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早防夏谷锈病

时间 : 2023-01-06 投稿人 : 米林 点击 :

一、症状及发病规律

早防夏谷锈病 | 植物病虫害

谷锈病以叶片受害为主,叶鞘也可发病。发病前期叶片不规则分布着大量铁锈色、近圆形夏孢子堆,破裂后产生锈粉状夏孢子。后期散生灰黑色椭圆形小斑点,即冬孢子堆。重发时叶片干枯,子粒秕瘦,甚至整株枯死。

病菌以病残体上的冬孢子越冬,夏孢子也可以越冬,越冬的夏孢子在潮湿环境或土壤内可存活8~11个月。谷锈病田间始发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8月中旬进入盛发期,8月底9月上旬进入盛末期,此时病株率、病叶率分别达顶峰,而严重度急骤上升,至9月中下旬,田间出现枯叶及枯死株,倒折严重。

二、发生原因

夏谷锈病流行与当年7~9月降雨量成正相关。如7~8月雨量适中,9月上旬有30毫米以上降雨,灌浆初期将呈重发生,反之则轻发生。低洼、沟谷、潮湿地块发病重,山坡、干燥的梯田发病轻,且有自沟谷向山坡发病程度逐渐减退的规律。田间密度大,长势好的发病重,密度小、长势差的发病轻;水肥条件好的发病重,反之发病轻。品种间抗病程度不同,如豫谷2号、高39等抗病性较好,青到老、长农10号、冀谷11等抗病性差。

三、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这是防治谷子锈病的主要途径,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和杂交组合,例如选用豫谷2号、高39等抗病品种。

2.消灭初侵染源和早期发病中心。7月中下旬,及时进行田间调查,发现发病中心,及时用化学药剂消灭发病中心;秋后和冬季将带病谷草清除并焚烧,田园清洁后实行深翻土壤,以减少和控制侵染来源。

3.合理灌溉和施肥。及时排除田间积水,控制后期不适当的灌溉及增施钾肥等对防治谷锈病的发生均有较好效果。

4.加强药剂防治。一般年份在8月上中旬发病初期亩用20%三唑酮乳油50~70毫升对水50公斤进行防治。大发生年在第一次施药后10~15天再施一次药,可有效控制病情发生。

相关文章

  • 杨树苗木锈病防治方法
    杨树苗木锈病防治方法

    (l)合理密植,控制灌水和施氮肥量,增强苗木抗病力。 (2)防治时间应适时早防,自发病初期(6月份)每10—15天喷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或敌锈钠200倍液。 (3)用20%粉锈宁乳剂200ppm防治效果显著,施药间隔在25—30天左右。一般施药三次可有效地控制锈病危害。( 来源:《农民致...

    799 种植知识 农业种植方法
  • 贴壁菇的出现原因与预防
    贴壁菇的出现原因与预防

    贴壁菇生长在瓶壁(培养袋)与培养料之间,一般菇体较小,没有商品价值,但贴壁菇在生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营养物质和水分,使栽培袋表面的子实体不能正常生长或生长缓慢,严重者栽培袋表面不形成子实体原基。形成贴壁菇的主要原因是:培养袋装得太松或不匀,培养袋(瓶)与培养料之间有空隙;培养料含水量低,菌筒收缩,培养...

    1335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教学
  • 科学使用农药提高防治效果
    科学使用农药提高防治效果

    在农药使用过程中,有的农民常常抱怨药不好、防效差,甚至还产生药害,这除了可能购买和使用了假冒伪劣产品外,很多时候是因为不懂科学使用农药所造成的结果。很多大公司以优质高效作为打造产品的目标,高标准、零缺陷,视质量为生命,产品在出厂前都做了严格的质量检验,有些生产企业为了保证药效和避免药害,还设立专门的...

    2330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 桂花叶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桂花叶枯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

    症状:发病初期,叶尖或叶缘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灰褐色斑块,边缘深褐色,后随着病情蔓延发展,斑块上出现细小的灰黑色霉点,并相互交错融合,造成叶片组织大面积坏死,干枯苍白,光合作用受阻,生长势减弱,开花稀疏,甚至植株僵死。高温、高湿、通风不良的环境下,发病较为严重。防治方法:1.加强栽培管理,切忌偏施氮...

    1281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种类
  • 大棚黄瓜病害防治措施
    大棚黄瓜病害防治措施

    一、黄瓜霜霉病。1.症状:主要危害叶片,在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病斑,病斑呈多角形,后为淡褐色,潮湿时病斑上生长黑色霉层。病叶由中下部向上发展,严重时全株叶片干枯。2.防治方法:(1)选用抗病品种。主要是长春密刺、津春3号。(2)生态防治。上午棚温应保持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60%~70%。...

    2217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
  • 种桃树之桃细菌性穿孔病防治
    种桃树之桃细菌性穿孔病防治

    桃细菌性穿孔病是分布较广、发病率高的病害。细菌性穿孔病在全国各桃产区都有发生,特别是在沿海,沿湖地区和排水不良的果园以及多雨年份,常严重发生,如果防治不及时,易造成大量落叶,减少营养的积累,影响花芽的形成。不仅削弱树势,当年减产,而且会影响第二年的结果,造成产量欠收。此病除危害桃树外,还能侵害李、杏...

