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叶病 为世界性病毒病害。发病初期,叶子上发生褪绿角状病斑,最后变成褐色;发病叶片发生浅绿与常绿相间的花叶;严重时叶子变形、黄化,植株矮小,花穗短,花小花少,甚至不能抽出花穗。有的品类花瓣变色呈碎棉状,严重影响切花的产量与质量。
防治和治疗措施:
(1)严格检疫,在调运球茎中要过细检测,发现带病毒球茎要销毁处理。
(2)生产中采用经茎尖处理培养的组培苗。
(3)发现病株准时拔除。栽培地应阔别病毒其他寄主的栽培田,以防相互传染。
(4)对切花用具及进行操作的人手要用3%至5%的磷酸三钠或热肥皂水进行消毒。
(5)用80%敌敌畏乳油2000倍液消灭传毒的媒介昆虫(如蚜虫叶蝉)。
(6)在植株成长季节,喷施3至4次植病灵或病毒A500倍液。
褐腐病 又称灰霉病。系真菌病害。叶子染病,初呈黄色或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展为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红褐色;花瓣受害,初呈水渍状褐色斑点,逐渐发展,整个花瓣变枯,枯萎下垂;球茎受害,外表出现不规则黑斑。潮湿条件下,染病茎叶上出现一层灰色霉层;在叶鞘内,球茎表面或土壤中形成黑色菌核,可周年产生。
防治和治疗办法:
(1)栽培时,选用无病种球;收获种球时,有轻度染病的,应先用绿素宝600至800倍液浸种消毒,然后晒干收藏。
(2)增加通风,浇水不宜过量;发现病株,准时拔除烧毁。
(3)发病初期,可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至1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至800倍液防治和治疗。
青霉腐烂病 该病重要产生在贮藏期,系真菌性病害。被侵害球茎初期产生红褐色稍凹陷病斑,逐渐扩展,呈不规则形,边缘黑色,与健康位置界限显著;在空气潮湿条件下,病况快速变暗褐色并呈木栓质腐烂,产生一层青绿色霉层,后期球茎表面和腐烂的组织内出现许多小的棕黄色菌核。
防治和治疗办法:
(1)在贮藏前,将采收的球茎放在25摄氏度至30摄氏度的温度下,使其尽快干燥后再贮藏。
(2)挑选无病、无伤的球茎贮存,贮存温度坚持0摄氏度至5摄氏度;发现腐烂球茎准时清除。
(3)栽培前,用0.2%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晒干后再种。
干腐病 又名枯萎病。系真菌性病害。重要为害球茎,也为害叶、花、根。球茎受害,表面产生水渍状红褐色至暗褐色小斑,逐渐发展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略凹陷,呈环状萎缩、腐烂;发病严重时,整个球茎变黑褐色,干腐。
防治和治疗办法:
(1)严格挑选无病球茎作繁育材料,发现病株、病球茎应清除烧毁。
(2)栽培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浸泡球茎30分钟。
(3)发病初,喷洒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