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松是五河县双忠庙镇乔庄村人,今年27岁。1999年从安庆建筑学校毕业后,在五河、宿州等地当过小工、干过苦力活。2002年,他来到江苏常州一家装饰材料公司做销售,5年来尽管跑遍了大江南北,但始终没忘记家乡的一草一木。乔松说,最令他挥之不去的,是家乡的贫困和过年后一批批年轻人出门打工的场景。《详细内容》 | |||||
安徽可以考虑在传统粮食作物基础上,增加市场需求多的蔬菜经济作物,辣椒在国内各地市场需求很大,还可加工为辣椒酱、辣椒素等,效益很好。
这是我在外打工了解的信息,产生一些不太成熟的想法,希望能为家乡经济振兴尽点绵薄之力。 安徽五河县人:乔松 | |||||
安徽辣椒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 安徽省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辣椒生长。淮北地区适宜干椒的种植,淮河以南则是鲜食椒生长的天堂。 从技术水平上看,安徽省和江苏、湖南、四川在鲜食椒品种的选育上处于全国前列。 从市场需求上看,安徽省本来就是辣椒消费大省,同时也靠近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地区,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安徽省辣椒产业位居全国前列 目前安徽省辣椒种植面积有80万亩,其中60%为大棚栽培。安徽省每年干辣椒和辣椒粉出口创汇300~400万美元。萧县、砀山的辣椒制种闻名全国。 抓住机遇实现订单生产 现在安徽省高效蔬菜产业发展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外不少超市在安徽建立了蔬菜采购基地,安徽省很快将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菜园”。《详细内容》 | |||||
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许多地方在发展辣椒产业过程中,没有严格的标准要求,可以说是从原料生产到销售都尚未形成标准化生产经营模式。目前不论是单个的农户还是政府对资金的投入都不足,资金投入的不足和基层农技推广部门的薄弱导致全省并没有形成一条龙的辣椒技术服务体系,辣椒产业也就不能够做大做强。 菜用椒市场风险大 2005年年底,在所有的农产品中,辣椒可谓是爆了“超级冷门”,辣椒价格一路攀升,由每公斤10元一直升到每公斤20元。今年辣椒主产区的种植面积普遍扩大。目前辣椒价格偏低:统货徘徊在1.2-1.6元/公斤,精品椒(杭椒)维持在8元左右/公斤。因此,在是否大面积扩种辣椒的问题上,需要理性对待。 棚形结构急需改造 辣椒产业要继续保持高效益必须从技术上进行更新,目前大棚的棚形结构极大的限制了内部作物种类的多样化,而且内部空间小,保温性有限度,达不到上市的最早化和产品的标准化,影响了产量和效益,必须进行棚形结构的改造,改造后辣椒能实现高架栽培,分层采收,产品标准化,实现产量和效益的最大化,解决辣椒生产的瓶颈问题。《详细内容》 | |||||
双管齐下促产业做大 要想做大辣椒产业,政府必须在资金的投入和科技资源的整合上下功夫。政府若对辣椒产业每年能有600万元的投入,就可以带来数亿元的经济效益。另外,政府应该拿出专项资金用于辣椒品种的选育,产地扶持和深加工能力的提高。 蔬菜设施栽培期待扶持 期待省里出台优惠政策,大力扶持蔬菜设施栽培,争取两年内使辣椒设施栽培比例由目前的60%提高到75%。把小辣椒做成大产业,还要注重技术队伍的培养。集中有限的资金进行扶持推动,把资金用在创新点上,以产生高的效益。 种植户希望有农业保险 辣椒价格的差异很大,反季节销售的辣椒高的时候能卖到10元/公斤,低的时候只有1元/公斤,如果行情好,收入还不错,遇到行情不好,就会亏本。另外,辣椒受气候影响很大,尤其是发生冰雹、霜冻、台风等天灾时,损失惨重。希望政府能够对种植业实行农业保险,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降低融资门槛 目前制约辣椒产业化进程最大的难题是资金短缺,尽管近年来政府和金融部门加大了涉农资金的投放力度,但由于门槛较高,农业产业化企业只能望门兴叹,进而造成支柱产业向边缘产业延伸速度缓慢。《详细内容》 | |||||
记者冯长福、喻寒松、宣继琴、姜红,实习生陈辉,通讯员王连新共同采写 | |||||
本专题内容由《安徽日报·农村版》提供,联系电话:0551-2832670 (农业周刊)
专题制作:植物资料网果蔬频道 联系电话:010-82856458-8121 刘登亮 果蔬频道QQ群:21053211 |
专题头条
时间 : 2023-04-16 投稿人 : 花妍巧语 点击 : 次
上一篇:早春番茄病毒病的防控 下一篇:怎样避免买到假劣种子?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