    721 农作物种植 枝条 桃树 树势 果园 水渍
  • 柑橘立枯病症状有哪些?发病规律有哪些?如何防治?
    柑橘立枯病症状有哪些?发病规律有哪些?如何防治?

    (1)柑橘立枯病症状柑橘立枯病是柑橘幼苗期的重要病害,造成砧木实生苗大量死亡。典型症状为初期在幼苗根部或根颈部出现褐色水渍状病斑,环绕茎干一周时,皮层腐烂,缢缩下陷,地上部枯萎死亡。(2)柑橘立枯病发病规律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封中或病残体上越冬,营腐生生活可达2年,幼苗出土后未木质化之前,遇上高温多...

    2835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温室白粉虱防治技巧
    温室白粉虱防治技巧

    温室白粉虱俗称小蛾子,是保护地瓜类、茄果类、豆类等蔬菜的重要害虫。这类害虫繁殖速度快,群集为害,并分泌大量蜜液,严重污染叶片和果实,发生煤污病。温室大棚内一年可发生10余代,成虫有趋嫩性。根据温室白粉虱寄主范围广、繁殖快、传播途径多、抗药性强、世代重叠等特点,在防治上应着重抓好冬、春季防治。做好检疫...

    2219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教学
  • 刺槐紫纹羽病防治
    刺槐紫纹羽病防治

    刺槐紫纹羽病又称紫色根腐病.主要为害刺槐根系。细根先发病.后逐渐扩展到侧根 和主根.直至树干基部。症状刺槐紫纹羽病由苗木到大树都可侵染致病。在刺槐林内往往形成块状发病区,中心病株由数株到数十株。病原菌先侵染幼嫩细根,夏季腐烂。细根病后,蔓延侧根和主根。大根皮层腐烂后,多自木质部剥离,皮层外有紫红色菌...

    1152 农作物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春季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春季桑树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春季是桑树大部分病虫开始活动、传播危害时期。做好春季桑树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既能提高桑叶的产量和质量,又能减轻全年病虫危害桑树。清洁桑园。在早春树液流动前,清除桑园里的枯叶、枝条、杂草等,消灭越冬害虫,如桑毛虫、桑尺蠖等,还可以清除桑褐斑病、桑里白粉病等越冬病原菌。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桑树的抗病能力。春...

    1242 种植技术 种植科普
  • 哪些病虫要秋冬防治
    哪些病虫要秋冬防治

    小麦白粉病 小麦出苗后,选种不同播期的感病品种田,进行一次普查,调查病田数、病点数、普遍率和严重度。对查到的发病中心及其周围麦苗,可喷洒粉锈宁控制。小麦锈病冬前进行一次普查,因苗小,调查时,应低头慢步踏查或蹲下细找麦叶上的病斑。在小麦出苗到越冬前,发现条病发病中心,及时喷药保护。小麦丛矮病从小麦出苗...

    523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农作物种植知识
  • 如何诊断和避免花木营养缺乏症
    如何诊断和避免花木营养缺乏症

    花木营养缺乏症,又称缺素症,它是花木生理病害主要内容之一。花木生长发育需要多种元素,一旦缺乏某种营养元素时,则首先在叶片上表现出症状来。缺乏不同的营养元素时,表现出的症状不同,但任何一种缺素症都会影响花木的正常生话和观赏效果。现将几种常见的缺素症状及其防治方法简介如下:一、缺氮、磷、钾所表现出的症状...

    1335 病虫害防治 农药
  • 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补救
    发生除草剂药害如何补救

    一、清水冲洗。当作物喷施除草剂过量或临近作物敏感叶片遭药害时,可用干净的喷雾器装入清水,对准受药植株连续喷洒几次,以清除或减少作物上除草剂的残留量。对于一些遇碱性物质易分散失效的除草剂药害,可用0.2%的生石灰0.2%碳酸钠清水稀释液喷洗作物,对消除药害有十分良好的效果。对于发生药害连片的田块,除进...

    631 农药使用禁忌 农药使用技巧
  •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安全用药技术
    无公害蔬菜生产中安全用药技术

    近年来,蔬菜产业迅速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在蔬菜栽培中,由于长期大量广泛地使用化学农药,导致蔬菜品质下降,病虫抗药性日趋严重,大气、土壤、水分被污染,蔬菜农药残留量增加,对人类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大。因此,安全合理科学用药是生产无公害蔬菜,减少蔬菜农药残留,保证消费者安全的重要措施。1禁用剧毒高...

    2137 植物病害与病因 农药使用技术
  • 棉花催熟剂的正确使用
    棉花催熟剂的正确使用

    棉花成熟晚时,对产量及后面的小麦播种都有影响。正确使用催熟剂不仅可使棉铃提前7~10天吐絮,霜前开花率提高9.5%~15.2%,增产5.1%~8.9%,而且有利于麦播。经过多年的实验及生产实践证明,有两种科学而且成熟的棉花催熟技术,即乙烯利催熟和克无踪催熟技术,比较实用。乙烯利催熟乙烯利俗称催熟剂,...

    1414 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技术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