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拉索芦荟别称巴巴多斯芦荟、美国翠叶芦荟、蕃拉芦荟等,为百合科芦荟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美洲西印度群岛的库拉索群岛和巴巴多斯岛,叶簇生于茎顶,直立或近于直立,每片重可达0.5-1.5kg,肥厚多汁,具有极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库拉索芦荟的养殖办法吧!
库拉索芦荟的成长习性
库拉索芦荟以透水透气性能好、有机质含量高、pH值6.5-7.2的土壤为好。喜光,耐半阴,忌日光直射和过度荫蔽,适宜成长环境温度为20-30摄氏度,夜间最佳温度为14-17摄氏度。低于10摄氏度基本停止成长,低于0摄氏度芦荟叶肉受冻所有萎蔫死亡。有较强的抗旱能力,离土的芦荟能干放数月不死,成长期需要充溢的水分,但不耐涝。但养殖生态环境不能受污染,小心通风。
库拉索芦荟的繁育措施
1、分株:库拉索芦荟2年生的植株在1年内能长出10-15个分蘖,当分蘖长到4-5片小叶和3-5条小根时可从母株上分离,定值于大田即可。分株繁育在芦荟整个成长期都能够进行,但以春、秋两季温度条件最为适宜,此时进行分株繁育的幼苗返青比较快、成活率高。
2、扦插:库拉索芦荟长高后可从茎的顶部10-12厘米处割断,或从叶腋处切取长10-15厘米的小苗,再将其倒挂在阴凉处摆放一周,使切口收缩干燥,然后插入搭盖阴棚的苗床中,促生根成活。新苗插后约20天生根后,坚持土壤湿润,恰当追肥,促使新苗成长,培育壮苗。
3、插叶:库拉索芦荟从叶子基部切一个几毫米的小口,沿着中心旋转撕下,晾干微弱的创口后插在消毒的泥沙之中。在15℃以上的气柔和半阴的环境下,一个月即可生根,最迟五个月发芽。此类办法繁育速度很慢,因此一般很少应用。
库拉索芦荟的养殖对策
1、土壤:库拉索芦荟喜欢成长在排水性能良好,不易板结的疏松土质中,排水透气性不良的土质会酿成根部呼吸受阻、腐烂坏死,但过量沙质的土壤常常酿成水分和营养的流失,使芦荟成长不良。
2、温度:库拉索芦荟怕寒冷,长期成长在终年无霜的环境中。在5摄氏度左右停止成长,0摄氏度时生命过程出现障碍,如果低于0摄氏度,就会冻伤。成长最适宜的温度为15-35摄氏度,湿度为45-85%。
3、水分:库拉索芦荟的成长期需要丰富的水分,但不耐涝。移栽前苗床地和移栽地均应先灌水,待表土略干后再起苗、栽植。在阴雨潮湿的季节或排水不佳的状况下很容易叶子萎缩、枝根腐烂以至死亡。
4、日照:库拉索芦荟需要充分的日光才能成长,需要堤防的是初植的芦荟还不宜晒太阳,最好是只在早上见见日光,过上十天半个月它才会慢慢适应在日光下强壮生长。
5、肥料:库拉索芦荟不仅需要氮磷钾,还需要个别微量元素,但为保证芦荟是绿色天然植物,要尽量利用发酵的有机肥,饼肥、鸡粪、堆肥都能够,蚯蚓粪肥更适合栽培芦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