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节肥新技术“减肥”30%产量不降反增

时间 : 05-18 投稿人 : 鸣嘉 点击 :

节肥新技术“减肥”30%产量不降反增

4月下旬,在河南省西华县的10万亩对比田内,小麦正抽穗扬花,减施化肥的小麦肥壮油绿,麦穗长势匀称整齐。西华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朱洪启在麦田里一边认真查看小麦长势,一边连说长势喜人,“按说产量增减肉眼看不出来,可这苗肥根壮,亩产1200斤打不住。”

这10万亩对比田是西华县正在进行的土壤残留降解和化肥减量技术利用试验:每亩地化肥应用量减少约30%,根据普通田地每亩小麦施用100斤复合肥、20斤尿素计算,10万亩对比田可减少化肥用量1800吨,能装满600辆农用卡车。

近年来,作为产粮大县的西华县借助农业科技手段,以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治理为支点,研究推广过程农业新模式,在保证粮食增产提质的同时,将化肥利用量降下来,展开了一场农业绿色转型的“减肥革命”。

化肥过多,“地还喂瘦了”

“稀稀拉拉三小片,扑扑楞楞尺把高,忙忙活活三把麦。”71岁的西华县红花集镇张庄村村民杨乱回忆起几十年前种庄稼时这样说。

他所在的红花集镇张庄村属于黄泛区,沙地土薄,小麦产量一向不高,温饱也成了问题。化肥的利用给当地人找到了一条“活路”。“那时候1亩地撒十几斤化肥,苗壮叶绿,产量翻倍。”杨乱回忆说。

现如今,30多年过去了,种一季粮每亩地就要用120多斤化肥,用量翻了10倍,但是粮食产量却不见加强了。更让当地农民担心的是,一旦不用化肥,产量就往下掉。“村里人都说‘地吃馋了,也喂瘦了’。”杨乱说,买化肥的钱越来越多,土地肥力却越来越差,土壤还板结严重。

河南省耕地质量保育技术联盟理事长党永富在研究过程中也发现化肥引起土壤酸化板结的问题,他解释说:“长期利用化肥后,土壤板结就像‘千层饼’,植物根只能横向长,扎不深。而健康的土壤像海绵,根直着往下长。过去小麦根须能达到2米,现在只扎在地面10-30厘米。有人说作物不耐旱了,其实与土壤和根有很强关系。”

化肥这个曾经让人欣喜的东西,现在却成了“首恶祸首”,不合理的应用引起耕地有机质含量减少,基础地力降低;同时也下降了作物的汲取率;化肥挥发进大气还有可能生成雾霾,流失到水体里酿成富养份化。

耕地退化带来的诸多问题让西华县认识到,减少化肥应用量,修复土壤迫在眉睫。在科技创新引领下,西华县大力实施生物土壤残留降解和化肥减量技术,并率先推广土壤修复产品研发使用。2016年,我国首个化肥减量新技术“炭吸附聚谷氨酸有机水溶肥”在西华县经过了成就评价。该技术被总结为“一减一增一提一治”,即减少化肥利用,加强粮食产量,提升农产品品质,防治和治疗环境污染。

该技术在绿色增产方面成效显著,化肥减量达到20%,锄草剂残留远远低于国际标准,农作物增产8%。其核心是一种叫“炭吸附聚谷氨酸”的生物制剂,通过技术革新,利用这类有机肥的成本降至每亩地30元。

土壤残留降解和化肥减量技术的使用推广,不仅提升了粮食产量,加强了农民收入,还为西华县农业提质增效和绿色扩展打下了根基。

化肥少了,“产量还高了”

曹自堂是西华县的种粮大户,他在当地流转了1000多亩地,当初,县里农技人员劝他应用化肥减量新技术。“因为心里没底”,所以他坚决不准许。最后,县里承诺如果减产包赔损失,他才勉强拿出10亩玉米做试验。

然而,令曹自堂没有想到的是,玉米收割时别人家地里的玉米杆都干了,他这10亩玉米仍在灌浆,还是活秆成熟的姿态。由于当年高温灾害,玉米总体产量不高,但是他这10亩试验田平均亩产却达到了1400斤。“没有想到,化肥用少了,产量反而高了。”曹自堂兴奋地说。

以前,曹自堂和当地很多农民的想法一样,认为种地但凡遇到庄稼成长不旺,就是肥没用够,从来就没想到化肥过多利用反而容易减产。如今,他不仅将全部土地都用上了化肥减量技术,还带动周围的人一起转变观念,科学种田。

西华县设立专项财政资金,鼓励农民在生产中利用化肥减量新技术,对应用聚谷氨酸水溶肥连片面积达到1000亩以上的,实行以奖代补。

西华县还积极强化示范带动、政府推动、社会联动作用。在全县原有10万亩示范田的基础上全面推广聚谷氨酸水溶肥。同时,将化肥减量技术推广利用到玉米、大豆、花生等大宗传统农作物上,以及奉母红薯、黄桥鲜桃、红花苗木、大王庄韭菜、艾岗辣椒、东王营葡萄、田口花生等“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农产品系植过程中。

