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大棚花卉灰霉病的防治

时间 : 2023-01-23 投稿人 : 誉乐 点击 :

灰霉病是大棚花卉的重要病害,主要危害花卉的花、果及叶片。在花卉的生长季节常伴随发生,尤其在冬春棚室生长期间。如果放松管理,更有利于该病的发生和流行,严重时可引起大量落花落叶,影响植物开花,降低观赏价值。

病原及发生条件:灰霉病由半知菌亚门灰葡萄孢菌引起,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及菌核附着在病残体上,或遗留在土壤中越冬。该菌发育适温10℃至32℃,最低4℃,相对湿度要求保持90%以上。由于春季气温适宜,棚内湿度大,如放风不及时,是造成发病较重的主要原因。病害主要症状:病菌从萼毛、花梗的气孔或伤口处侵入,向果梗上蔓延,果皮呈灰白色水渍状软腐,湿度大时果面产生大量灰色霉层,病花落到叶面上,易引起叶片发病,形成着生灰霉的大圆斑。烂花、烂果落到茎上引起茎部腐烂,严重时植株枯死。如菊花叶受害时,叶片边缘呈褐色斑,表面略呈轮纹波皱,叶柄和花柄先软化,然后外表腐烂,倒挂金钟叶受害时,病叶出现水渍状斑点后渐变成黑褐色,并腐烂。此外,非洲菊、仙客来也易受危害。

 防治方法

 1.种子消毒。为杀灭附着在花卉种子表面的真菌,种子可用10%磷酸三钠液浸20分钟,流水冲洗40分钟后使用。也可用52℃温水浸种30分钟,晾干后备用。

 2.客土栽植。病菌主要在土中越冬,因此,无论是园栽还是盆栽,一律要求土壤是无病新土,并对盆土、花盆、种球进行消毒。

 3.合理施肥。尽量施用腐熟的有机肥料,增施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注意控制氮肥用量,防止徒长而加重病害。

 4.棚内管理。及时摘除病叶、病花病果及黄叶,保持棚内干净,做到通风透光好。高温闷棚抑菌。生长前期及发病后,适当控制浇水、适时晚放风。提高棚温到33℃,这样不利产生分化孢子。降湿度减少棚顶及叶面结露。

 5.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可用45%百菌清烟剂,或15%速克灵熏3至4小时(每亩大棚250克)。也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每亩大棚1公斤)于傍晚喷撒。喷雾法可采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每10天喷雾1次,连喷2至4次(间隔期7至10天)。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施50%速克灵1000倍液,或50%多霉灵1000 倍液,每隔7天交替使用,连续2至3次,均能有效地控制灰霉病的发生。

相关文章

  • 异噁草松中毒急救
    异噁草松中毒急救

    中毒状况:药液接触眼睛会使角膜暂时不透明,肺部有异常反应。急救治疗:如误食,不要催吐,应使病人静卧勿动,请医生对症治疗。注意事项:[1]此药在土壤中的生物活性可持续6个月以上,施用此药当年的秋天(即施用后4-5个月)或次年春天(即施用后6-10个月),都不宜种植小麦、大麦、燕麦、黑麦、谷子、苜蓿。施...

    2273 农药使用技巧 种植病虫害原因
  • 玉米粗缩病发病原因防治
    玉米粗缩病发病原因防治

    玉米粗缩病是一种由灰飞虱传播的病毒病,对玉米的产量影响很大,一般减产2至3成,严重的将会达5成以上,甚至绝收。近年来,由于灰飞虱数量增加、带毒率升高,该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并呈继续加重的趋势。  一、症状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感染发病,以苗期受害最重,5至6片叶即可显症,开始在心叶基部及中脉两侧产生透明...

    2474 农业种植教程 种植方法
  • 杨树三种常见病的防治
    杨树三种常见病的防治

    近日,本报科技110热线接到读者电话,咨询杨树的常见病及其防治方法。为此,记者采访了本报专家顾问团的有关专家。据专家讲,杨树常见病主要有溃疡病、黑斑病和叶枯病。一、杨树溃疡病。主要发生于苗木移栽过程中,5月为发病高峰期。该病主要危害树干的中部和下部。发病初期树干出现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带臭味的液体,...

    107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灾后花卉虫害多防治措施要跟上
    灾后花卉虫害多防治措施要跟上

    根腐病(枯萎病)症状:根茎和根部被水浸、嫩叶失去生机而枯萎,根茎除表皮外,都会软化腐烂,根褐变、腐烂,根茎内部只剩纤维质,根腐病通常侵袭幼苗、新移植的植株或不耐荫植物。防治:1、随时通风,减小湿度。2、发现病株,立即烧毁,以防污染。3、发病初期,地上部分每隔10天喷50%退菌特1000倍液,70%甲...

    933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种植病虫害原因
  • 菜用枸杞的病虫害防治
    菜用枸杞的病虫害防治

    一提到枸杞人们联想到的便是红红的枸杞子,很少有人知道还有一种可食其嫩叶的菜枸杞。 菜用枸杞为茄科落叶灌木,株高1m。枝条细长,长弯曲或俯垂,幼枝有棱角,外皮灰色,无毛,通常具短刺,生于叶腋。叶互生或簇生于短枝上,叶片卵形、卵状菱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花常1-4朵簇生于叶腋,花萼钟状;花冠漏斗状,淡紫...

