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栀子花冠白色,芳香,可作为茶香料,熟果变黄再转橘红,可作染料或入药,可提炼天然色素,用作食品添加剂。除了很多用处之外,你是否还记得黄栀子花可以吃,很甜有木有,而且小时候会拿黄栀子擦错别字,或者用来画画,是的我们用来画画,玩过没有?不晓得你们村种了没有?有的话,打个电话问候下家里,今年收成怎么样啊,唠唠家常也不错,别整天和同事朋友聚餐唱歌,没时间和爸妈打个电话!
黄栀子又名黄枝子、栀子花,在丘陵山地普遍能生长,分布于江西、浙江、福建、湖北、四川、贵州等省。黄栀子以果和根入药,是很好的中药材,有泻火解毒、清热利湿、凉血散瘀作用,又可作黄色食用食素,还是良好的观赏植物。以下为大家介绍黄栀子种植技术。
黄栀子喜温暖、阳光充足的气候条件,较耐阴,海拔700米以下均可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贫脊的土壤也可种植,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种植为佳。
黄栀子每年在3月开始萌发新枝,春、夏、秋有三个明显的抽梢阶段。春梢在3月中旬至5月中旬抽出。夏梢在5月中旬至8月上旬抽出,秋梢在8月中旬抽出。秋梢95%以上形成花芽,于次年3月与叶片同时展现。秋梢花芽占结果植株85%以上,为结果主枝。4月中旬至5月上旬孕蕾,5月中旬至6月上旬开花,6-10月果实逐渐膨大,10月下旬至11月果实成熟。
1、采种
在10-11月选采成熟黄色无病虫为害的果,搓烂后洗出种子,放在纱布或棕片上晾干,播种前,用剪刀将种子果皮剪开,挖出种子,在热水中搓散,去掉浮种或杂质,然后将下沉的充实种子捞出,摊于竹席上,置通风处晾去过多的水分,拌草木灰贮藏或播种。
2、育苗
可春播或秋播,春播在雨水前后下种,秋播在秋分前后。选择较肥沃苗圃地,犁耙、下足基肥后作床。苗床土要细要平。因种子较细,要拌草木灰或细肥土撒播或条播,播后盖薄土和盖草,在12月至次年3月间播种,出土后及时揭去盖草,除杂草,注意不要伤幼苗的根,除草后均需要追淡人粪尿水,育苗一年后即可移栽。苗床保湿和施稀薄肥水。一年生苗20-30厘米高,到12月至次年2月可出圃造林。可用多年生树上剪下一年生枝条扦插育苗,每条插条2芽,插入土中1芽。
3、选地和整地
在丘陵山地选择土壤较肥、厚、向阳的坡地、山窝、岗地造林,可利用田边地角种植,或与豆科植物间套种。种植前把地全垦,除去杂木树兜,按4×4尺的株行距挖穴,穴宽1尺见方,深0.8-1尺,每穴施土杂肥10-15公斤,与土拌匀后待种。因黄栀子是灌木和要进行摘果、施肥等管理措施,要全垦整地后作水平带,每1.5米一带,带宽80-100厘米,带上挖穴,0.8-1米1穴,穴大40厘米,深30厘米;每穴施有机肥或生活垃圾肥一土箕和钙镁磷肥0.5-1公斤或复合肥0.5公斤,拌匀后填入穴内,待栽苗。
4、栽植
在12月至次年3月间,树苗未发芽前栽植。若遇气温较高晴天,可适当剪去上端枝叶,遇干旱天气土又较干,栽苗后要先浇水后填满土。苗木出土后,要及时栽种,切勿风吹日晒,如运输较远,宜用黄泥浆浆根,盖草保湿,每穴种一株,盖土、压实、淋水即可。
5、管理
造林后4-6月锄草抚育1-2次,及时防治食叶害虫。以后每年锄草松土外,要施以磷、氮为主的肥料或复合肥。夏季开花前,施磷钾含量较多的肥料为好,施肥一般在除草松土后进行。较平坦的林地行间可间种花生等矮秆作物或药材。为害栀子的害虫有蚜虫、跳甲虫和天蛾幼虫,前两种可用乐果、敌百虫,后一种可用666粉防治或人工捕捉。
栀子的原植物是山栀为茜草科植物,别名:黄栀子、山栀子、黄果树、枝子。其作用如下:
1、药用
成熟果实,系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一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止血、清热、利寒、凉血、止泻等作用。在中医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消化道出血、高血压、糖尿病、感冒高热等症。
2、提制色素
从栀子果中可以提制多种色素,将他们用于食品着色,不仅色泽能与相应的合成色素媲美,而且还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它安全、无毒、无副作用,尤其是栀子黄、红、蓝色素是常用的食用色素,广泛用作酒类,果汁、饮料、菜肴、糕点、酱菜等,是功能性的天然着色剂,为一种很受人们欢迎的天然色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