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在家里养殖一些绿色植物,为家庭增加一抹绿色,足不出户就可以欣赏植物的生机盎然。但是现在楼房阳台面积大小有限,很大的植物占空间太多,而且很多上班一族每天忙忙碌碌,很少有时间打理心爱的植物,而一般的植物对光线要求比较高,楼间距一般又很近,每天光线照射的到的时候很短,这样就造成很多植物因光线不良通风不好生长状态很差,而且它们相对需水量很大,稍一疏忽就会因为缺水造成死亡。而这时,一种被人们称为“懒人植物”的多肉多浆植物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也是多肉植物繁殖的一个黄金季节。大家都知道多肉植物的繁殖可以通过播种、叶插、根插、砍头等实现,但很多花友对砍头繁殖了解不深。下面,小编就为各位花友梳理一下。
一、什么是砍头繁殖
砍头是指把植物的生长点人工砍掉的过程。砍头是多肉的殖手段。砍头也是多肉的塑形手段之一,通过砍头可以让徒长的肉肉萌发侧芽,可以让失去观赏价值的肉肉重获新生。砍头更是多肉治疗的重要治疗手段,通过砍头可以阻断病菌传导,抢救健康组织。
二、砍头的具体步骤
1、对于徒长而需要砍头的,首先要让徒长的植物接受一段时间的正常光照让生长点部位徒长抑制,然后在进行砍头。需要繁殖的则应该至少让植物服盆后在砍头,以增加底座的侧芽萌发率和成活率。而抢救植物的则没有限制。
2、对于徒长砍头和繁殖砍头,应该给底座保留一定量的叶子,来增加侧芽的萌发量和生长量。而对于莲花掌属之类的茎秆粗大,叶子只丛生在生长点的,可以靠近叶子基部砍下。
3、除抢救植物外,砍头应该选择晴天和生长季节进行,造成的伤口可以用杀菌剂粉末或者硫磺粉覆盖,避免二次感染。
4、抢救型砍头,应彻底分离病变组织。尽可能的往健康组织处多砍掉点,砍后伤口应该充分晾干,在下一步扦插。
三、单株植物砍头纲要
1、对于单株的植物来说,砍头从哪里下手对于最后结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2、在A点砍头通常被称为掐头(pinching out),目的在于切断生长点以促使可供繁殖的侧枝生长。砍下来的部分一般就被丢掉了。这种方法对植株的外观损毁最小,经过处理的植株会长成壮观的多头。
3、在B点下手被称作去头(deheading)。在这里切掉,砍下的部分就足够发根并长成新的植株了。剩下的茎部也会发新芽,少数几片残余的叶子可以让旧植株恢复得更快,多头茎发育得更好。这种方法善加利用了最新长成的茎部。
4、C点砍头也被称作去头(deheading)。在这里入手可以切下来一个完整的头部,较易发根。剩下的茎部可能长出几个侧枝,也有可能慢慢枯萎。
5、D点有时候也被称作去头(deheading)。从这里下刀,头部会带着一段颇长的茎部,植株恢复得会很慢,所以并不推荐。旧的茎部也会枯萎并死去,顶多长出一两个侧枝。
极其不推荐在E点下手。上部分发根和生长会非常慢,下部不会发新芽就会死去了。
因为手头上刚好有需要砍头的十二,所以就用来作为砍头的素材了,玉露和寿的砍头方式完全相同,以下用寿来做例子。
准备好所需要的工具:
1、鱼线,因为叶子之间联系紧密,一般刀具无法砍到茎部,所以用坚硬且细小的鱼线勒断茎部造成植株上下分离。
2、镊子,帮助鱼线更好地接近植株茎部,调整鱼线位置。
3、标签,稍微扩大植株叶片之间间距,让鱼线收紧的时候减少对其他叶片的伤害,可用其他薄片代替标签。
砍头过程:
1、位置的选取很重要,若植株有幼小侧芽,则鱼线不能置于侧芽下部,而是需要吧侧芽留在底座上。
2、若没有侧芽,则需要留下足够的健康叶片数量在底座上维持底座的正常生长。
3、选好位置以后,鱼线在植株上打个小结,用镊子和标签调整好位置,捉住鱼线慢慢拉。
4、砍头完成之后,可以在底座伤口处撒上多菌灵,我个人习惯是放在通风散光处让伤口自然愈合。
5、砍下来的头盖与底座同样处理,待伤口完全愈合之后,可以放在微潮的土表面等待发根,发根时间大约2-3周,发好根系就可以上盆定植了。
6、剩下的底座愈合之后正常护养就会长出新的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