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又名土豆,是我们日常中常吃的蔬菜,在全国各地皆有分布,但是随着栽培面积增大,许多农户形成产量低下的状况,严重影响到农户的收入。那么马铃薯产量低的起因是什么?该怎样解决,一起来植物资料网看看吧。
1、种薯质量问题
现在全国范围内的栽培马铃薯的很少有人利用脱毒种薯的,这就引起在马铃薯栽培过程中病毒病的高发征象,而且一旦发病较难治愈,酿成减产。还有就是采用多年栽培的马铃薯做种,不引进新种,引起种薯不时的退化,还易引起病害出现,酿成产量低。
解决措施:在选择中暑时尽量选择脱毒种薯,在中薯的选择上一定要严格规范,不宜利用年栽培的马铃薯做种。
2、施肥不妥
许多农户在栽培时为了节约栽培成本,在施肥时只施化肥,很少施用有机肥或农家肥,而且在施肥量还严重不足,引起马铃薯在成长缺乏营养物质,不能正常的成长,也就引起产量低下。
解决办法:施肥时一定要施足,一般每公顷施肥用量为250-400公斤,还有施肥时尽量选择农家肥和有机肥搭配化肥施用, 保证马铃薯成长所需的营养物质。
3、温度 因素
马铃薯在发芽、成长以及结薯时期对温度都有一定的要求,在发芽时期,需坚持温度在7~12度;而在栽培成长阶段,最适宜成长的温度在18~22度,而一旦温度超过35度或低于7低,会停止成长,当温度低于零下3度,植株会冻死;结薯时最适宜温度在16~20度,昼夜温差大时,减少营养物质消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产,但夜间温度高于25度,会停止成长,酿成减产。
解决措施:所以一定要遵循马铃薯成长的温度,温度不能太高或太低,在结薯其,若昼夜温差小,可使用棚室技术提升温差,在白天密封棚室,加强室温,到了晚上增加通风,下降室温。
4、病虫害起因
病虫害对于马铃薯的质量和产量的影响极大,据数据调查显示用药防病的较未防病的增产34.7%,可见病虫害对于马铃薯的产量为害。其它在山区地带栽培时,受二十八星瓢虫为害较严重,而草荒时期解散植株成长争夺营养物质,其它鼠害对马铃薯产量也不可小视。
解决办法:栽培时病虫害的防治和治疗工作不可轻视,增加日常管理,增施磷钾肥,提升植株抗病力,发现病虫害准时处理,对症下药。
以上是植物资料网带来的马铃薯产量低的起因及解决措施,指望能协助到你,想了解更多的,敬请关心植物资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