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播种前的预备工作
(一)耕地、翻地 玉米收获后准时翻犁地块,经过日照炕地后使土壤疏松,加强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促进土壤的结构性能变好。
(二)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在海拔高的地区应选用早熟品类,在坝区应选用中、晚熟品类,选用种子要做到合理搭配才能使玉米的单产有所提升。
(三)晒种 播种前晒种1—2天,并捡出霉烂虫蛀的种子,促使种子有用萌芽、提升种子发芽率,达到苗全之目的。
二、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玉米的合理密植要按照品系的特征差别来调解株距、早熟品系、植株矮的品系栽培密度大一点,每亩留苗4500—5000株。中、晚熟品系及植株高的品系栽培密度小一点,每亩4000—4500株。
三、科学施肥、减少肥料流失
(一)施足基肥 亩施农家肥3000—4000㎏,复合肥30—40㎏。
(二)苗肥 玉米长到5—6片真叶时,应以追施尿素为主,亩施尿素20—30㎏,促使新苗迅速健壮成长。
(三)拔节肥 大喇叭口期(叶子长到9—10片时)结合中耕覆土,亩施尿素20—30㎏,复合肥15—20㎏,两种肥料能够混在一起施用,促使壮秆增强穗分化发育。
(四)穗肥 在抽雄(天花)期,如果玉米下部叶子变黄,应恰当补施尿素,亩施10—20㎏,使玉米株在区别成长发育期间,不缺肥、不脱费,从而提升玉米的产量。
四、增加对玉米田间管理
(一)苗间管理 出苗后准时查苗补缺,结合中耕锄草进行苗间定苗,做到苗全、苗齐、苗壮,土壤疏松无杂草,时时追肥提苗。
(二)中耕管理 中耕覆土促使根系成长,预防倒伏、重施拔节肥,促使拔节、壮秆和穗发育。
(三)后期管理 抽雄时植株下部叶子发黄的应恰当追施尿素,植株成长过旺又容易受风灾的,可在有5%的植株抽雄时喷施玉米健壮素,以下降植株高度、增强抗倒伏能力,在植株有10%左右抽雄时,应隔行或隔塘去雄,促使营养向穗子转移,增强大穗子提升产量。
五、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
(一)常见害虫种类及防治和治疗
玉米害虫重要有玉米螟、蚜虫、玉米铁甲虫、地老虎等。
防治和治疗方法:地下害虫可每亩用1—2㎏呋喃丹撒施于塘内防虫;食心的玉米螟虫等可用敌杀死2000—3000倍、敌敌畏1500—2000倍兑水喷在为害位置进行防治和治疗;蚜虫可用氧化乐果1500—2000倍、抗蚜威2000—3000倍兑水喷雾进行防治和治疗。
(二)常见病害种类及防治和治疗
玉米病害重要有黑穗病、大小斑病等。
黑穗病可采用粉锈宁、五氧销基苯拌种,进行种子处理加以防治和治疗。玉米大小斑病首先选用抗病品类,合理施肥,合理密植,增强通风透光等对策综合防治和治疗,也可用5%的井岗霉素1000倍喷雾进行防治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