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病毒病又称花叶病。
病发症状:全株病发,损害较重。罕见症状有:病株心叶黄化或花叶,叶脉绿色,叶子自下而上枯逝世;病株小苗叶子畸形.心叶上有灰绿色略隆起的线状条纹,分列不规矩,前期症状逐步消失;叶子上出现黄色不规矩斑块,边沿界线显着;叶子暗绿色,小而厚,叶缘或叶背呈紫白色,病发植株易染霜霉病和褐斑病致叶子早枯。
病发特色:该病是由病毒惹起的病害。病原病毒为菊花B病毒(CVB)。病毒在留种菊花母株内越冬,依靠分根、扦插滋生传毒,其它菊花B病毒和西红柿不孕病毒还可由桃蚜、菊蚜、萝卜蚜等传毒;西红柿斑萎病毒则由叶蝉、蓟马传毒。因菊花叶子中含多酚氧化酶,能克制病毒体侵害,康健的植株不容易病发。在田间蚜虫出现早、发生量年夜的地域或年份易病发;菊花单种、泥土瘠薄、治理集约、距村落近的病发重。气温24摄氏度,利于症状表现。
防治和治疗要领:
(1)园艺防治和治疗:引种时.要严酷检疫,防止工资流传到无病区;从无病株上采前提滋生质料,有前提的接纳茎尖组织造就举办脱毒;带毒的盆栽菊花可置于36摄氏度前提下处置惩罚21-28天,能脱毒;临盆上经由热处置惩罚的菊花,病毒已被钝化,可用来作滋生质料;在养护治理历程中,制止工资传毒。
(2)药剂防治和治疗:防治和治疗传毒蚜虫,喷洒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和治疗染病植株,可选喷5%菌毒清可湿性粉剂400倍液,7.5%克毒灵水剂700-800倍液,3.85%病毒必克可湿性粉剂700倍液,隔10天喷1次,防治和治疗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