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寸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以块根入药。
选地整地
宜选择疏松、肥沃、湿润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也可选坡地种植。麦冬忌连座。当前作物收获后准时进行整地。翻耕20~25厘米,并多次耕耙,做到疏松、细碎、平整。四川产区一般不作畦,如田块面积过大,土面不平,可分筑小土埂,以便排灌。浙江产区作成平畦,畦宽1.5~1.7米,沟宽40厘米。在整地时施足基肥,一般每亩用堆肥1500~2000千克,也可用过磷酸钙50~70千克或施厩肥1000~1500kg,栽种时撒入沟中,也可于整地时撒入土中。
栽培措施
1、种苗预备和处理。麦冬用分株繁育。四川于清明前后,浙江于立夏至芒种,在挖麦冬时,选择颜色深绿、健壮的植株,斩下块根和须根,分成单株,剪去残留须根,切去一些茎基(以根茎断面产生白心、叶子不散开为度),立刻栽种。如不能准时栽种,则须"养苗",把苗子的茎基,放清水里浸泡一下,使之吸足水份,然后相并竖立,放在阴凉处已挖好的松土上,周围盖土保存。如气温太高,可每天或隔天浇水1次。养苗时间不超过7天。
2、栽种。四川于4月,浙江于5月,选晴天或阴天进行。四川采取开沟条栽,行距15厘米左右,深5厘米左右。先在沟内施入稀薄猪粪水,然后按株距6~9厘米栽苗,每丛3株,栽后盖土,压紧,踏实,使苗株直立稳固,做到地平苗正。浙江采取穴栽,穴深3~5厘米,按行距25厘米,株距15厘米,每穴栽苗9~10株。盖没基部,压实。
田间管理
1、间作。麦冬需要阴湿的环境,主产区都实行间作。四川通常在夏、秋天间种玉米。春玉米在麦冬栽后第2天,每隔5行麦冬间种1行玉米,株距50厘米,出苗后每窝留苗1~2株,以1株为好,立秋前收获。大暑前,又在麦冬另外行间,每隔5行麦冬间种1 行秋玉米,秋分收获。冬天和初春,正值麦冬块根成长期间,一般不间种作物,以免影响麦冬产量。浙江麦冬行株距宽,成长时间长,间种作物多以西瓜、大头菜、红葱、夏玉米、蚕豆等为主。一般在第1、2年间种。第3年不再间种,以免影响麦冬产量和质量。
2、中耕锄草。栽苗半个月左右,应锄草1次,并松土深约3厘米。5~10月杂草成长旺盛,每月须选晴天锄草并浅松表土1次。
3、施肥。四川一般追肥3-4次。第1次在7月,每亩施人畜粪水1200千克,加腐熟菜饼25kg。第2次在8月上、中旬,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2000千克,加腐熟菜饼40~50千克,火灰75kg。第3次在11月上旬,每亩施人畜粪水1500~2000kg,加菜饼25kg,火灰75千克或过磷酸钙20~25千克,第4次在栽种后的第2年2月下旬,每亩施猪粪水2000~2500kg,加尿素5千克,过磷酸钙7千克,氯化钾5千克。浙江施肥与四川略有差别。有"早施发根肥,重施春秋肥"的习惯。麦冬栽种半个月返青时,结合抗旱,每亩施清淡人畜肥700千克,过磷酸钙10kg,促使早发根、多发根、分蘖早。7月后每亩施人畜粪尿1200千克,加过磷酸钙15千克。春、秋两季是块根膨大、大量分蘖期间,应重施磷钾肥。3、9月各施1次,每亩施过磷酸钙50千克或饼肥100~120千克,人粪尿1200千克,草木灰150~200kg。早先每年施肥2~3次。
4、灌溉。立夏后天气渐热,水分蒸发量大,应准时灌水。冬春出现干旱,要在立春前后灌水1~2次,促使块根成长。夏天雨水集中,应准时排解田中积水,避免高温多湿产生病虫害,影响生产。
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1、病害
①黑斑病:病原菌为真菌中的一种半知菌,为害叶子。病菌在种苗上越冬,年4月中旬开始发病,在适宜的温度湿度下发病很快,成片枯死。
【防治和治疗对策】选用叶子青翠、健壮无病种苗;发病初期,于早晨露水未干时,每亩撒草木灰100kg;雨季准时排解积水,下降田间湿度;用1∶1∶100的波尔多液或65%代森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苗5分钟或大面积喷雾。浙江产区在发病严重时,割去发病植株的地上个别,使之重新抽苗。
②根结线虫病:根结线虫,在广西全年均可出现。重要危害根部。
【防治和治疗办法】实行轮种,有条件的地区可水旱轮做,防止与烤烟、紫云英、豆角、芋头、红薯、瓜蒌、罗汉果、白术、丹参、颠茄等作物轮做;选用无病种苗,剪净老根;选用抗病品系;进行土壤消毒。
2、虫害
蛴螬、蝼蛄、地老虎、金针虫等为害根茎。
【防治和治疗措施】与水稻轮栽,经水田淹水,一季可所有消灭;或以农药用通例对策鸩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