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兰瓜为葫芦科白兰属一年生匍匐或攀援草本植物,从美国引入此种植种,采用砂田小行棚加塑料棚室双覆盖促成种植较传统单用棚室或小行棚覆盖种植具有早上市、品质好的优点,而且还能有用避开病害高发期,从而加强经济效益,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白兰瓜棚室种植技术吧!
白兰瓜的成长习性
白兰瓜全国各地广泛种植,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也广泛种植,我国兰州居多,以兰州市城关区青白石乡的产品最为有名。性喜干燥,适宜在干旱地区栽培。兰州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中部,属于大陆性气候,雨量少,日照强,昼夜温度大,对于白兰瓜的成长和糖份积累十分有利。
白兰瓜的种植技术
l、选地整地:宜选用周边开阔,小气候优越的新砂地作种植用地。在上年秋按播种行施入底肥,用量为每亩施腐熟牛粪2000千克、磷酸二铵25千克、油渣或豆渣100千克、磷肥30kg,施入后整平整实,平覆砂石后喷足水分留待备用。
2、品系选择:小熟红瓤白兰瓜、大熟白兰瓜、黄河蜜等品系。大暑白兰瓜属厚度非网纹甜瓜,为重要种植品类。小暑白兰瓜,生育期11O天,因其上市早,种植面积颇大,但其品质远不如大暑白兰瓜。
3、棚室搭建:塑料棚室的跨度和长度依地块而定。一般宽度为3.5-5.5米,长度为70-90米,过长不利于管理。于播种前7-10天(2月25日左右)扣好棚室,以利地温回升,备足栽培行搭建小棚用的竹竿、薄膜,棚室用膜一般可利用两季。
4、适期播种:播种以3月初为宜,先将种子用纱布包好,用55摄氏度温水浸泡种子,使之在温水中自然冷却。12小时后,用清水冲洗,盛籽器具置于25-30摄氏度恒温下催芽,达到催芽标准后进行播种。每穴播2粒(若种子较珍贵也可选饱满种子l粒/穴),一般行株距为0.55-0.75×0.75米,密度为1300株/亩。播后立刻在棚室内按播行搭小行棚,并将薄膜拉紧压严。
白兰瓜的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播后10天左右开始出苗。一般2周左右即达苗齐。随着苗子长大,气温渐升,日间应对棚室通风换气。白天逐渐掀开棚室两端,夜间压紧,同时对小行棚的通风也要循序加大,一般将行棚内温度抑制在30-32摄氏度左右为宜,至苗龄“5叶期”,视天气状况可逐渐撤去小行棚。
2、辅助授粉:白兰瓜棚室种植采用孙蔓3—2—1整枝法。花期宜采用工人辅助授粉,以保证正常坐瓜。授粉一般在上午进行。
3、通风换气:通风时间和强度要按照白兰瓜不一样生育阶段和当日气象条件肯定。幼芽期正值早春,棚外气象要素多变,通风应小些,只是在晌午通风4-5小时即可。随着小苗成长,外界变暖,可逐渐增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
4、温度管理:一般要求白天棚内30-35摄氏度为宜,夜间最低温度不应低于15摄氏度。座果早先,为促使果实膨大和糖分积累,白天更应加大通风量,摄天气状况,白天可拉开棚室两端棚膜。后期高温天气甚至可在棚室两侧分段卷膜开通风口,夜间闭合。若遇连阴天,更要堤防延长通风时间,以下降棚内湿度。
5、适期采收:白兰瓜与黄河蜜同属于厚皮甜瓜中晚熟种,这两个品类从播种到采收共用120天左右。其中,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需55天,除了依据果实发育时间采收外,还可按照这两个品系成熟时的固有色泽采收。采收时可轻压脐部稍感有弹性外,还要特别小心果实触地个别的皮色。白兰瓜果实触地部皮色如果已转变为乳白色,富有光泽,黄河蜜转变为橙黄色或金黄色,果实就已充分成熟,即可采收。
白兰瓜病虫害防治和治疗
1、猝倒病:防治和治疗时应以培育壮苗为重要目标,并做好轮做倒茬,以提升植株抗性,也可用敌可松液喷根防治和治疗。
2、蔓枯病:发现病株应立刻用代森锰锌喷布全株,早先每隔5-7天喷一次,也可用福尔马林100倍液涂抹病处。
3、白粉病:一般多在甜瓜生育中后期发病,重要为害叶子,发现发病叶片就准时全面喷一次农药,可用50%可湿性多菌灵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布,也可用25%粉锈宁3000倍液防治和治疗。
4、蚜虫:可用蚜虫净烟雾剂防治和治疗,也可用1000倍液乐果液喷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