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利用率明显偏低,尤其是农村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及综合利用率低,养殖污染亟待解决。近年来,农村新型沼气池发展较快。以沼气工程为纽带,把生物质能源(畜禽粪便、秸秆等)的多级利用与新型沼肥开发有机结合,优化组合沼气发酵和肥料生产中的多项相关技术,可全面提升农牧业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并可带动种植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试验表明,采用大型沼气工程处理农牧业废弃物,开发新型沼肥品种,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首先,生物质能源得以充分利用,实现农业系统内能量的多级利用与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村能源瓶颈的制约。其次,可全面提升养分资源配置与综合利用水平,促进种植业、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第三,新型沼肥的大面积推广应用结果表明,施沼肥比等价格化肥增产8%-15%,比等养分化肥增产11%-20%,并可显著改善土壤性状及作物品质,农用潜力很大。
沼肥的特点:
1、沼肥中除含氮、磷、钾、钙、镁、硫、铁、锰、硼、锌、铜、钼、硅、钴等必需营养元素外,还含有机质、腐植酸、氨基酸、多糖、核酸、生长素、赤霉素、维生素、抗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质,营养功能完备。
2、有效成分生物活性强,易被植物吸收利用,肥效稳定持久,可有效防止各类缺素症。
3、补充生物活性成分,激活植物体内多种酶活性,协调和平衡各种生理过程,增强搞逆能力,提高自身免疫力,预防和减轻病害发生,减少农药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4、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加快对养分的吸收,能使花芽充实,提高坐果率。
5、增加土壤活性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状,完善土壤功能,快速恢复和提高能力,全面提升土壤环境质量,为作物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实现农田的用养结合,防止土壤退化。避免长期不合理使用化肥造成的土壤板结、耕层变浅、缓冲性能和抗灾能力减退,农产品品质下降等多种弊端。
6、活化土壤潜在养分,增加有效养分容量与供应强度,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用量,降低施肥成本。(河北农大资环学院教授 刘东臣)