接下来,西华县还将推广试验土壤残留降解和化肥减量技术70万亩,用于小麦栽培全过程。

品质提高,“自掏腰包也用”

有了种粮大户的示范带动,当地很多农民也看到了节肥带来的好处,杨乱和其他村民一样,隔三差五就去田里看看小麦长势。为了协助农民承担新技术可能带来的风险,西华县财政拿出300多万元专项资金,根据每亩地30元的成本,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开展技术推广。经过种肥同播,直接减掉20%的基肥,每亩地能节省化肥投入50元左右。

用上了节肥技术的张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建伟算了一笔账,根据县里提倡的用量,现在每亩地基肥只用80斤,苗肥只用10斤;按原本基肥100斤,苗肥30斤保守计算,减肥大约30%。他说:“眼瞅着出成效,往后自己掏腰包也得用起来。”

2016年以来,西华县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应用无人机喷施叶面肥匀称而精准的优点,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利用,达到节肥控量成效。

2018年,“化肥减量”写入了西华县的政府工作讲演,正式把土壤污染治理纳入全县工作“大盘子”,加大对生物科技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研发利用的扶持,将以点带面,层层推动。

新的节肥技术让农民吃上了“绿色”饭,但是这远不是西华县农业变革的终点。西华县委书记林鸿嘉说:“作为传统粮食生产大县,必需着眼长远,从农田化肥减量、农药残留消降、土壤生态修复等基础工作入手,增加农业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控,再造一个农业大县。”

信息来源:农业科技报

相关文章

  • 2019年油茶树苗价格多少钱一棵?种植要点有哪些?
    2019年油茶树苗价格多少钱一棵?种植要点有哪些?

    油茶树是很美的一棵树,油茶树被称为“中国橄榄油”,营养丰富。油茶树品种不一样其产量也会不同。油茶的价格也很高,那么,2019年油茶树苗价格多少钱一棵?油茶树苗种植要点有哪些?一、2019年油茶树苗价格多少钱一斤?江西省山茶籽树苗价格1.79元。江西吉安山茶籽树苗价格1.39元...

    623 蔬菜种植知识 种菜禁忌
  • 大蒜白腐病的药剂防治法
    大蒜白腐病的药剂防治法

    大蒜是生活中常见的蔬菜,在大蒜生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病虫草害的侵袭,其中白腐病是一种大蒜种植过程中常见的病害,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大蒜白腐病的药剂防治方法。 大蒜白腐病是大蒜生长期间最容易发生的病害,其病菌喜低温高湿,气温在20℃以下,湿度大于90%时最易暴发流行。因此,多雨季节发病迅速,尤其生长瘦弱...

    432 蔬菜 种菜方法
  • 提高西葫芦坐瓜率预防畸形的诀窍
    提高西葫芦坐瓜率预防畸形的诀窍

    提高西葫芦坐瓜率预防畸形的诀窍: 1、要掌握好抹瓜时间。 西葫芦的花朵大都在凌晨4—5点完全开放,等到白天再抹瓜就有点晚了。因此,抹瓜时间应适当提前,即明天开花,傍晚点花。此时花朵似开不开,抹瓜最为合适。 2、要掌握好抹瓜药的浓度。 西葫芦抹瓜药的浓度要以环境的温度为基准,低温时浓度适当提高,反之则...

    2587 蔬菜种植知识 种菜技术
  • 石棉“野香蕉”八月上市
    石棉“野香蕉”八月上市

    据商家透露,这种长相酷似香蕉的水果名叫八月瓜,是三叶木通的果实,一种非常珍贵的野生果品。该果每年8月底至9月中旬成熟,果形似香蕉,富含糖、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游离氨基酸,是新一代的食疗性水果;果味香甜,口感滑似奶糕,有“野香蕉”之称,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市场前景广阔。石棉县...

    1480 野香蕉 野香蕉行业资讯
  • 高耐旱高耐湿黄秋葵种子
    高耐旱高耐湿黄秋葵种子

    补肾蔬菜王黄秋葵种子最大的特点便是高耐旱、高耐湿,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补肾蔬菜王黄秋葵喜温暖阳光,耐湿力强,对土壤适应性广,直根系,株高90-100cm,茎绿色,圆柱形,叶掌状五裂,互生,有硬毛,叶柄长。蒴果长形,先端尖,横断面五角星,荚长10厘米,横径1.5-2厘米时采收嫩荚最为合适。采收品质好,风...

    2109 黄秋葵 黄秋葵市场分析
  • 杜鹃花盆栽造型技术视频
    杜鹃花盆栽造型技术视频

    杜鹃花盆栽造型技术。本期节目以浙江省湖州市双林镇的杜鹃花展开篇,向观众朋友们介绍了杜鹃花的品类、种植、造型以及养护办法,其中重点介绍了杜鹃花的造型。常见的杜鹃花盆景造型重要有:大树式、文人式、临水式、多干式、露根式等。由于自然造型需要的时间比较久,故双林镇的杜鹃花爱好者就开创了缩短时间的...

