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不只是一种具有鉴赏性的花草,也是一种经常应用药材。最近几年在人工栽培历程中,常出现白粉病。此病在湿度年夜、透风不良、日夜温差在10摄氏度以上时最易出现,一样平常8月下旬至10月为白粉病多发期,9-10月为病发严重期。病发后可招致植株扩展不良,叶子枯逝世,乃至不着花,严重影响绿化、丑化后果和药用价值,务必实时防治和治疗。
症状:菊花白粉病熏染早期,叶子上泛起黄色通明小白粉黑点,以叶正面占多数,主要损伤叶子,叶柄和幼嫩的茎叶也易熏染。在温度湿度相宜时,病斑可敏捷发展,并毗连成年夜面积的白色粉状斑或灰色的粉霉层。严重时,病发的叶子褪绿、黄化,嫩梢卷曲、畸形、早衰,茎秆曲折,新梢制止扩展,花朵少而小,植株矮化不育或不着花,乃至泛起殒命现象。
防治和治疗要领:1.在栽培上要留意剪除过密、枯黄的枝叶,增添田间透风透光性,铲除病株并集中销毁或深埋,以舍弃病源流传。2.掌握泥土湿度,增施磷钾肥,增加植株叶子的抗病才能,制止过多施用氮肥,在浇水时留意保持叶子枯燥。3.盆土或苗床、年夜田泥土要用药物杀菌,可用50%甲基硫菌灵与50%福美双1:1混淆药剂600-700倍液喷洒。病发早期用50%加瑞农可湿性粉剂或75%十三吗啉乳剂1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连喷3次,便可掌握病害的出现和伸张。在病发盛期,可用15%粉锈宁乳剂1500倍液或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天1次,连喷3-4次,有优秀的防治和治疗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