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斑病为哈密瓜普通病害,分布较广,多零星发病,病情较轻,对生产无影响。严重时病株率可达80%以上,使部分叶片染病坏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量和品质。
症状此病多在哈密瓜生长中后期发生,只侵染叶片。初期在叶片上产生褐色小点,以后发展成近圆形至不定形褐色坏死斑,大小差异较大,病斑边缘明显,常具有黄绿至浅黄色晕圈。一般见不到病斑上的霉层,仅在连阴雨或高湿的条件下产生暗灰色霉层,即病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病原CercosporacitrullinaCke.称瓜类尾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分生孢子梗束生,褐色,直或弯曲,无膝状节,不分枝,具隔膜0-4个,顶端平切,孢痕明显,大小为27.5-90μm×4.3-5μm。分生孢子无色,针形或鞭形,直或弯曲,具隔膜4-21个,大小为22.5-175μm×2.8-5μm。
发病特点病菌以分生孢子丛或菌丝体在土中越冬,病菌还可以厚垣孢子和菌核越冬。条件适宜时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飞溅传播,进行初侵染,发病后形成新的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温暖、高湿有利于发病。发病温度20-30℃,相对湿度90%以上,温度25-27℃和湿度饱和时,病害发生较重。生长中后期高温高湿,或阴雨天较多,或长时间闷棚,昼夜温差很大等均有利于发病。
哈密瓜褐斑病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哈密瓜褐斑病。
①重病地块实行与非瓜类、豆类作物2-3年以上轮作,控制发病。
②加强哈密瓜栽培管理,注意通风透气,科学施肥,适时灌溉,培育壮苗,发现病株及时拔除,采收后彻底清除病残体,减少田间菌源。
(2)药剂防治哈密瓜褐斑病。
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可选用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农利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40%福星乳油8000倍液,或6%乐必耕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保护地选用6.5%甲霉灵粉尘剂15kg/hm2喷粉防治。常用药剂敌菌灵、农利灵、福星、乐必耕、甲基托布津、大生、甲霉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