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原产亚洲西部,现世界各地均有种植,但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在葡萄栽培过程中重要的常见病害有黑豆病、白粉病、霜霉病、白粉蚧和蚜虫等几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葡萄病虫害防治和治疗技术吧!
葡萄炭疽病
1、产生症状:葡萄炭疽病能侵害果、枝蔓、叶和卷须等位置。被侵害处出现褐色小圆斑点,逐渐发展并凹陷,病斑上形成同心轮纹状近圆形线纹,并生出布列整齐的小黑点,这些黑点是分生孢子盘,潮湿天气分生孢子盘漏出粉红色胶状分生孢子团。病斑可扩大到整个果面,病果逐渐干缩成僵果,有时整穗干缩成整穗僵果。
2、发病规律:一般自6月能够侵入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近成熟期发病日渐加重。据在苏州的观察,谢花后半月(约6月10-15日)形成病果,成为全年的第一次发病高峰。至8月10日前后,由于果实大量成熟,每逢闷热雷雨,该病进入发病盛期,是全年危害最严重的一次。
3、防治和治疗办法
①彻底清除病穗、病蔓和发病叶片等,以减少菌源。在长江以南地区,可在谢花后立刻套袋。
②增加种植管理,准时整校、绑蔓、摘心,使架面通风。增施磷钾肥,抑制氮肥用量。
③在萌芽成绒球期时,喷一次0.3%五氯酚钠加4度石硫合剂,或150倍福美砷,或100倍退菌特作为铲除剂。
④南方自4月下旬,北方5月下旬,进行喷药防治和治疗,早先一般每隔10-15天喷药一次,可喷80%炭疽福美700-800倍液、50%百菌清600-700倍液、50%退菌特或代森锰锌800倍液。南方雨水多,药液中加入“6501”1500倍或0.03-0.05%皮胶等粘着剂。
葡萄白腐病
1、出现症状:果梗和穗轴上发病处先形成淡褐色水浸状近圆形病斑,后期病粒及穗轴病部表面出现灰白色小颗粒状分生孢子器,湿度大时由分生孢子器内溢出灰白色分生孢子团,病果易脱落,病果干缩时呈褐色或灰白色僵果。枝蔓上发病初期显水浸状淡褐色病斑,形状不定,病斑多纵向扩大成褐色凹陷的大斑,表皮生灰白色分生孢子器,呈颗粒状,后期病部表皮纵裂与木质个别离,表皮脱落,维管束呈褐色乱麻状,当病斑扩及枝蔓表皮一圈时,其上部枝蔓枯死。叶子发病多形成在叶缘部,初生褐色水浸状不规则病斑,逐渐扩展略成圆形,有褐色轮纹。
2、发病规律:在28-30摄氏度,大气湿度在95%以上时适宜出现。高温、高湿多雨的季节病情严重,雨后发生发病高峰。在北方,自6月至采收期都可发病,果实着色期发病加强,暴风雨后发病发生高峰。近地表处以及在土壤粘重、地势低洼和排水不良条件下病情严重,杂草丛生、枝叶密闭或湿度大时易发病,偏旺和疯长植株易发病。
3、防治和治疗办法
①彻底清除病枝蔓、病穗和发病叶片。
②准时整枝,抬高结果位置,准时锄草,小心排水,对疯长植株花前严禁施用氮肥。
③北方葡萄出土后喷布5度石硫合剂或100倍百菌清,幼果期开始(6月上)每隔15天左右喷药预防一次,直至采收。南方要抓住花序分离期(4月下旬至5月上旬)、谢花后7天、成熟前半个月的防治和治疗工作,重要药剂有半量、等量或倍量式波尔多液、75%百菌清8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700倍液、70%托布津700倍液或50%退菌持800倍液。
④白腐病在巨峰葡萄上发病较轻,在南方尽可能扩展成熟期早于巨峰的品类,或经过促成种植以避开白腐病发病高峰期。
葡萄霜霉病
1、出现症状:葡萄霜霉病重要危害叶子、新梢和幼果。叶子被害处先形成边缘不清的淡黄褐色水浸状小斑,病斑逐渐扩展成不规则形或略成圆形的黄褐大斑。病斑成红褐色或黄褐色,严重时病斑及病斑外侧叶干枯或整叶干枯,并引起脱落。新梢受害处生出水浸状褐色斑,严重时新梢扭曲,停止成长甚至枯死,湿度大时病斑上出现霜状霉层。卷须、叶柄和穗轴也能被害。幼果受害后出现水浸状淡褐色斑,湿度大时幼果和果德生灰白色霉层,秋天二次果受害较重。果实着色后受害较轻。
2、发病规律:秋天多雨、多露和低温时此病易大出现,果园通风不佳,湿度大,氮肥偏多有利发病。北方一般6月即可发病,8-9月为发病盛期。在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有2-3次发病高峰,第一次在梅雨季节,第二次在8月中下旬。部分年份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还会发生一次高峰。
3、防治和治疗措施
①清除落叶、病枝探埋或烧毁。准时摘心、整枝、排水和锄草,增施磷钾肥。
②发病初期即应开始喷药,北方一般6月上中旬开始,每隔15天喷药一次,25%瑞毒霉或国产甲霜灵600倍液防效最好,用40%乙磷铝300倍液、90%乙磷铝500倍液或1:0.5:200倍波尔多液也有较好防治和治疗作用。在长江以南地区,初秋之前原则上可结合黑痘病同时进行喷药防治和治疗,在未发病之前以波尔多液防治效果最佳,如霜霉病产生时应准时喷洒25%甲霜灵700倍液或90%乙磷铝500倍液。
葡萄黑痘病
1、形成症状:葡萄发病危害幼呆、新梢、叶子及卷须等绿色幼嫩一些。幼果受害,先于果面产生褐色小圆斑,后渐扩展,后病斑中间呈灰白色。新梢、卷须、叶柄和果柄受害,初呈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小斑点,后扩展为近椭圆形。蔓上发生溃疡斑,病梢停止成长,以致枯萎变干变黑。嫩叶受害,初展现针头大小的褐色或黑色小点。
2、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丝体在病枝梢溃疡斑内越冬,也可以在病果及病痕内越冬,来年5月形成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初次感染。远距离传播重要是依靠苗木和插条。春天葡萄萌芽后开始直至9月间均可发病。
3、防治和治疗办法
①结合夏天修剪或于整个成长季节,彻底剪除病梢、摘除病果和发病叶片,秋天修剪后彻底清扫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后深埋,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菌源。
②合理增施钾肥,以避免植株疯长,增强树势,提升抗病力,架面要合理,坚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③春季植株出土发芽前,喷施五氯酚钠200倍液,或3-5波美度石琉合剂,成长期在花前、花后各喷1次1:0.5:200-240波尔多液,其他药剂有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