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梅长势枝繁叶茂,但是在杨梅的成长过程中,却又几种病害为害着其成长,那么今天小编和大家分享杨梅常见病害的防治和治疗对策;
杨梅褐斑病(杨梅叶斑病)
杨梅褐斑病是杨梅叶子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在我县杨梅产区普遍产生,而且为害越来越严重;发病树10月份开始落叶,严重影响树势,产量和质量;
症状:开始在叶面上产生针头大小的紫红色小点,以后逐渐发展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中间红褐色,边缘褐色或灰褐色;
防治和治疗对策:
(1)经过改善杨梅成长环境,增强树势!如使园地排水良好,并改善树冠光照条件;杨梅园要一年一次深翻,使土壤中含氧量提升,促使根菌活动,多施饼肥草木灰等农家肥,和肥力高等生物菌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时清扫落叶集中烧毁,减少病原菌;
(2)喷药保护;在5月中旬和7月上旬,各喷一次800倍70%的甲基托布津或1:2:200的波尔多液;
杨梅癌肿病
杨梅癌肿病俗称“杨梅疮”是杨梅小枝干及树干上的重要病害;病部肿大,出现表面粗糙的肿瘤,小枝被害后,出现小圆球肿瘤,在肿瘤以上的枝条死亡!在树干上出现大量肿瘤后导致全株死亡!
防治和治疗措施:
(1)药剂防治和治疗:3一4月,在肿瘤中的病菌传出以前,用刀刮除病斑,涂上200倍抗菌剂402,也可在病树主干分叉处挖一小孔滴入402药液;
(2)剪除病枝(要求新梢抽发前进行)并烧毁;
(3)在每次喷杀菌剂农药时都要喷湿枝干,在采摘杨梅时,不要穿皮鞋上树;
杨梅根腐病
杨梅根腐病是90年代在杨梅上发现的新病害;该病最显著的症状为地下烂根,引起地上部枝叶枯萎;经挖根解剖病组织的纵向感染次序是幼根嫩细根,根瘤→小根→大根→根颈→地上部。横向感染次是从髓心周围木质部向四周扩大;树体发病后枝叶急速出现青枯,树冠较小的盛产树从发病至全树枯萎死亡在高温夏秋天节仅几天时间,树冠高大的老树从发病到死亡也仅能维持1年左右时间!杨梅根腐病以盛果期树发病最多,以采果后的7一8月症状体现最快死亡率最高,管理精细,成长茂盛的树也同样患病死亡;
该病是由一种世界性分布真菌侵害危害(病原菌为座菌目的葡萄座腔菌)!
防治和治疗办法:
(1)园地选择,根据几处发病圆地调查,多形成在土壤沾重有机质量含量低的且易积水的低洼处,园地原植被作物都是圆毛草;因此在园地选择是要避开!
(2)药剂防治和治疗:根据试验,以株施0.5斤一1斤70%托布津或50%多菌灵防效好,具体对策是,杨梅树下翻松土壤,深度15一30厘米,范围为根颈至树冠滴水线下,将药剂均匀地撒施在松土上,然后再翻盖土壤!
(3)杨梅根腐病是由根部侵害发病,再导致地上部症状产生,一旦地上部症状形成(青枯)已属重病树,根据试验,重病树施药无防效,病情中等的有较好防效,轻病树的防效很理想;因此要根据土壤类型和树龄状况,勤检查,发现病株早防治和治疗,并以防为主,治早、治好、减少损失!
上面就是小编整理的杨梅常见病害的防治和治疗措施,想要吃上可口的杨梅,就要提前预防杨梅的病害;希望上文能够为您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