    2344 种植技术 种植技术大全
  • 温棚西葫芦蔓枯病药剂防治技术
    温棚西葫芦蔓枯病药剂防治技术

    一、发病规律与症状:该病主要以分生孢子器或子囊壳随病残体存在于干土中或架材上,条件适宜时靠灌溉水、雨水、露水传播蔓延,从伤口、自然孔口侵入,种子也可带菌,引起发病。当温度在18℃—25℃,相对湿度在80%以上,土壤持水量过大时发病严重。特别是开始采瓜,下部老叶造成大伤口后,温棚内通风不良时更易发病。...

    385 果树种植技术 农作物种植管理
  • 茶园优化的农药使用技术
    茶园优化的农药使用技术

    优化的农药使用技术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要根据防治对象和农药的性质对症下药。1、咀嚼式口器的茶树害虫。应选用有胃毒作用的农药,如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辛硫磷、敌敌畏等;2、刺吸式口器害虫。应选用触杀作用强的农药,如马拉硫磷和溴氰菊酯等;或内吸性农药,如吡虫啉。3、螨类。应选用杀螨剂,特别是杀卵力强...

    1818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
  • 茄子雨季易发病的综合防治
    茄子雨季易发病的综合防治

    茄子,又称“茄”,别称“落苏”,是为数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见的家常蔬菜。茄子根系发达,深可达1m以上,主要根群分布在30~33cm土层内。木质化相对较早,再生能力稍差,不定根发生能力也弱。在温室栽培中,分枝习性任其自然生长,会构成室内阴...

    1958 茄子 种植教学 病害 柱头 黄萎病
  • 秋季花卉主要病虫发生预测及防治
    秋季花卉主要病虫发生预测及防治

    花卉在栽培过程中,容易遭受多种病虫的为害,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和观赏价值。据调查,近期发生的主要病虫有:粉虱、蚧壳虫、炭疽病、菊花黑斑病、蚜虫等。近期天气有利于这些病虫的发生和发展,预计上述病虫将中等至偏重发生。粉虱该虫为害多种花卉种类,尤以一品红受害最重。近日调查一品红、小天使、叶牡丹、瓜叶菊等花卉...

    388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茶树地衣和苔藓防治方法
    茶树地衣和苔藓防治方法

    症状 地衣、苔藓分布在全国各茶区。主要发生在阴湿衰老的茶园。地衣是一种叶状体,青灰色,据外观形状可分为叶状地衣、壳状地衣、枝状地衣3种。叶状地衣扁平,形状似叶片,平铺在枝干的表面,有的边缘反卷。壳状地衣为一种形状不同的深褐色假根状体,紧紧贴在茶树枝干皮上,难于剥离,如文字地衣呈皮壳状,表面具黑纹。枝...

    698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芝麻花叶病的防治方法
    芝麻花叶病的防治方法

    分布与为害: 主要发生在河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芝麻产区。有普通花叶型和皱缩花叶型两种。由芜青花叶病毒(TuMV)和一种球状病毒(CMV)单独侵染或混合侵染所引起。流行年份,能引起芝麻80%的产量损失。 症状/形态特征: 病株新生叶变小,皱缩并扭曲呈畸形,有的出现花叶,有的叶脉坏死,节间缩短,...

    583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说明
  • 沙糖桔秋稍应注意的病虫害
    沙糖桔秋稍应注意的病虫害

    沙糖桔秋稍生长期及秋梢转绿老熟期的注意事项:一、八月份:即秋梢生长期。这个时期要注意:1、结果树立秋前后放秋梢。2、果多树弱,叶少的树,在放梢前后根据树体挂果及叶色再补施一次速效肥。3、放梢期间注意保持柑园土壤有足够的水份。遇高温干旱则应晚灌早排。4、放梢后自剪前适当疏去部分过多过密过强过弱的新梢,...

    2717 农作物种植技术 果树种植教学
  • 高产、抗病、优质芝麻---中芝12
    高产、抗病、优质芝麻---中芝12

    中芝12系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从国外引进的芝麻品种"CLSU-9"作母本、以"宜阳白"作父本杂交,经多代定向选择育成,于2003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特征特性:该品种为单秆型,每叶腋三花,蒴果四棱。植株较高大,株高一般160厘米左右,高可达2米以上。叶色绿,叶片较大,叶柄较长,...

    2354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仙客来枯萎病
    仙客来枯萎病

    症状①从植株距地面近的叶始发,叶变黄枯萎,逐渐向上蔓延,除顶端数片完好外,其余均枯死。②剖开块茎,维管束变褐。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粉红色霉层,即病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原:Fusariumoxysporum(Sch1.)属半知菌亚门真菌。传播途径①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随病残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

    2668 病虫害防治 农药
  • 种桃树侵染性流胶病的防治
    种桃树侵染性流胶病的防治

    是由子囊菌亚门的一种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枝干。在1年生嫩枝上发病时,最初以皮孔层为中心产生小突起,以后形成直径1~4毫米的瘤状突起物,当年不流胶。到翌年4月上旬,瘤皮开裂,溢出树脂,初为无色半透明稀薄而有黏性的软胶,不久转为茶褐色,质地变硬为结晶状,吸水后膨胀成为胶体。枝条表面粗糙变黑,并以瘤为...

    2715 农作物种植搭配禁忌 枝条 桃树 枝干 孢子 病菌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