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初期,不少地方政府及果农看准了扩展大板栗种植的经济效益,将其列为重点开发项目,一时苗木供不应求,苗价看好。然而,很多育苗者对大板栗的知识不足,又缺乏实际经验,引起大面积育苗失利。笔者采用种植栗和野生茅栗作砧术进行对比观察如下。
1995年秋在市场选购充分成熟种子5公斤,其中种植栗4公斤,486粒。野生茅栗1千克,462粒。准时进行湿砂贮藏。1996年春待种根露出后分期播种,采用长畦横行播种,每行6粒。砧木苗龄达两年后,于1998年春萌芽前各选400株,采用单芽切接,接穗用蜡封顶,塑料农膜包扎。接后对每株进行彻底检查,未有包扎不严、露气的征象发生。
嫁接后经一个月观察,用野生茅栗作砧的多数株不抽长梢,叶子皱缩不展,长出约2cm左右就自行萎蔫,解膜观察,接穗与砧木削面不见愈合组织,用手弹动砧木,接穗自行脱落。而用种植栗砧木的则大多数数能抽出长梢,自然展叶完好,极少发生抽长梢自然萎蔫的征象。于11月10日自然落叶后如数清点,用种植栗作砧木的成活347株,用野生茅板栗作砧木的仅成活34株。
大板栗嫁接成活率高,在另外条件相同的状况下,接穗与砧木的亲合力至关主要。若用野生茅栗作砧木亲和力差,嫁接成活率仅在8.5%以下。而用种植栗作砧木,则亲合力强,嫁接成活率均超过85%。
在大面积嫁接育苗中,育苗者不要吝啬砧木种子的投资,选用种植栗用砧木方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