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灰霉病在吉林、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福建及江西等地均有形成。该病可发生于牡丹的所有扩展期。
症状:灰霉病损害牡丹的叶、茎、花。幼芽受益严重,严重时植株易折倒。茎部被侵害时,茎基呈水渍状褐色糜烂,易使植株倒伏。叶上病斑多出现在叶尖及叶缘处,初为水渍状小斑,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矩的年夜斑,病斑褐色或紫褐色,有时具不规矩的轮纹。湿润时,病斑上生出灰色霉状物,即病原菌分生胞子。花芽被害时变黑或花瓣繁茂,变褐糜烂,并生有灰色霉状物。病茎上有时可见到球形、玄色,小而平滑的菌核。
病原:为葡萄孢属真菌(BotrytispaeonicePers.),附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分生胞子短卵形,单胞,无色。
病发纪律:病菌以菌核和分生胞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第二年春天菌核萌生,形成分生胞子举办首次感染。分生胞子借风雨流传。牡丹的所有扩展期都可病发,分生胞子可反复侵害损害。花后、霉季病发加倍严重。幼嫩的植株最易染病。花园轮种病发重。该病多发生于春、夏天及高温湿润的温室、花房中。
防治和治疗:①舍弃侵害泉源:春、秋两季实时扫除病株、枯枝落叶,并烧毁。②栽植区实验轮做,轮栽地深翻后才可栽种。③留意透风透光,栽植不宜过密。④药剂防治和治疗:病发早期,可施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1:1:100波尔多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扑海因(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及65%抗菌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防治和治疗,每隔10~15天喷1次,喷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