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栽大桂花树前,若有充沛的时间,可于两年前的春秋天,在比土球直径小10厘米的地方,挖一环形沟,深60厘米以上。所遇到的大树侧根,均用利器截断。若遇粗6厘米左右的较大侧根,用剥去一道环状皮的方法处理。全部伤口均用“愈伤涂膜剂”处理好后,填好环沟。
移栽大桂花树的时间应选择在初春或秋季,最好无风雨,光照不强烈。挖掘时土壤的干湿度适中,结球强度最大,防止过干或过湿而引起土球散、垮。
以被移栽树胸径的7倍左右来定土球直径。挖掘到一定深度时,逐步收缩,使土球呈半圆球形。在挖掘过程中应十分堤防,防止土球破裂。对全部的粗细树根,均用利器截断,全部创口均要涂抹“愈伤涂膜剂”,以避免水分流失和病菌侵染。
挖掘到一定深度时,在土球上部用草绳密密地打一道30厘米宽的腰箍。土球发生后能够对土球喷施一次“大树根动力1号”,接着把草绳的一头系在树干基部,对土球进行网式的等距离严密包扎,对树的主干也用草绳密密的缠绕。剪去大一些细枝和树叶,截去影响运送的超宽侧干,在创口涂上“愈伤涂膜剂”。然后捆扎树枝,缩小树冠,以利吊装和运送。
吊装时,在选择吊装支点的树干部位,绑一圈薄、窄木板或竹板,以免在吊装时伤害树皮。启运前对全树喷一次“控制蒸腾剂”,减少运送过程中水分的流失。预备好雨布,以便在运送过程中降雨时遮覆土球,使其不至于被雨水淋软或淋垮。但不能全程盖雨布,因为若遇高温天气,尤其是在汽车停止活动时,雨布覆盖的小环境内会急剧升温,加快蒸发而引起树脱水死亡。在运送过程中尽量防止在日光直射处长时间停留,停车要在阴凉处。
运达目的地,用同样的对策卸载。栽培大树的土坑应比土球大、深,盖土要细、润。也可在底部加上个别适宜桂花成长的基质,但切忌施用肥料,尤其是无机肥料。土球应有三分之一露出地表,利于通气。逐步填土并夯实,最后产生一个高于和大于土球的圆台,外缘高、内稍低,以利盛水。
盖土后立即架设固定物(四根,从四方)支撑大树,避免大树动摇,影响成活。用“大树根动力2号”,对根部浇水,一次浇透。(“大树根动力1、2号”均有增强根系活力、促使生根的作用)。短时间内再浇透水一次。土壤应坚持润而不湿、润而不干的状态,并小心盖土夯土,使土球和土壤之间无孔隙,圆台始终坚持固定形状。
准时整理树冠,清除运送过程中折断或破坏的枝叶,尽量剪除树叶和不影响树形的细枝,在创口补涂“愈伤涂膜剂”。秋冬天气温较低,树体新陈代谢慢,若不大量修剪,会产生看似成活的假象。第二年开春,气温升高,由于根系没有恢复,供水不足,大量枝叶会忽然干枯,到那时抢救就来不及了。秋天移栽越冬时,可在树干缠绕的草绳外再加包一层塑料薄膜(也可在草绳上先涂稀泥再包薄膜),在土球圆台上盖薄膜保温保湿。
移栽后,最好准时搭遮阴棚,这对夏季的高柔和强光能起到主要呵护作用。在间断晴天高温的状况下,应对树冠和树干喷水或喷控制蒸腾剂,坚持枝干的湿度,以利成活。
总之,移栽大桂花树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程,要想使其恢复到原来的树形和繁茂程度,一般需要3至5年时间。在此过程中,不能有任何怠慢。只要我们用科学的办法,细心、仔细地对待每一个环节,那成功就会成为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