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好基质西洋鹃的根系极纤细,以选择疏松、透气、排水良好的基质为宜,一般可用腐叶土或泥炭土与珍珠岩各半配制的培养土。上盆前施入少量骨粉作基肥并酌情适当剪掉一些老枯根,以利萌发新根。
2.注意通风。盆栽西洋杜鹃应放在室外空气流通或通风良好的阳台、窗台、平台等处,或者放在天井、庭院等通风的高处,切忌摆放在闷热不通风的地方,更不可放置在室内或封闭的阳台内。否则植株就会叶黄而落叶,甚至死亡。
3.注意适当避光。西洋杜鹃需要阳光或散射光,但要避免35℃以上的烈日曝晒,在中午前后注意适当的遮荫。
4.合理浇水施肥西洋鹃根系极纤细,既怕涝,又不耐旱,基质过干过湿,都会生长不良,为此,浇水施肥都要掌握适时、适量。浇水应见干见湿,即盆土干浇水,不干不浇水,不要浇拦腰水,要使根部吃到水;应根据不同季节和植株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浇水。冬季室温低,植株处于休眠状态,生长停滞,需水量少,盆土宜偏干,否则易引起黄叶、脱落,严重时整株死亡。若冬季室温较高时,可每3~5天浇一次与室温接近的清水。3~5月需水量日渐增加,浇水应逐渐增多,开花期宜每天浇一次水。夏季是西洋鹃花后萌发新枝的生长旺期,除浇水要充足外,傍晚还需向枝叶和地面上叶喷雾,以利降温增湿。秋季以经常保持盆土湿润状态为度,深秋后气温降低,浇水量也应酌情减少。施肥以腐熟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生长季节可每7~10天施一次稀薄饼肥水。孕蕾期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两次,则花色鲜艳,花期持久。夏季冬季及开花期要停止施肥。但忌施入浓肥和未经发酵腐熟的生肥。花谢后及时施两次以磷钾肥为主的液肥,促使植株生长健壮,同时也有利于花芽分化。
5.适当修剪西洋鹃生长缓慢,幼年期一般不需修剪。栽培几年之后若枝条生长过多时可于早春剪去过密枝、纤弱枝、徒长枝及病虫枝,并摘除嫁接苗砧木上的萌芽及花蕾周围的叶芽,使养分集中供给花蕾发育。每年花谢后都要及时剪除残花,减少养分消耗,以利生长和来年开花。
正确的修剪方法为:2~4年生植株,选用摘心促生分枝,陡长枝可多摘几次,弱枝、横生枝应剪除,保留下部外向芽的叶片;成型植株只对不整齐枝条行疏枝修剪,弱枝、病枝应随时剪除,不能作强修剪。杜鹃新芽多发生于枝先端,隔年枝发芽率极低,所以被强修剪的植株迟迟不能发芽。可将室温调整到10--20度,空气湿度60~80%,盆土润而不湿,并勤向栽培地面及枝条喷雾或喷细水,仍有望部分发芽,但新芽发生率不会太高,2-3年内株型也不会很好
6.适时出室和入室北方地区宜于谷雨后出室。出室后放半阴处,早晚多见些阳光。入夏后及时移至荫棚下或大树下,避免阳光直射。深秋后应使其多接受些阳光照射,以利花芽分化。霜降前后入室,入室后放向阳处,注意适当通风,室温保持在2~5℃之间就能安全越冬。越冬期间约7天左右用与室温相近的水喷洗一次枝叶,则枝叶浓绿光亮。
对比试养西洋鹃
7.同时,还要注意防治褐斑病和红蜘蛛虫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