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为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它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雨林中。性喜温暖、湿润、空气通畅的环境,花叶蜡质,具有强大的气生根,由于其花形奇特、花色艳丽、叶片优美,既能观花又可赏叶,且花期长而深受人们喜爱。
红掌不能忍受过于潮湿、排水性差的土壤基质,因此最好选用比例为1:1:1的加拿大泥炭,用松树皮和珍珠岩混合制成堆肥施入。避免使用蛭石,因为长期使用蛭石进行栽培,会使基质变得紧实且容易产生排水不良现象。
红掌植物组织对镁元素的需求要高于大多数种类的植物,尤其是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应该给它们持续不断地提供可利用的镁。将一定量的白云石和石灰混合后施入基质中可以平衡钙和镁的比率。定期给叶片供应含有镁元素的物质,如泻盐、硝酸盐等,有助于防止镁的缺乏症状。在栽培的第26周之后,给植株施加白云石粉或者其他含有镁素的肥料,确保镁元素可被持续有效地利用。给植株施用泻盐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但是只在短期有效。
如果对植株长期使用液肥,那么液肥中氮的浓度最好不要超过250ppm。对于成株,可偶尔施用氮浓度高达400ppm的液肥,但必须交替给植株浇上清水。有研究实验表明,如果给植株频繁施用浓度为300ppm至400ppm的氮,其生长速度将会减慢,花苞的颜色也会变淡,叶片变薄甚至不成形。当使用漫灌系统喷施液肥时,要迅速用清水冲洗植株,这是由于如果液肥残留在叶片上,会引起叶片上出现淡灰色的疤痕。当使用固体肥料时,经常对植株浇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做可以减少盐分的累积。
病虫害防治:红掌性喜温暖、湿润的栽培环境,忌炎热,怕阳光直射,由于红掌的根属气生根,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相对湿度为80%,所能忍耐的高温为35℃。红掌在生长过程中,常有病虫害发生,因此要及早预防和根治。重视病虫害的预防工作,防治螨类、蛞蝓、线虫、蓟马、介壳虫和粉虱的发生。然而,不要轻易对植株施用杀虫剂。
许多红掌的栽培变种非常容易受各种病菌的侵染,如疫霉菌、立枯丝核菌、腐霉菌、霜霉菌和假单孢菌等。不要让植株与地面接触,以防植株感染上病菌,提供良好的通风条件并避免在下午及夜晚进行漫灌。
立枯病对于红掌来说是最难应付的一种病害,许多花苞大而艳丽的杂交品种对立枯病没有抵抗力。由于市场上没有一种杀真菌剂或杀菌剂能从实质上治愈立枯病,所以施用一些化学药剂作为预防性的措施是较为有效的做法。可对植株交替施用杀真菌剂和含链霉素或土霉素的杀菌剂,这有助于预防各种病害。目前,控制立枯病唯一最为有效的方法是重视卫生条件和做好预防工作。
尽可能保持植株叶片干燥。当栽培那些易受病菌感染的品种时,采用滴灌和温室种植是非常必要的。给植株提供充足的空间确保良好的空气流通,且不要在红掌的上方悬挂其他植物。避免氮肥浓度过高,高浓度的氮肥会使植株更容易受各种病害的侵染。
基质:
营养施肥:
570)this.width=570;" border=undefined>
图片说明:尽可能保持植株苞片和叶片的干燥,以减少病害发生的几率。
本刊所提供的技术资料目前已被国内外知名种植者验证并根据其种植经验编写。由于各地气候条件不同,请读者具体因地制宜。本刊对由于应用相关技术资料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恕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