是这三个原因导致的,第一个原因是植物感染了病害,比如炭疽病、褐斑病、黑斑病等,会使叶面长黑色的斑点,严重时导致叶子掉落。
第二个原因是水肥施加过多,从而使植物烂根引起了黑叶。
第三个原因是处在低温下,叶子被冻伤了。除此之外,还有光照太强、通风不良、土壤碱化等原因。
更多·回答
一、感染病害
植物的叶子上发黑,可能是感染了病害引起的,比如炭疽病、褐斑病、黑斑病等,由此会在叶面上出现黑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在整个叶面上蔓延,严重时导致叶子掉落。在发病初期,可以将植株上的枯枝烂叶剪掉,然后堆积起来烧毁掉,经常保持通风通光,平时科学栽培,施足腐熟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发病前,喷施保护性药剂,比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75%百菌清500倍液,发病后喷25%苯菌灵乳油900倍液,50%退菌特800至1000倍液,50%炭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洒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