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炭疽病在整个成长期内均可形成,但以植株成长中、后期形成最重,酿成落叶枯死,果实腐烂。在小苗发病时,子叶上形成圆形褐色病斑,扩大到幼茎基部变成黑褐色,且缢缩,甚至倒折。成株期发病时,在叶子上形成水浸状圆形淡黄色斑点,后变褐色,边缘紫褐色,中央淡褐色,有同心轮纹。病斑扩展相互融合后易导致叶子穿孔干枯。在未成熟的果实上,初期病斑展现水浸状,淡绿色圆斑,成熟果实上开始为突起病斑,后期扩展为褐色凹陷,并环状布列很多小黑点,潮湿时生出粉红色黏物,多呈畸形或变黑腐烂。
西瓜炭疽病的为害症状
西瓜炭疽病重要为害叶子,也可为害茎蔓、叶柄和果实。幼芽受害子叶边缘发生圆形或半圆形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外围常有黑褐色晕圈,其病斑上常散生黑色小粒点或淡红色黏状物。近地表茎部受害,其茎基部变为黑褐色且缢缩变细猝倒。瓜蔓或叶柄感病,初为水浸状黄褐色长圆形斑点,稍凹陷,后变黑褐色,病斑环绕茎一周后,全株枯死。叶子感病,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斑点,有时发生轮纹,干燥时病斑易破碎穿孔。潮湿时病斑上发生粉红色黏稠物。果实感病初为水浸状凹陷形褐色圆斑或长圆形斑,常龟裂,湿度大时斑上出现粉红色黏状物。
西瓜炭疽病的发病规律
西瓜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刺盘孢属真菌侵害所致,其发病最适温度为22-27摄氏度,10摄氏度以下、30摄氏度以上病斑停止成长。病菌在残棵或土里越冬,第二年温湿度适宜,越冬病菌出现孢子,开始初次侵害。附着在种子上的病菌能够直接侵入子叶,导致新苗发病。病菌在适宜条件下,再发生孢子盘或分生孢子,进行再次感染。分生孢子重要经过流水、风雨及人们生产运动进行传播。摘瓜时,果实表面若带有分生孢子,贮藏运送过程中也能够侵害发病。炭疽病的出现和湿度关系较大,在适温下,相对湿度越高,发病越重。相对湿度在87%-95%时,其病菌潜伏期只有三天,湿度越低,潜伏期越长,相对湿度降至54%以下时,则不发病。此外,过量用氮肥,排水不良,通风不佳,密度过大,植株衰弱和重茬栽培,发病严重。
西瓜炭疽病的预防方法
病害常发期《速净》30ml兑水15公斤喷雾,5—7天一次。
西瓜炭疽病的农业防治和治疗
西瓜炭疽病的炭疽病的防治和治疗应重点选用抗病品类,调节室内湿度,使其降至70%以下,并抓好全生育期的呵护。
1、选用抗病品系:选用齐红、齐露、开杂2号、开杂5号、京欣、兴蜜。
2、种子消毒,培育无病壮苗。
3、实行轮做,合理施肥,减少氮素化肥用量,增施钾肥和有机肥料。
4、地表全面覆地膜并要增加通风调气,下降室内空气湿度至70%以下。
5、合理密植,科学整枝,避免密度过大,以下降室内小气候湿度。
6、科学利用杀菌农药。
西瓜炭疽病的治疗措施
1、《速净》50ml+《大蒜油》15~20ml兑水15公斤喷雾,3—5天1次,连用2~3次,病情抑制后,转为预防方案。
2、呵护地和露地在发病初期喷洒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56%嘧菌酯百菌清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混在一起喷洒。
3、此外,还可选用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2%抗霉菌素(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剂200倍液、2%武夷菌素水剂150倍液,隔7~10天1次,间断防治和治疗2~3次。
4、或20%氟硅唑咪鲜胺1000倍液、80%炭疽福美800倍液,或25%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每隔7天喷药1次,连喷3~4次,轮番交替用药,防效较好。
5、20%抑霉唑水乳剂800倍液对炭疽病特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