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百合属于多年生宿根植物,因药食两用,市场价格逐年上升,经济效益明显。因此,不少地方都在规模化栽培百合。下面介绍一组百合的种植技术,供大家参考。
栽培技术要点
选地 选择土壤肥沃、地势高爽、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砂壤土种植。前茬以豆类、瓜类或蔬菜地为好。栽培前亩施50—60kg石灰对土壤进行消毒。
整厢 地块消毒半月后开始精细整地,东西朝向起垄整理成面宽1.5米左右,沟宽30—40厘米,深40—50厘米的高厢,再把厢面土块耙细后,堆成中央高、边缘低的“鱼脊”面高厢。
施肥 随后,根据每亩腐熟土杂肥2000—2500千克、钙镁磷肥200kg、人粪尿250千克的标准,将3种肥料拌匀堆在一起发酵制成复合肥撒施。
播种 百合播种与大蒜栽培差不多,在起垄的1.5米宽的厢面上匀称点播5行,面上撒施备好的复合肥再平锄盖土,并始终坚持“鱼脊”面高厢。
田管 百合出苗后,不宜再进行深中耕锄草,以免伤到根系。对外露的百合要准时盖土覆盖,当苗高3至5厘米时,用稻草或秸秆等盖地表,防治和治疗土壤板结,同时可起到保湿、保肥和降温作用;苗高20厘米时,用尿素10—12千克、钾肥7.5—10千克混在一起施1次提苗肥。
打顶 百合发芽时应保留其一壮芽,其余除去,以免导致鳞茎分裂。小满前后,当苗高长至30厘米左右,准时摘顶,抑制地上一些成长,以集中营养物质促使地下鳞茎成长。
病虫 百合成长时期常遇的病虫害重要有地老虎、蚜虫和病毒病等。病毒病发病初期,可喷1.5%植病灵乳剂1000倍液,隔10天喷1次,连喷2—3次即可;如果遇上地老虎和蚜虫,每亩用辛硫磷0.5千克进行杀虫。
采收 立秋之后,待百合茎秆变黄、枯死时,可使用晴天准时采收,这时采收的百合鳞茎发育充分,产量高又耐贮藏。采收时.要挖出鳞茎,切去地上一些,并运回室内在清洁的河沙中贮藏,这样才能保证品质,不影响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