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合炭疽病为害植株的叶、茎、花,酿成叶子早落,严重影响植株的成长发育,下降其观赏价值。
症状:发病初期,染病叶子上发生椭圆形病斑,病斑中心淡黄色,边缘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中间稍下陷。花瓣上病斑浅褐色,变薄。受病花梗变黑。染病鳞茎一般形成于外层鳞片上,有时也出现在内鳞片上。发病初期鳞片上发生浅褐色、不规则形斑点,早先病斑发展下陷,由褐色变至黑色,鳞片干腐皱缩。发病后期,病部土发生小黑点,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盘。
病原:病原为百合刺盘孢(ColletotrichumliliiPlakidas),隶属半知菌亚门、腔孢纲、黑盘孢目、刺盘孢属真菌。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条件适宜时出现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经风雨传播感染植株。高温、高湿利于该病的产生。
防治:①减少侵害来源:发现病株准时剪去或拔除,集中销毁。②增加种植管理:不要对鳞茎浇水过量和使鳞茎受冻。如有条件,:利用无病土栽培。盆栽者利用消毒土装盆。严格挑选无病鳞茎,栽培前,用苯来特浸泡鳞茎,有一定防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