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为蔷薇科枇杷属植物,性喜温暖湿润,是亚热带常绿小乔木,高可达10米,在年平均温度12℃以上即能生长,树体耐寒性较强,秋冬开花。枇杷果实是由花托和子房共同发育而成,构造上是仁果类,由果梗、果皮、果肉、心皮和种子等组成。每个果实的种子数因品种,一般为1~8粒。枇杷果实是我国南方特产佳果,其成熟季节在晚春至初夏,正值一年中的鲜果供应淡季,加上果肉柔软多汁,甜酸适口,营养丰富,风味鲜美,因此很受消费者欢迎。枇杷除了供鲜食外,也是加工的良好原料。我国生产的枇杷糖水罐头,在世界上很受消费者青睐。此外枇杷也可加工果酱、果胶和枇杷酒,另外也可制枇杷膏或枇杷露供药用,有润肺、止咳、健胃、清火之功效。我国主要栽培的枇杷品种有解放钟、长红3号、洛阳青、太城4号、森尾早生、白梨等。
一、贮藏特性
枇杷很不耐贮藏。在室温下存放20天,果实即大量腐烂,失去食用价值和商品价值。
枇杷无后熟作用,所以要在它基本完熟时采收。采收过早会影响果实的品质和产量,采收过迟则影响果实的耐藏性,而且易遭受机械损伤。
二、贮藏病害
枇杷炭疽病:该病主要为害成熟果实,引起贮运过程中的损失;初发生时在果实上发生淡褐色圆形小病斑,以后病斑逐渐扩大,果面凹陷,表面密生黑色小点,天气潮湿时溢出粉红色粘质物并蔓延至全果,致使全果腐败呈暗褐色,最后病果僵缩成僵果挂在树上或落于地面,不堪食用。病原为炭疽菌,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为害严重。
枇杷灰斑病:主要为害叶片,偶见侵染果实。受害果实产生紫褐色圆斑,后期病部凹陷,散生小黑点。病原为枇杷大斑盘多毛孢菌和烟色盘多毛孢菌。
三、贮藏工艺
枇杷成熟的标志是果实充分长大,果面和种子充分着色,果肉组织软化、含酸量降低和糖分迅速增加。枇杷花期长,要分期分批进行采收。枇杷果肉柔软多汁、皮薄、易脱毛,易被碰伤而降低贮藏性能和商品性。采果用的篮、箱要衬垫草纸或其他柔软材料,要有果梯和采果钩。工人采收前把指甲剪平,采果时要手摘果柄,防止触摸果面,并轻放轻拿、浅装轻挑,以防止碰压。外运和出口的果实,在果园就地选果、包装,减少机械伤和绒毛脱落。套袋的果实最好连袋运回室内打开分级包装。
枇杷采收后,首先要把受伤果、落地果、裂果和病虫害果挑选出,然后分品种、分等级进行包装。贮运包装的容器,常用的有竹箩、木箱、纸箱等。木箱高26厘米、长45厘米、宽33厘米,每箱装果20公斤左右。台湾省台中县外销枇杷是采用纸质子母箱包装,先将果实按1公斤顺序排列于小纸盒中,然后在每个母箱中装入10小盒。
枇杷不耐久贮,鲜果应及时销售或加工。贮藏库温要稳定在5℃左右,并注意通风和保持一定的湿度。可用冷库降温,塑料薄膜保湿。通风时注意保持二氧化碳和氧气的浓度(各保持2%~3%左右),也要注意控制乙烯浓度。冷藏的时间不宜过长,以免风味变淡。从冷库中取出后,要抓紧销售。莆田果农是少量贮存于缸中,底层铺上松针,迟熟的山里本贮藏一个月,外观仍很新鲜。
枇杷果实最好以船或火车运输,以防震动碰伤,装卸中要轻拿轻放,不得摔跌。有条件的,尽可能采用低温(10℃左右)运输,或空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