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菖蒲花叶病为世界性病害。该病导致唐菖蒲球茎退化、植株矮小、花穗短小,花少、花小,严重影响产量和质量。
症状:发病初,叶子上发生深绿与浅绿相间的花叶。发病后期,叶子黄化,扭曲,植株矮小,种球退化。严重的植株抽不出花穗。有些品系的花瓣变色,呈碎锦状。
病原:病原为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
发病规律:病毒在病球茎及病植株体内越冬,成为翌年的初感染源。该病毒由菟丝子、蚜虫以及汁液传播,以带毒球茎作远距离传播。病毒寄主范围很广。黄瓜花叶病毒能侵害大花美人蕉、美人蕉、粉叶美人蕉、金盏菊、百日草、萱草、福禄考、香石竹、兰花、鸢尾、小苍兰、水仙、百合等花卉。
防治和治疗:①增加检疫:对调运的球茎进行血清学方面的检测,对有病毒的球茎视病情加以处理,最好所有销毁。②建立无毒良种繁殖基地,生产中应种植脱毒的组培苗。③减少侵害来源:准时拔除田间病株,集中销毁。唐菖蒲栽培地块应阔别其他寄主的栽培田,以防相互侵害。园艺操作中,堤防手和工具的消毒。④药剂防虫:用40%氧代乐果乳油2000倍液防治和治疗传毒蚜虫。⑤选育抗病及耐病的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