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小麦全蚀病防治措施

时间 : 2023-06-17 投稿人 : 晗青 点击 :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生长中一种毁灭性病害,主要危害小麦根部和茎秆基部。现已成为小麦生产的大敌,可达30%~70%甚至绝产,小麦感病越早,产量损失越大。

小麦全蚀病防治措施 | 植物病虫害

一、发病特症 :它是一种典型的根病,病菌只侵染根部和茎基部15厘米的1~2节处。幼苗发病后,植株矮化,下位黄叶多,分蘖减少,类似干旱缺肥状,初生根(种子根)和根茎变成灰黑色,重病株的次生根也局部变黑,严重时造成全株连片枯死。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 变黑。抽穗灌浆期病株出现“白穗”,病根变黑,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易于拔起,但不易倒伏,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这是成株期所特有的症状。

小麦全蚀病也可随水流传播,多雨,高温,地势低洼,麦田发病重。早播、冬春低温、成熟期受干热风侵害以及土质疏松、瘠薄、碱性、有机质少,缺磷、缺氮的麦田发病均重

小麦全蚀病有明显的自然衰退现象,特别是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地区,可见有病害上升期、高峰期、下降期和控制期等明显的不同阶段,只要病害到达高峰后,继续实行小麦、玉米种植制度,病害就会出现下降现象,一般再经1-2年后病害就自然得到控制,至于出现自然衰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土壤中拮抗微生物群逐年得到发展有关。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无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方要初侵染源。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株死亡。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利于病害发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

三、防治措施

(一)农业防治措施

1.深耕深翻。小麦全蚀病的寄居菌以菌丝遗留在土壤表层,深翻土层,把细菌深埋地下,会有效杀死细菌。

2.减少菌源。对于零星发病区,坚持就地封锁,就地消灭。发病田要单收单打,所收小麦严禁留种,且麦秆、麦糠不能直接还田,最好高茬收割,然后把病茬连根拔掉焚烧,不能沤肥用,以尽量减少菌源。

3.合理轮作。对于严重发生小麦全蚀病的地块,可实行轮作换茬,推行麦菜、麦棉等轮作,以切断全蚀病菌源积累,控制病情的发展。

4.合理施肥。底肥增施有机肥、生物肥,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化肥施用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

(二)药剂防治措施

1、土壤处理。播种前可亩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2-3全面质量管理公斤拌细土20~30公斤,耕地时均匀撒施,如防治地下害虫,可与杀虫剂混用,要求随撒随耕。

2、浸拌种。可用12.5%全蚀净(美国孟山都公司生产),亩用量20克,拌8~10公斤种子,闷种6~12小时,晾干后播种。

3、在小麦拔节期间,每亩用15%粉 锈宁可湿性粉剂150-200克,或20%三唑酮乳油100-150毫升,兑水50-60千克喷浇麦田,防效可达60%左右,加入600-800倍粮食专 用型“天达2116”可明显提高防治效果。

4、药剂灌根。小麦返青期,施用蚀敌或消蚀灵每亩100~150毫升、对水150千克灌根。

用以上预防方法连续使用2~3年便可从根本上达到基本消除小麦全蚀病。

相关文章

  • 立枯病与猝倒病的区别和防治
    立枯病与猝倒病的区别和防治

    立枯病与猝倒病是蔬菜苗期的两大病害,主要危害黄瓜、番茄、茄子等蔬菜。这两种病菌都危害植株的茎基部,植株发病症状相似,所以不易区分。现将这两种病害的不同点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区别1、病状。较显著的特点是立枯病是站着死,而猝倒病是幼苗猝倒而死。立枯病开始产生椭圆形不规则的暗褐色病斑,后来病斑扩大,...

    576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种植知识
  • 番茄晚疫病的介绍及防治方法
    番茄晚疫病的介绍及防治方法

    晚疫病菌侵入番茄叶片后,形成灰绿色或暗褐色的病斑,与健部界限不明显,多雨时病斑上会产生白色霉层。遇连续晴天,病叶干枯呈褐色、变脆、易裂开。晚疫病菌侵入茎和果实后,出现的病斑与叶片上的一样。在茎和叶柄上形成暗褐色模糊不清的病斑,并产生白色霉层。绿色果实受害后,形成暗褐色或茶褐色稍下凹的病斑。通气不良或...

    2374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棉花病害防治应从苗期抓起
    棉花病害防治应从苗期抓起

    种子严格消毒 大力提倡购买选用泡沫酸脱绒、精选、使用高效杀菌剂和杀虫剂包衣,质量好的包衣种子;凡是没有使用包衣种子的棉田,所用棉种也必须使用高效杀菌剂进行拌种闷种或浸种。适时播种 一般棉田,当4厘米地温稳定在14摄氏度时播种为宜。碱地棉田5厘米地温稳定在15~16摄氏度时播种为宜。加强棉花苗期田间管...

    2417 农药使用教学 植物病害与病因
  • 桃树黄叶病咋防治?
    桃树黄叶病咋防治?

    据有关专家介绍,桃树缺铁可引起黄叶病,病症多从4月中旬开始出现。发病初期,新梢顶端嫩叶变黄,而叶脉两侧仍绿,下部老叶也较正常。随着新梢的生长,病情渐重,全树新梢顶端嫩叶严重失绿,叶脉呈浅绿色,全叶变为黄白色,并可能出现茶褐色坏死斑。6、7月份病情严重时,新梢上部叶形变小,且有早落现象。7、8月份雨季...