    1599 蔬菜种植知识 种菜技术
  • 莴苣的育苗措施
    莴苣的育苗措施

    莴苣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莴笋,有些地方也称为千金菜、青笋等。莴苣具有喜冷凉、不耐高温、喜湿润、喜肥沃等特性,所以我们对栽培地的气候条件以及土壤、水分、光照条件均是有一定的要求的。那么今天小编要跟大家分享的就是莴苣栽培的育苗办法,一起来看看莴苣是怎样培育小苗的吧。1、种子选择和处理莴苣的品类通过长期的改...

    333 蔬菜种植技术 种菜知识
  • 冬茬莴笋种植技术
    冬茬莴笋种植技术

    1.育苗:选用抗病、高产的优异品系水挂丝,于8月下旬至9月下旬在拱棚内播种育苗。白天拱棚内重要采取棚膜通底风及遮阳等办法来下降温度,夜间没阴雨天气时通底风,分苗至缓苗阶段,白天必需遮荫,尽量创造适合莴笋成长的环境温度。按照苗床商情,尽量抑制浇水,不旱不浇以防秧苗疯长,苗龄35天订植。  2.订植:1...

    2376 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蔬菜种植教学
  • 怎样提升玉米播种质量
    怎样提升玉米播种质量

    精细整地 秋天深耕,耕后耙耢压,坚持耕层无坷垃和根茬。  适时播种 一般以土壤10厘米地温稳定经过7——8摄氏度,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70%(耕层含水量达15%)以上时,为玉米播种的最佳期间。  施足基肥 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基...

    1123 蔬菜种植教学 蔬菜种植技巧
  • 藤藤菜苗发黄不长根须死苗是咋回事
    藤藤菜苗发黄不长根须死苗是咋回事

    时下,正是栽种藤藤菜的季节。近日,云阳县高阳镇农技中心的技术人员陆续到各村指导村民栽培蔬菜。 “我这菜苗最近开始发黄、不长根须,还有死苗的状况形成,是啷个回事呢?”明冲村6组的村民杨有树说。 “你施的什么肥料做基肥?”技术员叶庆香在查看了杨有树移栽的藤...

    513 种蔬菜技术 蔬菜种植技巧
  • 如何留取芹菜种
    如何留取芹菜种

    芹菜的食用一些重要是脆嫩的叶柄,其含有充溢的维生素及挥发性芳香油,具有特殊香味,是春秋冬天的主要蔬菜。下面简单介绍如何留取芹菜种子。  以老根留种为好。在秋芹菜冬天收获时,造反叶柄长、宽大而肥厚,纤维少,叶子大且集中在上部,腋芽不发育,无分蘖,植株成长健壮,无病虫害,具有本品类特点,单株产量多的植株...

    950 蔬菜种植知识 种菜知识
  • 生姜叶枯病的防治和治疗办法
    生姜叶枯病的防治和治疗办法

    生姜叶枯病为真菌导致的病害,在全国分散产生,流行面不广,除少数地区外一般发病较轻,长江流域各地于7-8月发病为害严重,高温、高湿容易发病,连座地、植株长势过密、通风不良、氮肥过多、植株疯长发病重,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生姜叶枯病的防治和治疗办法吧!为害特性生姜叶枯病初期叶子呈暗绿色,逐渐变厚有光泽,...

    2568 种菜禁忌 蔬菜种植百科
  • 西芹漂浮育苗技术
    西芹漂浮育苗技术

    一、育苗模式  按“集中育苗,统一专人管理”的模式进行操作,达到苗齐、苗壮、培育无毒壮苗的标准。  二、育苗场地的选择  选择地形开阔崎岖,避风向阳,依靠近洁净水源,交通便利,地下水位较低,防止接近村庄、周围堆放垃圾、有毒液体和空气污染的。  三、育苗操作步骤  1、棚池消毒...

    2752 蔬菜种植技术 种菜禁忌
  • 春玉米抗旱播种种子处理
    春玉米抗旱播种种子处理

    播前进行种子精选和晾晒,挑选匀称一致的种子,选择晴天晒种三天,提升发芽势、抗病性和出苗整齐度。播前进行发芽试验。选用种子的纯度不低于96%,净度不低于98%,发芽率不.  种子包衣。使用抗旱型复合种衣剂对玉米种子进行包衣,防治和治疗苗期病虫为害,增强根系的活力和自身抗逆性。对玉米催芽种子不能进行包衣...

    2160 蔬菜种植百科 种菜注意事项
  • 半夏高产种植技术,一亩旱半夏产量加强25%!
    半夏高产种植技术,一亩旱半夏产量加强25%!

    按照生产经验,半夏种植中采取以下五项对策能使旱半夏产量加强25%以上。1.播前催芽,苗期覆膜。旱半夏一般在春天2~4月播种,由于这时气温偏低,种茎发芽慢。因此,播前可在室内用温床进行种茎催芽,催芽温度坚持在20摄氏度左右,15天便可出芽。也可在室外将种茎置于20~25摄氏度的塑料棚室内,间断处理15...

    2951 蔬菜种植技术 种菜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