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树形秀美,花色艳丽,为我国传统十大名花之一,是园林绿化、室内盆栽和制作盆景的常用花卉。导致杜鹃花花蕾脱落或死亡的 因素许多,重要有:
土壤杜鹃适宜在富含腐殖质、通透性强、pH值5.0至6.5的酸性沙壤土中成长,忌碱性土和粘性土。栽培地呈碱性或粘性大、透气性不强,易酿成植株成长不良、花蕾脱落,甚至死亡。
施肥施肥浓度过高或施未腐熟的生肥,都会导致“烧根”,引起落蕾和植株死亡。
浇水杜鹃根极纤细,怕涝。浇水过量会使土壤中缺乏空气,引起落蕾、落叶和植株死亡。
温度杜鹃最适成长温度为12摄氏度至25摄氏度,低于5摄氏度或高于35摄氏度均易受到损伤。
病虫为害杜鹃的病虫较多,重要有叶肿病、冠网蝽、短须螨等。
换盆多年不换盆,植株营养物质缺乏;换盆时间不妥,如冬天严寒、春天花开或夏天高温期换盆;盆土配制不当,碱性大、通透性不强等,均会导致落蕾和植株死亡。
针对上述起因,应采取以下技术对策。
土壤选择在酸性、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土壤里栽培。若土壤略带碱性,可进行改良:每亩施1000至1200千克腐熟的农家肥(如猪粪、牛屎),翻晒,一年后土壤中的碱会被含有大量腐殖酸的肥料中和。对粘性重、透气性差的土壤,可采用掺河沙或锯屑、埋绿肥、施有机肥等措施解决。盆栽时,种植基质可用45%腐叶土、45%草炭土、5%锯末、5%骨粉或腐熟的饼肥配制而成。
施肥杜鹃常年青枝绿叶、繁花盛开,营养物质消耗大,因此需肥量也大。但为防“烧根”,必需按“薄肥勤施”的原则,施用腐熟的稀薄肥料。初冬时,每亩施500至700kg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底肥,能提高土温,利于杜鹃冬天成长和增强抗寒越冬能力。春天开花前的2月份,施以磷肥为主、氮磷结合的薄肥1至2次,促进杜鹃花艳叶绿。花谢后施以氮肥为主的液肥2至3次,每次间隔10天,促进多发新枝嫩叶。花芽分化期施一次腐熟的饼肥,再加入适量的磷酸二氢钾,促进其花芽分化和花蕾的孕育。为坚持盆土的酸性,可每隔1至2月浇一次0.2%的磷酸亚铁水溶液。
浇水杜鹃的根系为浅根性纤细根群,既怕旱又怕涝,因此,浇水务求适量,要经常坚持栽培地处于半湿状态。遇旱情要浇水,遇涝灾要排灌。春天孕蕾和开花期,用水量大,每周浇2至3次透水,以满意成长和开花的需要,可有用避免叶子和嫩枝萎蔫、花期缩短、花朵早谢等征象。夏天气温高,水分蒸发快,又正值杜鹃枝叶旺盛成长期,用水量很强,除每天早晚浇一次水外,还要向叶面和花盆周围喷水,提升空气湿度。秋冬天浇水要少,坚持盆土略湿即可。不论何时,栽植盆如有积水要准时倾倒,并松土晾晒。受涝害特别严重的,要翻盆换土。
光照杜鹃耐阴性更强,适宜在半阴环境中成长,不能忍受夏天强光的照射。因此,在选择栽植地时,以大树下等较荫蔽、湿润、有散射光的地方为宜。如果是盆栽的话,夏天应将盆花置于大树下,以防止强光照射。
换盆盆栽杜鹃,因其根系发达、萌发力强、开花量大,消耗养份多,每1至2年必需翻盆换土一次。盆土配制按上述第一条介绍的对策进行,详细换盆时间宜在春天花后或秋天孕蕾前进行。操作办法是:在翻盆之前的1至2天浇一次透水,使盆土膨胀疏松;待盆土略干,先用手拍打花盆四周,使盆土与盆壁分离;用竹签或其他尖锐物撬松盆内的土壤,轻轻提出植株;除去根系外沿土和表土,只留1/3的旧土;剪去腐烂根、伤根、过长根和细弱根;换大一号的盆,重新装土上盆;再浇一次透水,将其置于半阴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