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害:
丽格海棠的病害重要有以下几种:
1、细菌性叶斑病
症状:此类病在海棠上经常形成,甚至部分栽培者都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病害。丽格海棠对这类病菌特别敏感,通常体现为叶子边缘坏死和起皱。发病初期在叶背发生透明的小斑点,随后病斑数量快速增多,小斑点扩张为水渍状斑点。
抑制:此类病没有特效药来防治和治疗。抑制这类病的最好方法首先是选取没有这类病害的扦条。对于感病植株,如果侵染程度较轻,只需除掉侵害部份;如果病情严重,则务必清除掉整个病株,以减少此类病害的扩展和扩散。其它应用比建议浓度稍高的肥料也会有助于减轻病害。
2、灰霉病
症状:灰霉病通常发生在和上盆基质接触的插条的下部叶子上。水渍斑点会快速发展侵害叶子的大一些甚至整个插条。随着时间的推移侵害区域坏死变为棕黑色至黑色。当夜温较低,日温较高,湿度也高时,病原体很容易在叶子上发生孢子,并产生灰绿色的分生孢子团。抑制:冬天温室封闭时抑制灰霉病显得特别主要。抑制好小环境,坚持空气流通;夜晚让叶子表面坚持干燥并减低湿度;杀菌剂可喷亿力、灰霉速克等。
3、真菌性叶斑病
症状:斑点通常在叶缘、叶尖及折断的叶脉处。坏死区域深棕色,最初体现出水渍状。检查基部叶表面一般会发现有不规则形状的、黑色的团块及一圈白色的菌丝体。抑制:施用杀菌剂;减少损害;以推荐的施肥浓度施肥以减少此类病菌的为害。
4、黑根腐病
病症:插条通常体现出生根不良,并有黄叶,检查茎、根,会发现从插条底部直到茎的上部和叶子腐烂、变黑。扦插繁育时,此类病菌容易传染到健康植株上。抑制:消毒种植基质;适度控水以促使生根,同时也能够减少根茎腐病害;施用亿力,BANROT等杀菌剂。
5、丝核菌茎冠腐病
症状:大量棕色菌丝体覆盖被侵害植株。菌丝体一般从盆栽基质向植物体成长,但此类征象一般不太容易被发现,因此人们常常认为此类病是经过空气传播的。然而如果认真观察,在形成显著症状前就会在茎上发现红棕色的菌丝体。抑制:施用杀菌剂,以灌根为常用。常用的杀菌剂有亿力,SubdueCleary等。
二、虫害
丽格海棠重要的害虫包括蚜虫、蠕虫、真菌蚊子、棉蚧、螨类、蜗牛和蛞蝓、蓟马类和粉虱。棉蚧和螨类侵害是典型的将侵害的植物材料带进温室的结果。蚜虫、蠕虫、真菌蚊子、蓟马和粉虱均是飞虫,因此能从野草和外面别的受侵害植株上侵入温室。
1、蚜虫
蚜虫是梨形的软体昆虫,颜色可由浅绿变到深棕色,侵害不易被察觉。蚜虫能够使新叶扭曲、变形。在极端状况下,侵害植株整个成长受阻。抑制:蚜虫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抑制,很多杀虫剂都有用。根部蚜虫能够经过灌根防治和治疗
2、蠕虫
蠕虫的排泄物和他们的虫口通常很容易被观察到,所以蠕虫侵害很容易被判别。虫口一般是在叶中央或边缘。蚜虫虫害常与蜗牛和蛞蝓的虫害混淆。抑制:很多杀虫剂都对蠕虫有用。
3、真菌蚊子
症状:真菌蚊子是小小的黑蚊子(约30毫米长),经常能看到在介质表面或叶子上飞来飞去。成虫有长长的念珠状的触角。幼虫是小的无腿的"蠕虫",头黑、身体透明,生活在种植介质中。在介质表面结像蜘蛛网一样的网。幼虫吃根、根毛、贴在介质表面的叶子及下部的茎,从而对植株酿成损伤。此类损害使植株易于感病,他们常与有病的植株或插条连系在一起。成虫不会对植株酿成任何直接的损害。
抑制:尽可能减少淋水量,防止藻类成长;土壤灌根或土壤表面喷药是抑制幼虫的有用措施。成虫对大一些杀菌剂都非常敏感。
4、棉蚧
棉蚧在叶轴、叶背及根上发生一团白色像棉花状的东西。侵害植株成长受阻,状况严重时,植株侵害一些会死亡。抑制:根部的棉蚧能够经过杀虫剂土壤灌注抑制。灌注杀虫剂时,务必小心保证盆土排水良好,且下面不能放底碟,否则容易引起中毒。
5、螨类
螨类很小,一般很容易被忽略。往往在植株受到严重侵害后才会察觉。螨类会使叶子失绿。受侵害的最初症状为新叶向下反卷呈杯状,发皱,成长受阻。卵被很多结节覆盖,看起来像被宝石装饰起来一样。抑制:防治和治疗步骤的关键是用杀菌剂全面喷施。最好是尽量减少将螨类带进生产区域的渠道。
6、蜗牛和蛞蝓
蜗牛和蛞蝓对植株酿成的损伤与螨类的很相似,要肯定是哪一种害虫比较困难。蜗牛和蛞蝓是贪得无厌的食客,在叶子上出现比较大的不规则的虫口。认真检查植株会找到此类害虫,蛞蝓常寄身于虫口附近的种植架下或黑暗潮湿的地方。抑制:能够经过喷施杀虫剂或放诱耳在植株附近的潮湿地表上诱杀抑制。需要重复施用。
7、蓟马类
蓟马是很小的(只有1.0毫米左右)、身体薄薄的昆虫。成虫能够经过长在两对飞翼边缘附近的缨毛来辩识。区别品系的蓟马有不一样的颜色。有些花蓟马是黄色至浅棕色的,温室蓟马是带条纹的,个别重要以吃叶子为生的蓟马为深棕色至黑色的。受害叶子变得卷曲或变形,有银灰色伤口或有愈伤组织出现的斑块。蓟马会传播蕃茄病毒。
8、粉虱
受害植株的叶子上有一个个小的黄色斑点。当粉虱多时,叶子变黄。抑制:很多杀虫剂都对粉虱有用。一种杀虫剂应该每周喷施两次,间断喷一个生活周期(三周),以达到比较好的杀虫成效。若粉虱已出现抗药性,可利用差别的杀虫剂以同样的措施喷施。若残留的粉虱数量不多,能够每周喷一次已用过的、同样的杀虫剂,连喷三次后换一种杀虫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