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料网收录海量植物种植技术与植物相关资料,如养花、蔬菜、菌菇、果木及农作物等,欢迎查阅!

水稻除草剂药害的补救

时间 : 2023-08-11 投稿人 : 万博园艺 点击 :

为了增加灭草效果、扩大杀草谱,大多数复配除草剂,都含有苄磺隆、吡嘧磺隆、乙草胺等,农户如不懂使用,很容易造成药害。

水稻除草剂药害的补救 | 植物病虫害

一、药害的判断

水稻因沤根、缺素或病虫害等,有时会出现与除草剂药害相类似的症状,但通过调查和分析,仍可判别是否属除草剂药害。

1、从施药时期和施药量判断:如果施药防治病虫害的时间在水稻插(抛)秧后1~2天,则较敏感,有时出现药害。个别农药产品高剂量施用也容易出现药害。

2、查肥水、土壤状况:药后灌水过深(浸没生长点),易产生药害。检查是否因施肥不当或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或禾秆绿肥沤田不当引起植株出现生长不良症状。

3、查病虫害:稻管蓟马及稻食根叶甲为害的稻株会变矮小簇生,叶尖部分呈管状卷起变枯黄,须根短小。水稻普通矮缩病的症状主要是叶片黄化并枯卷,植株矮缩,从顶部叶尖开始褪色,出现碎斑块,但叶脉仍保持绿色,叶片常呈明显的黄绿相间条纹。

4、看施药前后禾苗长势:水稻插(抛)秧正常回青(立苗)后,如果异常症状发生在施药后,而相邻同秧质同品种其他田块禾苗生长正常的可能是药害。

二、补救措施

1、重新插(抛)秧:经诊断确认禾苗药害严重,禾苗黄化占8成以上,要筹集秧苗立即补插(抛)。操作方法:先排清田水,轻犁一次后再排放浊水,然后插(抛秧)。近年,播种及插(抛)秧季节较传统季节提早7~15天。发现药害至补插一般是5~10天,季节矛盾不突出。

2、加强肥水管理及中耕:发现药害田块首先要排清已施药的田水,灌入新鲜的活水。其次是耘田中耕,把表层土吸附的药剂翻入深土中,减少药剂对水稻根系的作用。耘田后2~3天亩施进口复合肥2~4公斤,促根长叶,加快生长。

3、施用生根剂:排水、耘田及施肥后,最好能亩施浓度为200毫克/公斤的生根剂abt200公斤,对促根有较好效果,根数可增加25%~40%,可加快生长速度。

相关文章

  • 预防芹菜病毒病
    预防芹菜病毒病

    芹菜病毒病主要危害芹菜叶片,苗期至成株期均可发病,以苗期和生长前期受害最重。苗期发病表现为花叶、皱缩、畸形,发病重的植株严重矮缩,以致死亡。病毒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及多年生作物上越冬,靠蚜虫传播。栽培条件差、缺肥、缺水、蚜虫多的田块发病重。预防该病应注意设防虫网避蚜和使用药剂治蚜,根据蚜虫多生于心叶及...

    1025 农药名字 农药使用禁忌
  • 葡萄炭疽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葡萄炭疽病症状及防治方法

    葡萄病害有40多种,比较常见的就有20多种,其中霜霉病、白腐病、炭疽病、黑痘病、灰霉病等都非常高发。而葡萄炭疽病在葡萄转色期容易发生,对葡萄的品质有极大影响。下面就一起学习葡萄炭疽病的识别及防治方法。葡萄炭疽病发病症状葡萄炭疽病是一种高温病害,一般在夏季高温地区发病严重。一般从每年的6月中下旬开始发...

    1917 农业种植注意事项
  • 如何防治花卉线虫病
    如何防治花卉线虫病

    苗友之家花木栽培花卉具有美化环境、发展经济的重要作用,其种植的种类和面积逐年增加,但受到线虫的为害也越来越严重。症状 植物线虫主要为害菊科、报春花科、蔷薇科、凤仙花科、秋海棠科等花卉。此病为害根部、叶子、花芽和花。症状主要有两种类型:1、地上部症状:此类症状以滑刀线虫,叶片表现出多角形的坏死斑、芽畸...

    961 种植技术 种植常识
  • 花卉苗木锈病的发病规律
    花卉苗木锈病的发病规律

    锈病是花卉和景观绿化树木较常见和严重的一类病害,世界均有分布,我国各地多有发生。锈病种类很多,在园林方面主要危害蔷薇科、豆科、百合科、禾本科、松科、柏科和杨柳科等近百种花木。发病后蒸腾和呼吸作用加速,光合作用弱,生长势减弱,叶片提早发黄脱落,或引起枝干肿瘤、果实畸形等,降低产量和观赏价值,严重时甚至...

    527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
  • 抓好当前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治
    抓好当前小麦重大病虫害防治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5月上旬,华北东部多阵性降雨,江淮等地区降雨接近常年同期或偏多;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将继续比常年同期偏高。这种高温、高湿天气,有利于小麦赤霉病、条锈病等重大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对小麦生产构成威胁。为此,农业部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及时有效地抓好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面对当前小麦重...

