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根外追肥,肥效快,利用率高,节省肥料,效果显著,而且简便易行。但要做到科学合理,避免浪费和引起肥害,需掌握以下10点:
1.要“对症下药”:根据作物和土壤缺肥情况,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来喷施。如禾苗瘦弱发黄,说明缺氮,应以喷氮肥为主;如禾苗长势较弱,应以喷氮、磷混合液为主;如禾苗长相一般,应以喷施磷、钾混合液为主。
2.科学选用肥料品种:选用适宜叶面喷肥的品种,如尿素、磷酸二氢钾、硼砂、硫酸锌等。而一些易挥发、难溶、含氯离子的肥料均不宜叶面喷施,如氯化铵,碳酸氢铵、钙镁磷肥等。
3.喷洒浓度要适当:根外追肥应根据肥料的种类不同,确定相应的喷施浓度:如尿素1%—3%,磷酸二氢钾0.3%—0.5%,硼砂0.1%—0.2%,硫酸锌0.2%—0.3%,钼酸铵0.03%—0.05%,过磷酸钙浸出液2%—3%,硫酸铵0.2%—0.3%。
4.喷洒液量要充足:具体用量应根据作物种类及其不同生育时期来确定。总的要求是:肥液欲从叶面流下,但未流下为宜。一般每1/15公顷用肥液量50—70千克,同时整个生育期喷3—5次,相隔时间7—10天。
5.喷施部位要得当:叶的吸收能力,新叶强于老叶。单子叶植物如水稻、小麦等叶面、叶背气孔相差不多,且叶面易于粘肥液,应以喷叶的正面为好;双子叶植物如瓜类、大豆、棉花等叶背的气孔多于叶面,而且叶背的海绵组织吸肥能力较强,叶子正反面都应喷到。
6.要在作物需肥的关键时期喷施:不同作物对各种肥料的需肥时期不同,要灵活掌握。如水稻、小麦应在齐穗后喷;大豆、花生、油菜应在初花和盛花期分别喷施;玉米、高粱应在灌浆期喷;甘薯、马铃薯应在果实膨大期喷。
7.要选好喷肥时间:根外追肥在比较潮湿的天气里进行为好。晴天要在上午10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喷,阴天无风天气可全天喷施。
8.一喷多效:将2种或2种以上肥料和农药混合喷施可提高效果,且节省肥药,但在混合时应注意,不能将酸性和碱性及易发生拮抗作用的肥料和农药混在一起用。
9.肥料喷洒应均匀周到:一般肥料大多以固体形态存在,施用时应充分搅拌,让其完全溶解。喷洒应均匀周到,不要漏喷,也不能重复施,以免造成肥害。若叶面上出现黄斑和焦边,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
10.添加活性剂:肥料中若添加中性活性剂(如中性肥皂、洗衣粉)可降低肥液的表面张力,利于肥液的布展和深入,提高喷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