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盆栽杜鹃2年至3年后,需对其进行翻盆。随着植株的成长,根的成长受到制约,同时种植介质中的营养物质元素也逐渐耗尽,这就需要翻盆了。
上盆前,需按照苗木的大小和成长状况,选择合适的花盆,不要将幼芽移植大盆,这样水分不易抑制,容易使小苗成长不良。利用新盆时,需先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半小时,去掉杂物、虫卵以及碱性物质。清洗干净后,在盆底垫上一块沙网,以防香油虫、蝼蛄等个别地下虫害从底孔钻入。然后,在沙网上放一块瓦片盖去一一些底孔,再用另一半片斜盖上去,盖去另一一些底孔,产生一个拱形。这样花盆的底孔就不易堵住,今后遇到雷雨天或浇水时,多余的水就能从花盆的底孔流出而不会酿成积水。对于部分怕涝的植物,还能够在上面多放部分浮石(火山石)作排水层,加强排水、通气性。值得堤防的是,如果只用一块碎瓦片,将底孔所有盖没,这样就失去了底孔的作用,不利于通气,容易酿成盆内积水,根系缺氧,导致烂根征象。
随后,将原花盆斜放,左手扶住花盆,右手的拇指伸入花盆的底孔,将泥团顶出。除去旧土三分之一左右,修去一些老根及枝干。将倒出的杜鹃花放入新盆的中间,扶正后把根须匀称地紧锁开,慢慢地加入养份土,边加边用手指轻轻压紧,使根系与土密接,土不要加的过高,加到低于盆口2厘米至3厘米处即可,有利于日后浇水。
上完盆后,第一次水要浇透,使盆内的种植介质所有吸足水,建议采用浸盆法,将整个花盆放入盛有水的盆中,摆放15分钟至20分钟。待土湿润后取出,将花盆置于室外庇荫处2个星期,并小心在叶子上喷水,以加强环境的湿度,减少枝叶水分蒸发。待服盆期后,转入正常的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