    1147 农药使用技巧 病虫害防治
  • 胡萝卜产生“佛手”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胡萝卜产生“佛手”的原因及防治技术

    胡萝卜产生“佛手”是一种病害,叫做胡萝卜根线虫病。引起胡萝卜根线虫病的病原体叫胡萝卜根线虫,它生活在土壤中。当温度在20-30℃、湿度在40%时,其生命力最活跃,在通透性较好的土壤中,几乎全年都有可能发生。线虫对多种肉质块根类蔬菜和瓜果作物均可产生危害,病原体在植物体上寄生,使植物枯萎或局部组织坏死...

    1451 农药使用注意事项 植物病害诊断标准
  • 浅谈杨树病虫害的防治
    浅谈杨树病虫害的防治

    一、杨叶锈病的防治症状特点:杨叶锈病又名黄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嫩梢和冬芽。初期害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粉状斑点,黄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风传播,再侵染新叶。5、6月间最为严重,叶片病斑相连成片,常造成焦叶、落叶。冬芽受害后不能展叶或收缩加厚,向叶背卷缩。叶柄、嫩梢...

    1079 种植知识 种植科普
  • 香石竹叶斑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香石竹叶斑病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措施

    香石竹叶斑病又名茎腐病,在美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常常发生,我国上海、杭州等地也因该病使香石竹栽培大受影响。发病症状该病可为害叶、茎、枝及花。下部叶片和枝条发病较多。叶片上病斑初为淡绿色水渍状小圆斑,后期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红褐色病斑,中央灰白色,并产生黑色的霉状物。枯死的病叶仍留于茎上。茎...

    1484 农业种植方法 农作物种植知识
  • 香蕉叶斑病发生及防治
    香蕉叶斑病发生及防治

    一、症状香蕉叶斑病是为害我省香蕉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它由多种真菌所引起,主要有尾孢菌叶斑病、暗双孢霉叶斑病和小窦氏霉叶斑病。尾孢菌叶斑病包括黄斑型叶斑病又称褐缘灰斑病和黑斑型叶斑病两种。此病先为害下部叶片,后逐步向上部叶片蔓延,病斑初为米粒状或线条状、淡黄色或褐色,与叶脉平行,先见于叶北背,后发展成椭...

    628 农业种植方法 种植方法
  • 10个去除蔬菜残留农药小妙招
    10个去除蔬菜残留农药小妙招

    蔬菜中的农药残留是食品安全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尤其夏季,既是蔬菜消费的高峰期,也是害虫的活跃时期,生产者为了赶商机,要么用超浓度的农药杀虫,要么施用农药后提前采收,造成大量蔬菜农药残留严重超标。据统计,一般情况下,夏天蔬菜的农药残留合格率比冬季低两成以上。下面给大家介绍10种去除蔬菜残留农药的方法:1...

    2170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使用技术
  • 轮作倒茬减少辣椒疫霉病
    轮作倒茬减少辣椒疫霉病

    种植时要采用垄植沟灌法,垄高20厘米,垄宽90厘米至100厘米,每垄两行,栽于垄肩上,栽植高度以灌水时水不浸过根茎部为准。还要用双株密植的方式,使植株提早封行,降低地表温度。还要注意轮作倒茬,辣椒连作不超过2年。及时拔除病株,携出棚外销毁。在辣椒育苗时,床土用甲霜灵锰锌消毒处理。成株期和发病初期,要...

    725 农药肥料品牌 农药名字
  • 推荐图片
    推荐图片

    “中国国际果蔬产业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亚洲绿色果蔬行业协会、中华全国工商联中国同源公司、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上海歌华展览服务有限公司承办,以“绿色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构建全球果蔬食品贸易平台为宗旨,集中展示绿色果蔬食品。对企业开拓市场,加快中国果蔬产业化进程,扩...

    1507 植物病虫害原因 农药使用指南
  • ?鱼人工育苗中淀粉卵甲藻病的防治技术
    ?鱼人工育苗中淀粉卵甲藻病的防治技术

    一、病情与病原 2001年11月中下旬,我市多家育苗室的?鱼(M. miiuy)苗均暴发淀粉卵甲藻病。在23-21℃水温下,发病率高达80%以上,死亡率约50%,有的全军覆没。病原体为淀粉卵甲藻,外形为圆形、椭圆形、梨形,一端有多条细长能伸缩的根足状假根伸入鱼体组织,靠近假根状突起处有一个长形的红色...

    2448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 甜菜夜蛾无公害防治
    甜菜夜蛾无公害防治

    夏季蔬菜易发害虫防治简介之三初夏时节,光照增强气温升高,空气湿度逐渐减小,随之蔬菜生产中的病害发生程度逐渐降低;但是许多害虫为害有所加重。所以提醒菜农莫放松警惕,有针对性的对蔬菜生产中的常发虫害进行防治。当前,蔬菜生产中常见的虫害有温室白粉虱、潜叶蝇、螨虫、蓟马、菜青虫、小菜蛾、甜菜夜蛾等等,本报将...

    1045 病虫害防治 农药
  • 沙漠玫瑰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沙漠玫瑰主要病虫害的防治

    沙漠玫瑰(Adeniumobesum(Forsk.)Balf.exRoem.etSchult)又名天宝花、小夹竹桃,是近年新兴起来的室内栽培植物,原产于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其姿态优美,树形古朴苍劲,优雅别致。根、茎、叶、花均有较高的观赏价值,是目前流行的高档室内栽培佳品种. 病害防治 沙漠玫瑰主...

    1512 种植常识 种植指南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