    2797 果树种植知识 蔬菜种植指南
  • 温室茄子萎蔫死亡防治
    温室茄子萎蔫死亡防治

    温室茄子发生萎蔫死亡,特别是未嫁接的茄子发病比较严重,这种现象多为枯萎病、黄萎病和根腐病等所致,菜农朋友要对症用药,及时防治。一、茄子萎蔫病因茄子黄萎病 该病是比较难治的病害,在西红柿、辣椒、马铃薯上也可发生。在叶片上,初期是叶脉间发黄。逐渐变褐,边缘枯死或全叶枯黄,叶片好像“花皮西瓜&...

    1168 农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葱蒜类蔬菜疫病的防治技术
    葱蒜类蔬菜疫病的防治技术

    疫病是韭菜的重要病害,还可为害葱、蒜等作物。主要为害假茎和鳞茎,叶片、花类、根也可被害。患部初呈暗绿色水渍状斑,当病斑扩展到叶片的一半时,呈湿腐、叶、薹下垂。鳞茎受害,根盘处呈水渍状浅褐色至暗绿色腐烂。根部受害,根毛少,变褐腐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稀疏霉层。高温(25—32℃)、高湿...

    793 种植科普 种植指南
  • 蕨菜灰霉病如何防治
    蕨菜灰霉病如何防治

    蕨菜别名蕨菜、拳头菜、龙头菜、如意菜、狼萁等,属凤尾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食用部分为由叶芽生长出来未开展的羽状叶和幼嫩叶柄,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野生山菜,有“山菜之王”的美称。蕨菜种类很多,不同的地区品种各有特色,一般按产地可分为以下几:1)河北承德蕨菜 河北承德蕨菜是河北省著...

    2856 种植科普 粉剂 蕨菜 灰霉 灰霉病
  • 甜椒抗病毒高产栽培技术
    甜椒抗病毒高产栽培技术

    病毒病是甜椒生产中的常见病害,尤其是遇到高温干旱,极易诱发病毒病的发生和蔓延,一旦发病会造成大量落花落果落叶,产量明显下降。有效控制其危害已成为延长甜椒生长期、提高甜椒产量的一项关键措施。1选用抗病、耐病、高产品种,搞好提纯复壮生产上通常选用中椒4号、中椒7号等优良品种,由于甜椒品种间对病毒的抗性耐...

    1928 种植科普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蔬菜少病害 把好预防关
    蔬菜少病害 把好预防关

    近几年来,由于大棚生产中死棵现象、烂花烂果等各种病害逐年加重,病害发生时即使多次用药也难彻底治愈,令菜农十分头痛。那么,怎么做好大棚蔬菜定植时期的这些病害的防治呢?专家建议:把好幼苗定植时期的病害预防第一关。一、土壤处理1、高温焖棚拔园后,大棚种植下茬作物前,趁着大棚内土地尚处于空闲时,应抓紧深翻耕...

    52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
  • 预防及应对农药药害的方法
    预防及应对农药药害的方法

    一、药害农药使用不当对作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即为药害。药害有:急性的药害、慢性的药害和残留药害。1.急性的药害一般在喷药后2-5天出现严重的数小时后即表现出症状。如:种子发芽能力下降发根少子叶叶片有灼伤、变黄、严重时产生叶斑、调萎、畸形。这样的植株生长的叶片、花、果都少。有时幼嫩组织发生褐色焦斑、徒长乃...

    1208 农药名字 植物杀虫药有哪些
  • 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近几年,江苏省邳州市及周边地区杨树新造林病害发生严重,成活率较低,有的地块甚至全军覆灭。通过对近20余个苗圃近10万株杨苗和部分新造林的调查发现,造成杨树新造林发病、死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密度过大:绝大多数农户没有按标准化育苗操作规程育苗。由于近几年杨树苗木价格持高不下,一些苗圃和育苗户...

    2607 种植技术大全 种植指南
  •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技术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防治技术

    辣椒细菌性斑点病主要危害辣椒果实、茎和叶片。病初叶片上出现褐绿色小斑点,后扩大,变成褐色,周围稍隆起,中心为灰色,茎和果梗上也出现病斑。夏季多雨时易发病。辣椒细菌性斑点病病菌附着在种子上传播,防治应严格消毒种子。发病初期选用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5000倍液、2%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0~400...

    579 农药使用技术 种植病虫害原因
  • 葡萄霜霉病及其防治
    葡萄霜霉病及其防治

    霜霉病是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它主要危害叶片,常常造成大量叶片干枯脱落,严重削弱树势,致使葡萄果穗不能正常发育,甚至不能成熟,使之当年减产,同时枝条成熟不良,易受冻害,影响下年产量。应引起足够重视。一、病害症状葡萄霜霉病病菌可以侵染枝蔓、果穗、叶片等所有绿色幼嫩组织,但以危害叶片最重。1、叶片。发病初...

    806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英文
  • 苹果病虫害药剂防治要抓的关键时期
    苹果病虫害药剂防治要抓的关键时期

    一、病虫发生初期防治病虫分为初发、盛发、末发3个时期。其危害范围有点片生和大面积发生之分。病害应在初发阶段或发病中心尚未蔓延流行前防治,虫害则应在发生最小、尚未开始大量取食之前防治。把病虫控制在初发阶段和点片发生阶段。二、病虫生命活动最弱期防治害虫宜在3龄前防治,此时虫体小、体壁薄、食叶量小、活动较...

    1262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技术
    十字花科根肿病防治技术

    根肿病病原是芸苔根肿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在有自由水的条件下,游动孢子由根毛侵入寄主细胞内,刺激薄壁细胞分裂、膨大,致根系形成肿瘤。病株叶色变淡,凋萎下垂,根部肿大呈瘤状。主根上的瘤多靠近上部,球形或近球形,表面凸凹不平,粗造,后期表皮开裂或不开裂;侧根上的瘤,多呈圆筒形,手指状;须根上的瘤,数目可...

    720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