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样式
棉花140厘米1带,大、小行种植,大行行距80厘米,小行行距60厘米。地芸豆大行距110厘米,小行距30厘米。
二、产量效益
一膜两用,投资用工少,经济效益高。亩地芸豆产量950公斤,春棉亩产量350公斤。
三、栽培技术
(一)地芸豆
1.整地。3月中下旬造墒后进行精细整地,使土壤上虚下实,结合整地每亩底施腐熟鸡粪1000公斤、碳铵10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硫酸钾15公斤。
2.种植形式及管理。选早熟、高产地芸豆2、3号品种。采用大小行种植形式,大行距110厘米,小行距30厘米,株距10厘米,每亩用种6.0公斤,随播种随铺盖地膜。出苗后依温度适时插空放风、放苗,坐荚后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在结荚中后期再结合浇水追施同量尿素一次。并注重病虫害的防治。
3.采收:豆角采收全生育期二次。6月上中旬收完。
(二)棉花
1.种植形式。棉花应选用高产、早熟、抗虫品种,如新棉33B、DP99B。140厘米一带,大、小行种植,大行行距80厘米,小行行距60厘米,株距27厘米,每亩留苗3500株,4月25~30日播种,用种量1.5公斤,棉花在地芸豆大行距(110厘米)中插种两行,距地芸豆25厘米,棉花行距60厘米,采用地膜上打孔穴播。
2.田间管理。棉花出土后采取一疏二间三定苗的原则,留壮去弱,做好查苗补苗。为控制棉株疯长,要进行全程化控,掌握在初蕾期亩用缩节安1~1.5克,初花期2~3克,盛花期4~5克进行喷施,不得重喷或漏喷;合理整枝,每株留果枝13~14个,及时去掉疯杈,适时打顶尖,摘除底部老叶,改善通风透光,减少脱落,烂铃。打顶掌握“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最晚应在7月20日前全部打顶。掌握下部果枝留2~3个果节,中部留3~4个果节,上部根据长势留果节的原则分期打群尖。根据地膜棉发育早、生长快、蕾铃多,需肥高峰期提前,需肥水量增加的特点,应掌握重施早施花铃肥,追肥要开沟埋施,并结合浇水,以发挥肥效。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地膜棉根系分布浅对干旱敏感,要浇好初花水,结铃盛期水和后期水,以防早衰。同时及时防治病虫害。蚜虫可用吡虫啉进行防治、棉铃虫可用溴氰菊酯等进行防治。(邯郸市农业局)作者:牛建国黄瑞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