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莲别称子午莲、粉色睡莲、野生睡莲等,为睡莲科睡莲属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我国从东北至云南、西至新疆皆有分布,生于池沼、湖泊等静水水体中,很多公园水体种植作为观赏植物,根状茎食用或酿酒,可入药,全草可作绿肥,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睡莲的栽培对策吧!
睡莲的成长习性
睡莲喜日光,通风良好,对土质要求不严,pH值6-8均可正常成长,最适水深25-30厘米,最深不得超过80厘米,喜富含有机质的壤土。3-4月萌发长叶,5-8月陆续开花,每朵花开2-5天。花后结实。10-11月茎叶枯萎。翌年春天又重新萌发。在长江流域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发,4月下旬或5月上旬孕蕾,6-8月为盛花期,10-11月为黄叶期,11月后进入休眠期。生于池沼、湖泊中,个别公园的水池中常有种植。
睡莲的繁育办法
1、分株:睡莲分株时先将根茎挖出,挑选有饱满新芽的根茎,切成8-10厘米长的根段,每根段至少带1个芽,然后进行栽植。顶芽朝上埋入表土中,盖土的深度以植株芽眼与土面相平为宜,每盆栽5-7段。栽好后,稍晒太阳,方可注入浅水,以利于坚持水温,但灌水不宜过深,否则会影响发芽。待气温升高,新芽萌动时再加深水位。
2、播种:睡莲种子采收后仍须在水中贮存,如干藏将失去发芽能力。在3-4月进行播种,盆土用肥沃的粘质壤土,盛土不宜过满,宜离盆口5-6厘米,播入种子后盖土1厘米,压紧浸入水中,水面高出盆土3-4厘米,盆土上加盖玻璃,放在向阳温暖处,以提升盆内温度。播种温度在25-30摄氏度为宜,经半个月左右发芽,第二年即可开花。
睡莲的栽培办法
1、土壤:睡莲性喜腐殖质充盈、肥沃的粘性土壤。因此,种植要选用长期淤积在河内或塘内的淤泥为好。
2、种茎:睡莲多采用分株法种植,种用的地下根状茎要选取成长旺盛健壮、无病毒、无损害、无腐烂、带有新芽的一段,切成6-10厘米长的段块。
3、浅栽:睡莲种用地下茎如果入泥过深,一是泥土温度偏低,二是氧气贫乏,不利于早生快发,种植深度一般坚持地下茎上的新芽与土面相平为适中。
4、光照:睡莲性喜日光丰富、温暖潮湿、通风良好的气候。采取盆缸种植的睡莲,一定要置于光照充盈的部位,让其接受全光照。
5、水体:睡莲喜欢在较安宁、无大波浪或急流的水体中成长,所以在高压水柱的人工喷泉水池或有急流瀑布的水池中栽培常常成长不良。
睡莲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1、腐烂病:选用抗病品系,重病田实行2-3年轮种,精选无病种藕并用50%多菌灵或2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雾后闷种,覆盖塑料薄膜密封24小时,晾干后栽植。准时拔除病株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2、叶腐病:采收时清除病残株,将将其深埋或集中烧毁,以减少菌源。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30%碱式硫酸铜悬浮剂500倍液,隔l0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3、炭疽病:成长季节收集病残物深埋或烧掉,适期适量追肥,准时拔除病株并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隔l0天左右喷1次,连喷2-3次。
4、小萤叶甲虫:小萤叶甲虫是一种毁灭性害虫,成虫在依靠近池边的植被中越冬,春末在叶表产卵,1季可形成2-3代,此时可用水冲洗叶面,这样成虫及蛹掉入水中,被鱼吞食。一旦幼虫危害,可用1200倍液敌杀死喷杀。
5、缢管蚜:缢管蚜危害很多叶子柔软的水生植物,夏天侵染叶子及花茎,引起花色变化。其卵在李属植物上越冬,特别是在梅花及山楂树上,稀在樱花树上越冬,应防止在水边大片栽植李属植物,或在冬天用焦油冲洗这些寄主植物,亦可用水笼头冲洗叶子,喷洒杀虫剂等。
6、螺蛳类:螺蛳类危害时可用呋喃丹或敌百虫混入锯末,装入布袋,系在叶柄上,使袋子浮于水面,随水波动,扩散药液,杀死害虫。用生物防治和治疗的措施成效不错,在1000平米的水面放养5kg泥鳅,可有用地制止害虫的蔓延浮溢。
7、水苔:水苔用0.3%-0.5%硫酸铜喷洒。
8、蚜虫:受害叶子可用敌敌畏1000-1200倍液喷洒,或用50%乐果乳油2000-2500倍液喷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